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41567560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4-11-14 | 
侯家溝三千畝梨園助農增收

李秋香正在投喂梨樹下飼養的家禽。

每年3月,大平地梨園的梨花盛開,潔白如雪。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陳蘇欣 文/圖
在星云湖的西岸,連綿的青山環繞著這片湖泊。
每逢三月,西岸的山坡上就會開出一片綿延數里的白色花海——這里,就是江川區江城鎮侯家溝大平地梨園。
從20世紀末到今天,大平地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將梨樹種植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轉折點,大平地梨園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如今已擁有超過3000畝的連片種植面積,年產量達12300余噸,年產值超過1800萬元。每年3月,更有不少游客慕名來這里與梨花拍照打卡,感受與花同游的春日氛圍。
科學決策
種梨致富
走進今天的侯家溝大平地梨園,放眼望去,漫山都種滿了梨樹。“現在大家都曉得種梨樹好,山上的地,邊邊角角都收羅起來種上梨樹,一棵小樹過個三五年就能開始結果,大家也都愿意等。”侯家溝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秦文生說。
過去的侯家溝村,這片山地一直是村民們“愛答不理”的存在。“這片山地沒有什么水源,土地干旱又貧瘠。大平地原本是村民們開墾出來的梯田,但由于每戶僅有一畝多,又以種植烤煙、玉米、苦蕎等作物為主,每年的收入十分微薄,土地也大量撂荒。”在秦文生的記憶里,大平地的命運從1997年開始改寫。
1997年,侯家溝村為盤活大平地大量閑置農田,在原玉溪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的幫助下,開始試種梨樹。“梨樹耐寒、耐旱、耐澇、耐鹽堿,根系發達,又喜光喜溫,很適合在大平地的山地上種植。1997年,我們收攏了560畝土地,開始試種梨樹。”侯家溝村委會副主任張小瓊告訴記者,大平地最大的優勢就是向陽面湖,充足的日照能夠給予梨樹良好的生存條件,也讓梨產業在侯家溝村生根發芽。
然而,創業的路并非一帆風順。“最開始我們決定種植梨樹,通過土地入股分紅的方式,發動了6個村民小組將土地承包給集體。但由于交通不便,早期的排水溝等工程都需要村民幫助,最終以村民土地和投工投勞結合入股的方式進行分紅。種植梨樹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最初只有投入沒有產出,村民們都很焦急。”秦文生說,2002年,侯家溝村與云南紅梨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將集體的梨園轉讓給公司管理,由公司提供相應技術,并每年向集體分紅16.5萬元。在公司的管理下,大平地梨園的狀況逐漸好轉,村民們也通過到公司打工學習到了大量的梨樹種植技術,大平地梨園的年產值逐年上升,并邁過了1000萬元的大關。
2022年,由于合作到期,大平地梨園的經營權重新回到侯家溝村。“現在,為了更好地管理和開發大平地梨園,我們采取將土地集體流轉給種植大戶,并成立合作社的方式經營。”張小瓊說,侯家溝大平地梨園經過多年發展,不僅是村內山地,還與周邊龍街、西河兩個村子的山地一同連片發展梨樹種植,3個村子如今已有126戶農戶參與到梨樹種植中,僅侯家溝村就有1200多戶農戶享受到土地租金的返利分紅。
梨花滿園
農文旅融合發展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梨樹種植產業在侯家溝村穩健向好,而每年春季梨花盛開時,總會吸引不少人前來賞花。
“2017年,我們舉辦了首屆‘三月雪 梨花醉’文化旅游節,許多游客都對這里的梨花美景贊不絕口。到今年,我們已經舉辦了5屆梨花節,越來越多的游客知道了大平地梨園,春秋兩季游客絡繹不絕。”張小瓊說。
種下梨樹,荒山變成了青山、金山;修好道路,產業才能發展壯大。“去年3月,依托機場高速項目修建的侯大路正式通車,讓游客們上山下山更加方便快捷。”秦文生說,接下來,侯家溝村還將規劃硬化梨園四周的主干道和完善梨園內的步道,增設觀光平臺、攝影基地和露營區等配套項目,開發美食餐飲、休閑營地、民俗體驗等多樣化旅游項目,讓游客真正融入梨園,享受“春賞梨花、夏倚梨樹、秋品梨果”,打造集觀光、采摘、休閑于一體的景區。
2024年3月,梨花節如期舉辦。活動現場不僅有江川傳統的舞龍、舞獅表演,更有漢服秀、民樂演奏等表演次第登場,引得游人紛紛駐足欣賞。而當地及周邊地區的特產,也受到了游客的好評。“梨花節期間,游客人數超過3萬人次。村里組織承辦了100多桌宴席,兩天的毛收入超4萬元,總體收入超20萬元。”秦文生說。
生態經濟
助大平地產業高質量發展
夏秋季節,是大平地梨園的梨成熟上市的時候。“大平地背風向陽,常年溫差較小,種植的梨樹成熟早上市早,每年6月底就能上市第一批梨子,可以一直賣到9月底。”秦文生說,由于比其他地區的梨早上市半個月,大平地梨園的梨市場價高,來采購的中間商也多,哪怕是比較小的梨也會被一起收購去釀梨酒,梨的損耗率低,村民們都非常高興。
“我家種了60多畝梨樹,從2002年到現在已經有22年了。最近正在拉枝,讓樹形散開,光照好、通風好,果子才能更好。”侯家溝村種植戶李秋香告訴記者,由于今年的市場價好,他家20多畝掛果梨樹毛收入達到了13萬元,剩下的小樹也收了兩噸多的果子。
如今,侯家溝村還成立了工會,每年梨樹開花期和10月底都會組織農戶開展技術培訓,為農戶搭建技術交流平臺。
漫步在大平地梨園里,不時能見到幾只雞、鴨在梨樹下散步。“現在,林下養殖也是農戶的經營內容之一,最多的已經養了一兩百只。梨園內放養的禽類肉質好、品質高,有不少客戶前來預訂。”張小瓊說。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展大平地梨園農文旅融合,與旅游、研學相結合,著力打造‘梨園美食’‘梨園民宿’,讓‘三月來賞花,七月嘗甜蜜’成為大平地梨園的真實寫照,助力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江城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周權說。
相關閱讀:
- 血染沙場的抗日英雄——彝家英烈施王政 2025-07-30
 - 玉溪市江川區江城鎮江城中心小學轄區黃營幼兒園、陳家灣幼兒園經營權招標項目招標公 2025-07-28
 - 路居鎮讓“銀發務工者”就業有崗增收有路 2025-07-25
 - 大平地梨園迎來豐收季 2025-07-25
 - 通海推廣鮮食蠶豆種植助力湖泊治理與農戶增收 2025-07-25
 - 周建忠:積極促進農文旅融合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2025-07-24
 - 玉溪奮力譜寫“三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5-07-23
 - 玉溪奮力譜寫“三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5-07-23
 - 紅塔區:梨園豐收季 果香飄滿園 2025-07-23
 - 上半年工業經濟向穩、向新、向優 系列增量助企舉措將陸續發布 2025-07-22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