| 索引號 | 530400201517807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網 | 公開日期 | 2015-10-15 |
撫仙湖環境衛生緣何獲贊
短短幾年,撫仙湖周邊的衛生狀況發生了顯著的改變,從垃圾成堆到沿湖干干凈凈,從司空見慣的湖中洗車洗寵物到“仙湖衛士”湖灘撿垃圾,撫仙湖環境衛生緣何從飽受詬病到公眾贊譽有加的“翻身”?9月23日,云南省撫仙湖—星云湖生態建設與旅游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管理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新聞發布會,給出了答案。
根據市撫仙湖管理局測算,撫仙湖沿岸每年產生的種類污染物達3.8萬噸,34條主要入湖河道成為輸送各類垃圾進入撫仙湖的通道。
如何不讓這些垃圾進入入湖河道,同時不讓污染物弄臟撫仙湖,成為一項艱巨的任務。
經過多年的探索,眾多力量在不讓撫仙湖這顆明珠蒙塵的目標下,凝聚在了一起——
行政之力,強化一個“責”字。澄江、江川、華寧沿湖三縣把撫仙湖環境衛生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責任級級承擔,任務層層分解,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衛生管理格局。深化河(段)長責任制;每月開展由轄區干部、群眾、學生參與的清潔湖灘、清潔田園、清潔村莊、清潔河道的“四清”保潔活動;積極開展“仙湖衛士”行動計劃,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保護治理“三湖”中的引領示范作用,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愛湖護湖、保湖治湖;在沿湖三縣中小學校開展“小手拉大手,仙湖保潔一起走”活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環境衛生管理責任體系和環保執法監管體系逐步得到了建立和落實,形成了一個攔截入湖垃圾的管理網絡。
法治之力,突出一個“管”字。近年來,隨著撫仙湖旅游業的蓬勃發展以及游客的大量增多,違規洗車、寵物入湖,在湖灘搭帳篷、燒烤、隨意擺攤之類種種不文明現象時有發生,需要通過執法,還撫仙湖一份安寧與祥和。除增加綜合執法人員外,沿湖三縣還聘請了200多名當地責任心強、敢管能干事的群眾作為執法監督員,開展撫仙湖環境衛生巡視和撿拾垃圾工作,并配合撫管局執法人員做好監管,勸導和制止在湖邊洗車、洗澡、洗衣物、洗寵物、露營及燒烤等污染撫仙湖的不文明行為。
市場化之力,尋求一個“常”字。自2013年4月實施環境衛生市場化運作后,撫仙湖已探索建立了環境衛生市場化運作機制,沿湖生態敏感地帶的環境衛生管理實現了像城區一樣,在一級保護區范圍內,每一處的衛生都有責任人定時打掃,通過嚴格的監管和獎懲措施,保證了保潔質量。
澄江縣立昌村村民許映學告訴記者,目前撫仙湖環境衛生和前些年相比,發生的變化完全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據市撫仙湖管理局副局長楊麗紅介紹,行政之力、法治之力和市場化之力協同配合,交織出了一張越來越完善的環衛管理網。據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開始,撫仙湖環境衛生的管理,共開展執法檢查5890次,出動執法人員34348人次;開展“四清”保潔活動106次;環衛設備投入達680余萬元;每年投入市場化運作經費600多萬元;清掃、清運的各類固體廢物
垃圾達10多萬噸。(記者 邢定生)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