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41568233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4-11-18 |
“玉村”迭變的幸福密碼

中衛社區展新顏。(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江 攝)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楊耀華 李文雯
從半封閉半開放的鄉土社會到文明富足的城市社區,從菜園經濟到集體經濟和個私企業蓬勃發展、同頻共振。84年,歲月更迭,“玉村”利用靠城優勢,依托專業市場打造核心商圈,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讓居民共享改革紅利,走出了一條服務于城、得益于城的路子?!坝翊逯儭笔墙陙怼坝裣儭钡纳鷦芋w現,映照著中國式現代化玉溪實踐的軌跡,其發展模式和實踐經驗值得借鑒。
服務于城 得益于城
凌晨四點半,彩虹蔬菜批發市場開市。菜農、商販絡繹不絕,吆喝聲、叫賣聲此起彼伏。市場負責人馮林穿梭于攤位之間,維護市場秩序、監督食品安全、調解市場糾紛是他每天的主要工作。
“作為玉溪中心城區最大的蔬菜交易中心,彩虹蔬菜批發市場除了供應紅塔區各大農貿市場、超市和餐飲企業外,還輻射昆明等地?!瘪T林說。據他介紹,該蔬菜批發市場位于中衛彩虹批發市場D區,于1991年建設,1998年完成提檔升級,現有240多戶經營戶,每天的人流量達5000余人,日交易量約900噸,年交易額約4億元。
自籌資金1800余萬元建設彩虹批發市場無疑是紅塔區玉帶街道中衛社區產業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1991年11月,彩虹批發市場建成開業,次年1月20日,市工商、商業、供銷部門在該市場舉辦首屆年貨街,設攤位136個,1.5萬余個品種進入市場交易,趕集群眾達上萬人次,商品成交額達2000萬余元,可謂盛況空前。經過幾次提檔升級,目前該市場占地41畝,分為A、B、C、D四個片區,有鋪面420間,攤位500個,可容納經營戶800余戶,主要經營蔬菜、糧食、食品、百貨、生活日用品、茶葉、針紡織品的零售批發。
其后,中衛社區又先后建成舊貨交易市場、彩虹家私廣場、大米市場、水果批發市場等專業市場,形成彩虹商業廣場、興玉商業廣場、阿富爾連鎖酒店3大核心商圈,在帶動第三產業發展之時,進一步聚集人氣,帶動創業、擴大就業。
2011年開業的淘寶街是由美食區、商店區、百貨區、雜貨區等多區域融合形成的夜間消費場景,占地17.67畝,共有鋪面百余間、商鋪面積11000平方米。華燈初上,特色奶茶小吃攤“冰泰啡”前早已排起了長隊,老板娘梁慧正在熟練地制作奶茶,面前的攤位上新平小黃牛干巴、純手工迷你糖葫蘆、水果缽仔糕等特色美食琳瑯滿目。因為聽說淘寶街生意火、人氣旺,原本在大理工作的梁慧于2020年回到玉溪,在淘寶街美食區開始創業?!疤詫毥纸煌ū憷⒅雀?、也非常接地氣,我現在每天的銷售額在1000元至3000元左右,希望以后有更多人到淘寶街消費,感受淘寶街夜市不一樣的人間煙火。”梁慧說。
“多年來,中衛社區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堅持以市場建設為龍頭,以舊村改造為條件,促進二、三產業發展的思路,立足實際,走出了一條服務于城、得益于城的路子?!庇駧Ы值傈h工委書記劉波表示。
服務于城、得益于城——這是中衛社區的探索和實踐,也是社區群眾的切身感受?!坝辛藢I市場,我們有了集體分紅,也有了就業崗位。光我們小組在彩虹蔬菜批發市場從事市場管理工作的就有4人,每人每月可領到2800元至4000元不等的工資。”馮林告訴記者。
共享發展成果 幸福指數提升
在《云南三村》中,地處城郊接合部的“玉村”是個有156戶、785人的商品性菜園村,除了耕田和種菜,村民還發展織布、養鴨等副業。84年后的今天,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玉村”已從一個半封閉半開放的鄉土社會向文明富足的城市社區轉變。目前,中衛社區下轄中衛村(1至4組)、徐百戶屯、大河邊、張村四個自然村,共9個居民小組、4594人,其中,中衛村耕地已全部被征用,僅有預留發展用地237.8畝。
沒有土地了,日子怎么過?為了讓離開土地的群眾生活有保障,“玉村”人在時代潮流中敢闖敢試,搶占先機。中衛社區因勢利導,一方面充分發揮城邊、街邊、路邊的區位優勢,采取“筑巢引鳳”“借雞生蛋”等方式,加速專業市場培育和建設,商業服務設施顯著改善,集體經濟收入明顯提升;另一方面,全力推進舊村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以市場的品牌效應和繁榮帶動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服務業等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實現集體經濟和個私企業蓬勃發展、同頻共振。中衛社區居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衛社區小組及居委會集體經濟總收入達2885萬余元,在現有的802戶個私企業中,從事第三產業的有792戶,占企業總數的98%,第三產業已成為社區的支柱產業。
舊村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是中衛社區從傳統農村向城市社區轉變的重要支撐。從1990年開始,中衛社區的發展納入玉溪城市發展總體規劃,開始實施道路、交通、自來水、綠化、電力、電信等配套系統建設,全面提升人居環境。同時,開啟“拆舊建新、改造舊村、內涵挖掘、盤活存量土地”的舊村改造之路,對居民的住宅進行統一規劃布局。1998年至2003年,中衛社區共投資1.2億元進行舊村改造,舊房拆除率達98%,新建住宅1025套,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從7.4平方米增加到87.09平方米。
