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41568198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4-11-18 |
方志里的元江哈尼“十月年”

羊街鄉轉秋活動。元志宣 攝
元江是多民族和睦共處的山區少數民族自治縣,有著多元的民族文化元素。元江哈尼族集中分布在哀牢山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間的那諾、羊街、因遠、咪哩等山區或半山區,2022年末,元江縣哈尼族人口93626人,占戶籍人口的44.3%。
哈尼“十月年”歷來都是最熱鬧的民族節慶之一。“十月年”哈尼語為“米索扎”“年收扎勒特”,是哈尼族的新年,節日從每年農歷十月第一個屬龍日開始,至屬猴日結束,是哈尼族天文歷法中舊一年的結束和新一年的開始,也是哈尼族最隆重的節日,相當于漢族的春節。
民族淵源
據《云南各族古代史略》《云南民族史》等歷史著作的考證,哈尼族起源于古代的氐羌部落族群,其祖先曾游牧于北方草原的“努瑪阿美”(今藏北高原一帶),后逐漸南遷。《玉溪地區民族志》和《元江縣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民族志》記載:西漢初年,氐羌南遷至滇池,成為在云南分布較廣的“昆明人”。魏晉南北朝時期,云南境內的民族大遷徙、大分化,唐代前,“昆明人”中分化出“和蠻”,“和蠻”逐步南遷,滯留于元江、新平一帶。居于元江一帶的“和蠻”成為今元江哈尼族的先祖,宋代稱為“和尼”,元代《云南志略》稱為“斡泥”,明代至民國時期稱為“窩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政府根據本民族大多數人意愿,將這一族群統稱為“哈尼族”。“哈尼”一詞中,“哈”含有強悍、勇猛的意思,“尼”可譯為“人”,“哈尼”一詞還有強悍勇猛的“老虎之子”的含義。
元江哈尼族有哈尼、豪尼、卡多、碧約、西摩洛等多種支系,各支系又有多種自稱和他稱,如:“哈尼支”自稱哈尼,他稱糯美、糯比;“豪尼支”自稱豪泥、白宏、和泥,他稱多塔、阿梭、梭比、布都;“卡多支”“碧約支”“西摩洛支”,自稱、他稱均可指代一種哈尼族支系。
節慶由來
哈尼族是一個重感情、懂感恩,崇拜自然、神靈和祖先的山地農耕民族。千百年來,哈尼人民與梯田相伴,在梯田間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了獨特、燦爛的哈尼傳統農耕文化。他們認為莊稼的收成好壞并非完全取決于人的力量,還取決于自然、神靈和祖先的恩賜與保護,想要得到豐收的保證、人畜的安康,就得崇拜、敬奉自然、神靈和祖先。哈尼族跟隨四季的變化輪回,舉行節日慶典及祭祀活動,“十月年”就是其中最隆重的一個節日,是哈尼族全民性的四大傳統歲時節令年之一,充滿了祭典、節日色彩,既有天文歷法、農事耕作的意義,又有感恩、祭神的底蘊,相當于漢族的春節,歷時5至6天。
哈尼族把一年分為三季,每季分為四個月,十月在哈尼族歷法中為歲首,是一年來從播種到收獲整個農事活動的尾聲,是大自然對人們辛勤勞作的回報,也是為感恩自然、神靈、祖先而形成的重大節日,同時意味著新一輪農耕勞作即將開始。節日期間,哈尼族群眾滿懷豐收的喜悅,殺豬宰雞,烹制各種美味佳肴,酒足飯飽后,敲響铓鑼,跳起歡快的棕扇舞,借此感謝大自然一年來帶給哈尼山鄉的風調雨順、人畜平安,慶祝獲得豐收。同時,他們滿懷虔誠,祈求大自然中的天地諸神、祖先保佑他們來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元江縣那諾鄉和羊街鄉是哈尼族傳統文化習俗保存最為完整的鄉,每年的“十月年”,各村寨輪流舉辦慶祝活動,前后歷時12天。當然,這種在歷史中形成的習俗,給現代人的工作、生活以及生產帶來了諸多不便。為適應社會發展,統一規范節日活動,根據新修訂的《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自治條例》有關規定,2010年10月27日,元江縣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21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哈尼族十月年、彝族火把節和傣族花街節放假時間的決定》,規定每年農歷十月初十、十一、十二為元江哈尼“十月年”,全縣放假3天。
活動影響
哈尼“十月年”是元江縣最熱鬧、最具影響力的民族節日。每逢佳節臨近,元江哈尼族居住最為集中的那諾鄉、羊街鄉氣氛喜慶,趕赴家鄉過哈尼“十月年”的大小車子,從羊街鄉的“山路十八彎”處到那諾鄉的梅普三村,綿綿40多公里。沿線的哈尼村寨人頭攢動,各民族群眾相聚哈尼“十月年”,共跳哈尼棕扇舞,齊唱哈尼敬酒歌,同飲哈尼燜鍋酒,共享哈尼特色美食,在篝火晚會上手牽著手一同舞動,一同迎接哈尼族新年的到來,譜寫民族團結進步的喜慶樂章。哈尼“十月年”充分展現了哈尼族群眾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哈尼人民熱情好客的民族性格、哈尼山寨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以及和美鄉村的建設成果,傳承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促進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哈尼“十月年”過節時間統一以后,元江縣充分利用傳統民族節日,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設施,不斷探索過節新模式,提升哈尼民族文化影響力,通過唱響民族聲音,舞動民族旋律,打造哈尼“十月年”民族節慶旅游品牌。
2023年,元江縣在縣城、羊街鄉、那諾鄉及部分哈尼山寨舉辦“花果元江、避寒養生、歡樂哈尼年”系列活動、“棕舞羊街·哈尼十月年”系列活動和“云上那諾·哈尼十月年”系列活動。活動期間,羊街鄉進行棕扇舞比賽,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那諾鄉舉辦第五屆云南省戶外運動嘉年華“云上那諾·和美鄉村體育節”,將體育賽事與當地哈尼族特色文化相融合,探索“文旅+體育”發展方式;元江縣城舉辦哈尼“十月年”年貨街、深夜食堂、游樂世界、垂釣比賽等活動,共同營造出濃濃的節日氛圍。
哈尼“十月年”民族節慶文旅活動不僅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厚植家鄉情懷,提振發展信心,還吸引了省內外乃至全國各地游客來到哈尼山寨,體驗元江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通過游客宣傳元江哈尼民族文化、自然景觀和旅游資源,從而帶動更多游客到元江、哈尼山寨打卡,看日出、賞美景、品美食,發揮節慶經濟效應,帶動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元江縣那諾鄉、羊街鄉供稿 玉溪市委黨史研究室、元江縣委黨史研究室整理)
相關閱讀:
-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經濟韌性 2025-05-16
- 紅塔區大營街街道大營街社區關于云南省XXX項目的申報服務成交公示 2025-05-16
- 市委召開專題會議 征求對市委六屆十次全會文件的意見建議 2025-05-16
- 元江茉莉花產業園項目初步投產 2025-05-16
- 里山鄉特色漿果采摘正當時 2025-05-16
- 通海縣人民法院2015-2016年訴訟檔案數字化加工服務項目競爭性磋商公告 2025-05-15
- 探訪元江河谷栗喉蜂虎 2025-05-15
- 元江縣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2025年第一次(擴大)會議召開 2025-05-15
- 探訪元江河谷栗喉蜂虎 2025-05-15
- 在時光里綻放芳華——通海古城聚奎閣今昔 2025-05-14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