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597295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4-18 |
因遠鎮“小香椿”成強村富民“大產業”

種植戶采摘香椿。
□ 通訊員 孫嫡 劉政佳 文/圖
時下,元江縣因遠鎮的香椿正迎來豐收季。當地通過成立專業合作社,建立“產地直供”銷售模式,探索鄉村致富之路,讓“小香椿”成長為強村富民的“大產業”。
走進位于因遠鎮安定社區的元江秦巴紅香椿示范種植基地,依山勢生長的香椿樹連片成林,鮮嫩的椿芽散發著獨特的香味。種植戶背著背簍忙著采摘,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每畝可以栽種2000多株,畝產鮮芽100公斤左右,畝產值可達3萬元。現在試種的26畝香椿已成林,長勢最好的香椿樹有3米多高。”種植戶張葵英介紹。
2023年4月,帶著當地村民的致富期望,安定社區沙浦小組村民張葵英遠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陜西省安康市嵐皋縣秦巴紅富硒有機香椿科研所進行專項研修。學成歸來后,張葵英租下了17畝山地,引進4萬株優質香椿苗,采取“經濟型+科技型”復合種植模式進行試種。在安定社區黨總支的指導下,當地成立了元江秦巴紅香椿林業發展專業合作社,由張葵英擔任合作社社長,帶動種植戶發展香椿產業。如今,陜西“秦巴紅”香椿“遠嫁”云南元江并成功安家,一棵棵香椿的枝頭新芽正轉化為致富動能,為當地種植戶增收致富貢獻力量。
據了解,紅葉香椿又稱紅香椿,是秦巴山區的特有樹種,為多年生落葉喬木,對土地條件要求低、適應性強,在土壤貧瘠的山坡陡坎也能生長,易成活、生長快、壽命長,不僅有較高的木材價值,其幼芽和嫩葉也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開發潛力巨大,市場前景廣闊。目前,香椿芽收購價可達25元/公斤至65元/公斤,頭茬嫩葉更是高達80元/公斤至120元/公斤。香椿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周邊村民土地流轉和就近務工,進一步拓寬了群眾增收致富路,真正成了壯大村集體經濟、強村富民助振興的好項目。
據張葵英介紹,在運營模式上,種植基地與郵政物流達成合作,新鮮采摘的香椿經人工分揀、捆扎、稱重、保鮮包裝后,通過冷鏈物流直發陜西省嵐皋縣,由企業統一進行深加工,最終銷往廣東、江蘇等消費市場。“我們合作社采取‘產地直供+精深加工’的產業鏈模式,社員只管把香椿種好,運輸、加工、銷路都不用管。”種植戶張葵英介紹。
香椿示范種植基地建成后,因遠鎮積極探索推行“黨總支+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以元江秦巴紅香椿林業發展專業合作社為依托,探尋鄉村致富之路。合作社采取訂單方式統一規劃、供種(苗)、管理、培訓、回購和銷售,為種植戶提供技術、知識和市場信息,切實解決種植戶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的問題。合作社還建立了密切的利益聯結機制,以“種銷一條龍”的方式,實現了基地建設有保障、產品銷售有渠道、合作社投入有回報的“三方共贏”模式。目前,因遠鎮香椿種植面積達590畝,主要集中在安定社區、都貴村委會,預計年產值300萬元。
春風拂過香椿林,產業振興正當時。下一步,因遠鎮將充分發揮香椿易成活、速生長、效益高的種植優勢,積極探索“香椿+”林下經濟復合模式,通過套種特色果蔬等經濟作物,實現“一田多收、空間增值”,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相關閱讀:
- 華寧大母公竜村佛手熱銷全國 2025-07-30
- 華寧大母公竜村佛手熱銷全國 2025-07-30
- 區紀委監委為林下產業發展構筑“清風屏障” 2025-07-30
- 黑村特色農產品綜合服務中心人氣旺 2025-07-30
- 路居鎮7300畝煙葉全面進入采烤期 2025-07-30
- 元江:“干壩”變“甘壩” 強村富民日子甜 2025-07-29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