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191025698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19-03-13 |
新平縣積極推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
“不謀民族工作不足以謀全局。”帶著這樣的共識,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把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工作,一起謀劃,一道推進,著力打造各類示范點,真正讓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有載體、見實效,成為推動新平縣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強大動力。
著力打牢民族團結進步的發展基礎
堅持“決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決不讓一個民族地區落伍”的承諾,把創建工作與促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深度融合。新平縣始終堅持把加快發展作為解決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牢牢抓住發展第一要務,強力推進縣域經濟建設,確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不讓一個民族地區落伍。
在位于新平縣水塘鎮的東綠公司冷庫前,菜農們正在忙著分揀入庫蔬菜,從者竜鄉來到水塘鎮賣菜的菜農羅正雄看著開年來的收獲臉上充滿了喜悅。羅正雄說:“我栽了5畝蔬菜,自從有了這個冷庫和收購點,方便了很多,我每年每畝地也可以增加1千多元收入。”近年來,水塘鎮為促進農民增收,充分利用立體氣候優勢,科學規劃農業布局和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推進蔬菜規模化、標準化種植,加強優質蔬菜種植基地建設,走出了一條持續健康的生態農業發展之路。
據介紹,為促進當地農民增收致富,水塘鎮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集中打造萬畝高產穩產蔬菜種植新區,區域涵蓋水塘鎮水塘社區、現刀村、舊哈村3個村(社區),受益農戶1500余戶5500余人。
著力打牢民族團結進步的群眾基礎
堅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理念,把創建工作與改善民生深度融合。在新平縣戛灑鎮的西南一隅,比鄰集鎮的關圣廟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悄然崛起,這片占地1620畝的土地托起了戛灑5000余名群眾的家園夢,聯排的安置房整齊劃一,房前屋后干凈整潔,已經有不少搬遷群眾入住新家。
去年8月,老家在平田村的潘純明一家搬進了關圣廟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新房,今年一家人在新房里度過了第一個春節,看著嶄新的新房,潘純明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原先的老房子是土掌房,建在是大山上,容易發生地質災害,住起來極不方便也不安全。”潘純明說,現在住新房子安全多了,平時去鎮上打工也非常方便,不用每天跑十多公里山路了。
據戛灑鎮黨委書記陳凱介紹,關圣廟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對象涉及耀南、平田、紙廠、冬瓜林、發啟5個村委會的49個村民小組的群眾,包括彝族、傣族、漢族、拉祜族等民族;安置點房屋外觀統一為傣族房屋元素,充分體現了各民族間的融合發展。“隔壁鄰居都不是原來村子的,就連我家兄弟都沒有住在一起。”潘純明說,“雖然我和我的鄰居不是一個民族,但是我們之間的關系非常和睦,我們相處非常融洽。”
著力打牢民族團結進步的精神基礎
堅持以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根本途徑,把創建工作與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深度融合。新平縣不斷推進戛灑花腰傣民族特色鎮、花腰傣民族文化傳承園建設,建成磨皮彝族花鼓文化傳習館,建立民族影像基地。《花腰戀歌》在北京首映,榮獲第十三屆世界民族電影節兩項大獎,拍攝了《戛灑的日子》《稻子熟了》等微電影,用影像方式傳播民族文化。
同時,打造了彝族《揚武煙盒舞》《磨皮花鼓舞》及花腰傣《皇竜勐傣》等民族歌舞劇,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更加美好。(玉溪日報記者 劉黎)
相關閱讀:
- 華寧大母公竜村佛手熱銷全國 2025-07-30
- 玉溪連續六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 2025-07-30
- 華寧大母公竜村佛手熱銷全國 2025-07-30
- 全國京劇票友演唱會在紅塔區舉行 2025-07-30
- “足行玉溪 悅享旅居”2025全國主流媒體行活動走進玉溪 2025-07-29
- “足行玉溪 悅享旅居”2025全國主流媒體行活動走進玉溪 2025-07-29
- 云南省202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省級綜合試點培訓在峨山舉行 2025-07-29
- 玉溪聶耳教師合唱團榮獲全國合唱展演一等獎 2025-07-23
- 夯筑起應對復雜變局的堅實依托——中國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觀察 2025-07-22
- 華寧西梅 “觸網”發力俏銷全國 2025-07-14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