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589464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3-05 |
流傳于六百年古村的豪邁之舞——華寧縣沖麥村非遺文化小記

沖麥村兵器舞巡街表演。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饒平 文/圖
沖麥村是華寧縣寧州街道的一個自然村,地處華寧縣西面,毗鄰江川區雄關鄉。沖麥村始建于明代,至今有600多年的歷史。2015年沖麥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2016年入選云南省旅游古村落創建名錄。
沖麥村不僅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關圣宮、陳家祠堂、李家祠堂,還有在全國頗有影響力的名家、大師工作室;不僅有溫潤如玉的“西沙印月”泉,還有手持刀槍表演的兵器舞和雄渾豪邁的花鼓舞……
沖麥村的習武之風
說到沖麥村的兵器舞,還得從古驛道講起。明朝之前,此地無村落,也無人煙。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令傅友德、藍玉、沐英出征云南。寧州(今華寧)平定之后,為加強軍事設施建設,鞏固疆域,地方政府開始修建華寧與昆明之間的驛道和驛站。修建驛道的官兵除了完成修筑任務外,還要負責驛道的維護和驛站的守衛,因而駐扎下來,成為沖麥最早的村民,并繁衍出一個村落。
據沖麥村的村民姜興吉介紹,陳、李、張、范四姓是最早的村民,跟隨西平侯沐英從軍來到沖麥,成為沖麥驛站管理者。驛道修好后,遠近馬幫你來我往,一路絡繹不絕,沖麥就成了馬幫駐足歇息之所,每天往來的馬匹多達上百匹。當時,為防范盜匪,固守驛道,保家護民,他們就在沖麥村四周筑起圍墻,主要進出口建有炮臺,其余要地有柵子10道,炮臺、柵子晝夜有人把守。族人則組成民團,定期練習騎馬射箭、持刀拼殺的本領,一旦驛道出現盜匪,民團則合力出擊,因此沖麥村民在驛道上有不小的影響。沖麥村特有的非遺項目兵器舞中的“貓貓叉”就源于過去民團的演武形式,可以說,是古驛道衍生出了沖麥村遠近聞名的習武之風。
套路繁多的兵器舞
在沖麥村,經歷代傳承人言傳身教,至今還有記載的民間傳說就有20多個,民族歌舞也很普及,最有特點的是兵器舞、花鼓舞、跳樂等,舞蹈套路繁多、形式多變,農閑時師徒相傳,節慶時組合表演。
兵器舞,又稱刀叉舞,動作較為規范,現在多在春節地會、送葬時進行表演。兵器舞不僅有娛樂作用,還可起到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作用。
兵器舞的表演,如“耍春秋刀”“耍三尖叉”“耍丈八長矛”顯得剛健有力,威武雄壯;“耍雙刀”“耍連枷”顯得敏捷輕靈,灑脫自如;“耍棍”“耍耥耙”顯得靈活輕松;“耍流星錘”顯得收放自然,飄逸多變……表演時,一招一式,隨機應變,眼、身、手、腳的配合非常協調,觀賞性較強。
在沖麥沖,逢祭祀、春節表演兵器舞,主要是為了不忘祖先的尚武精神,祛除邪祟,辭舊迎新,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愿景。
群眾喜聞樂見的花鼓舞
據介紹,花鼓舞多在民間送喪時表演。凡村里老人去世,親屬為死者舉行隆重葬禮,一般要請一班跳鼓藝人,唱唱跳跳,頌揚死者生前的為人品德、功績,以示對死者的敬意與哀悼。有的把跳鼓作為花燈演唱之前奏,起舞圓場,招徠觀眾。
花鼓舞由打擊樂伴奏,樂器有鈸、镲、鑼。花鼓呈橢圓形,直徑一尺二寸,紅色鼓身,用綢帶系鼓,斜掛于肩上。花鼓舞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位師傅手持木制龍頭,龍頭上插有羽毛,并用紅綢扎成繡球系在上面,作為“指揮棒”。另由四人背腰鼓,鼓橫掛在腰的左側,左手拿白毛巾,右手持槌打鼓。打鼓動作有一定程序,每套動作都有頭步和收步,動作先后順序及隊形變化均有嚴格規定,由持龍頭的師傅用手中道具指揮。花鼓舞的風格矯健有力、節奏鮮明。舞蹈在重拍時向上彈跳,一拍擊鼓一下。動作特點是小腿靈活,有不少高難度技巧,如小腿在空中畫圈等。在表演花鼓舞時,因整個舞蹈都在彈跳中進行,舞者體力消耗大,所以要分段表演,每跳一段舞蹈,先唱一段花鼓詞。曲調分為玩場歌和送喪歌兩種。
經過民間藝人不斷加工充實,剔除糟粕,取其精華,花鼓舞以新的面貌開始從民間走上舞臺,成為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
相關閱讀:
- 華寧縣寧城尚居·瑞園(二期)前期物業服務競爭性磋商公告 2025-07-30
- 玉溪市民政局關于2024年度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情況的公告 2025-07-30
- 玉溪市教育體育局關于2024年玉溪市體育彩票公益金籌集使用情況的公告 2025-07-30
- 關于印發2025年上半年林業有害生物發生情況及下半年趨勢預測的通知 2025-07-30
- 玉溪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玉溪市人民政府2025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的通知 2025-07-30
- 玉溪滇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展演中心新創現代滇劇《風云滇緬路》編劇服務采購項目采購公告(二次) 2025-07-30
- 華寧大母公竜村佛手熱銷全國 2025-07-30
- 柏影暗藏古城時光密碼——尋找玉溪名木古樹系列報道之“江城古柏” 2025-07-30
- 社區夏令營構建“家門口的成長課堂” 2025-07-30
- 血染沙場的抗日英雄——彝家英烈施王政 2025-07-30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