通過舊村改造,43歲的中衛社區四組居民張興榮在彩虹家私廣場對面建起了四層小樓,一樓設計成了臨街鋪面。目前兩個鋪面一個出租,一個自主經營桶裝水和便利店?!凹w分紅每人11500元,房租2萬元,再算上經營便利店和桶裝水的收入,一家5口一年的收入也有10多萬元?!睆埮d榮告訴記者。
69歲的中衛社區三組居民馮榮興則用自家的民房開起了小旅館。除了小旅館的收入,他還有國家和小組給的養老金,年底還有集體分紅和社區慰問金,日子越過越有盼頭?!斑@些年社區變化大了,環境優美、道路暢通,家門口就是社區衛生服務站和玉帶街道綜合文化站,看病和休閑娛樂都很方便?!瘪T榮興說。
專業市場的繁榮,在為居民帶來豐厚的集體分紅之時,也帶來了可觀的租賃收入。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中衛社區有小旅館50余家,每家年盈利在8萬元左右。平均每幢房屋每年產生租賃收入2.5萬元,居民年租賃收入總額達1600萬元。
“中衛社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23年,社區的分配總額達1962萬元,最高的小組人均分配達11500元。社區還額外從自身產生的集體經濟收入中拿出資金對享受集體利益分配的人員及60歲以上老年人進行返補和慰問,年發放總額達146萬元?!敝行l社區黨總支書記馮志堅表示。
黨建引領 善作善成
2000年以來,中衛社區先后獲評玉溪市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五個好”村黨總支、玉溪市文明村、玉溪市文明社區、玉溪市敬老先進社區、云南省文明社區、玉溪市先進基層黨組織、云南省衛生村等。2023年,其發展集體經濟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入選云南省第一批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典型案例。
從吃不飽、穿不暖的鄉土社會到富足康寧的幸福社區,中衛社區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秘訣是什么?其可供借鑒和參考的經驗啟示有哪些?
顯而易見,優越的區位條件是中衛社區發展變化的獨特優勢?!对颇先濉分刑岬剑骸坝翊逯阅茉谟裣h發展成商品蔬菜主要基地之一,又是得力于玉溪是個滇中商業中心,交通便利的縣,具備了使玉村河邊沙地發展成為大片商品性菜園的條件?!?956年和1973年,玉溪先后修建了玉帶路和彩虹路。1990年起,隨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速,昆玉鐵路、昆玉高速公路、珊瑚路、中衛路、玉興路等道路縱橫交錯,加上坐落于轄區內的玉溪汽車客運中心站,形成四通八達的道路交通網絡,中衛社區的區位優勢愈加明顯。
黨建引領是中衛社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堅強組織保障。在劉波看來:“中衛社區歷屆領導班子善思善謀、擔當作為,充分整合利用轄區資產資源,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通過專業市場建設增強了區域發展后勁?!睘閺娀h組織領導核心作用,中衛社區成立了由黨總支書記擔任組長的社區發展領導小組,負責統籌規劃社區的各項發展項目,定期召開經濟發展專題培訓會,并邀請轄區內的成功人士代表與居民一起研究發展方向及對策,引導干部群眾充分認識自身優勢,積極支持參與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和自主創業,實現集體、個體共同發展。
人民群眾是推動發展的主體,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既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皬囊粋€貧瘠的城郊村落發展為富裕的城市社區,中衛社區84年的發展變化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實踐勝利。”多次到中衛社區調研的紅塔區社科聯副主席桂茜說。她認為,正是集體所有制讓居民掌握發展的主動權,抓住市場機遇,在城鎮化進程中充分享受到了改革發展紅利,建市場、筑高樓、合作經營、招商引資,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為讓廣大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中衛社區積極落實各項惠民政策,進一步挖掘和整合社區資源,拓寬服務領域,為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優質、高效的社區服務。據統計,中衛社區每年用于民生保障的資金占集體經濟收入的70%左右;三年來,共發放敬老節社區慰問金11.85萬元、小組慰問金34.67萬元;向高齡老人發放春節慰問金160.3萬元。
時代在變化,社會在發展,改革在深化。新征程上,中衛社區將如何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作為社區的當家人,馮志堅寄望于通過提檔升級,進一步激發專業市場活力,大力發展城市經濟。劉波表示:“玉帶街道將把中衛社區作為未來城市商貿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借助城市中軸線建設的契機,以傳統專業市場提檔升級為主導,加快推動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力爭以重點業態提質增效發展帶動整個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的振興?!睋⒉ń榻B,下一步,中衛社區將通過城市更新改造,拓寬城市東西向主干道,完善城市路網建設,促進昆磨高速以西片區發展;通過老舊小區改造,完善片區配套設施建設,全面提升人居環境;同時,圍繞現有專業市場實施城中村改造,騰挪低效土地,盤活西河路、彩虹路周邊土地資源,打造紅塔區專業市場集群,持續深化“玉溪之變”中的“玉村作為”。
玉溪市委黨校教師李洪亮和同事圍繞中衛社區84年的發展變化進行了一個多月的走訪調查。他認為,“玉村之變”所鋪展開的時代畫卷,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生動縮影?!案谊J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是實現“玉村之變”的力量源泉,始終鐫刻于“玉村”人的血脈之中?!拔覀兿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征程上的‘玉村’一定會交出更加亮眼的答卷?!崩詈榱琳f。
編后:84年的歷史變遷,84年的人事滄桑。10月23日起,玉溪市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走“玉村”看變化系列報道陸續推出了《從破“土”而出到融入城市——“玉村”84年變遷軌跡追尋》等6篇專題報道,引起了讀者的共情。今天,系列報道最后一篇《“玉村”迭變的幸福密碼》也與讀者見面了。
沿著費孝通的足跡,在與“玉村”84年的歷史對話中,記者用行進式采訪的方式記錄、講述、解讀“玉村”故事,從“玉村之變”看“玉溪之變”,力圖通過對“玉村”這只“麻雀”的解剖過程,厘清“玉村”發展的前世今生,講述幾代人的生活、成長、奮斗,在采訪中激活歷史與記憶,在寫作中錘煉現實之思,以期讀懂“玉村”與新中國發展同步的歷史進程,認識中國社會,展望未來中國發展。
力量永恒,號角催征。感謝讀者,一路同行。
短 評
守正創新 做活城市經濟
□ 碧落
84年來,中衛社區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秘訣在于:始終堅持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原則,玉溪也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玉溪實踐的實施意見》,為我市進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制度保障。當前,玉溪正不斷健全城市規劃體系,深化城市建設、運營、治理體制改革,推動昆玉同城化、紅江一體化。作為中心城區由西入城的門戶,中衛社區區位優勢更加凸顯,正在推進的城市中軸線建設,也將為其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如何守正創新,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讓發展成果全民共享?新征程上,中衛社區要實現“三個轉變”。
首先,要實現思想之變。中衛社區黨組織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才能帶領群眾在改革的洪流中享受到時代發展所帶來的紅利。面對如何進一步融入城市、如何更好地經營城市的新命題?中衛社區黨員干部唯有主動求變,充分發揮“領頭羊”效應,帶領群眾思變、謀變,牢固樹立問題意識,學習和借鑒發達地方的先進經驗,才能進一步推動改革發展。
其次,要實現發展之變。經過多年的發展,中衛社區現有土地已難以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如何實現土地資源的集約化利用?讓最少的土地產生最大的效應?要結合城市中軸線建設的契機,實施“城市更新”改造,完善城市路網建設,騰挪低效土地,打造專業市場集群,下先手棋、打主動仗。
最后,要實現產業之變。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長久以來,中衛社區已形成以六大專業市場為主的核心商圈。商圈聚人流、物流、信息流,但也存在產業體量小、質量不高、輻射帶動不廣等問題。要突破這些瓶頸,就要積極謀劃好專業市場提檔升級改造和品牌打造工作。要與時俱進引入新業態,大力發展城市經濟;同時,還要引導專業市場加強品牌建設,持續提升市場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拓寬銷售渠道,著力打造區域性商業品牌。
相關閱讀:
- 華寧大母公竜村佛手熱銷全國 2025-07-30
- 市四套班子領導慰問駐玉部隊 2025-07-30
- 柏影暗藏古城時光密碼——尋找玉溪名木古樹系列報道之“江城古柏” 2025-07-30
- 社區夏令營構建“家門口的成長課堂” 2025-07-30
- 血染沙場的抗日英雄——彝家英烈施王政 2025-07-30
- 青石雕獅魂匠心守文脈——通海滇南石獅雕刻工藝的傳承與創新 2025-07-30
- 華寧大母公竜村佛手熱銷全國 2025-07-30
- 黑村特色農產品綜合服務中心人氣旺 2025-07-30
- 元江:“干壩”變“甘壩” 強村富民日子甜 2025-07-29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