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629018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10-20 |
全市中小學校食堂“明廚亮灶、網絡廚房”100%全覆蓋

學生排隊取餐。

學生家長到供餐企業生產車間參觀。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馮天嬌 文/圖
今年以來,玉溪市各級教育體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上下協同,與市場監管、衛生健康等部門協同聯動,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與校園餐“十化”管理規定,以制度為基、科技賦能、家校共治,為全市623所學校、幼兒園構建全鏈條、立體化食品安全防線,切實守護19.98萬在校師生飲食安全。
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學校食堂“明廚亮灶、網絡廚房”100%全覆蓋,623所集中供餐學校、幼兒園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全部完成組建,全面推廣使用云南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對校園食堂操作等關鍵環節的遠程實時監督,申報第一批省級“陽光食堂”28個,讓校園餐成為師生安心、家長放心的“營養餐”“幸福餐”。
制度筑基,嚴密監管
國慶、中秋假期剛過,離正午供餐還有1小時,玉溪一中校長劉建坤便熟門熟路地走進食堂后廚,仔細檢查菜品新鮮度,拿起食材驗收臺賬逐項核對來源,俯身檢查冷藏柜里的存貨是否合規,又打開留樣柜確認每樣菜品是否均按要求留存。
午餐鈴響,劉建坤端起餐盤打好飯菜,徑直走到學生餐桌旁坐下,一邊吃一邊聽學生對菜品的評價,并收集反饋意見。這是玉溪一中嚴格執行陪餐制度的日常——學校負責人、老師輪流陪餐,師生同吃一鍋飯,問題當場收集,即時解決。
“從食材招標采購到餐食端上學生餐桌,每一個環節都有規范。”玉溪一中總務處負責人手里拿著的《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衛生安全管理處罰辦法》,上面密密麻麻寫著42項規定、31項處罰辦法,小到操作人員的指甲長度、餐具消毒溫度,大到供應商資質審核、食材溯源管理,每一條都清晰具體、有據可查,用“硬規矩”守住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在校園食品安全上,我市堅持“用制度管流程、用標準管操作”,推動各級各類學校健全制度體系。玉溪一中新增制定《食堂承包商、供貨商準入與退出管理制度》《家長委員會例行檢查制度》《玉溪一中陪餐制度》等7項機制;玉溪民中在今年3月修訂完善了《食品安全管理實務》,其中包含30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確保校園食品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澄江市制定《校園食品安全規范檢查“十步法”》,易門縣印發《學校食堂食品食材驗收標準》等8項制度,實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閉環管理。
同時,我市構建“學校自查、縣級檢查、市級督查”三級監督體系,層層壓實主體責任。市級每學期抽查、檢查所轄校園食堂不少于10%,縣級每學期對所轄校園食堂、校外供餐企業開展至少1次全覆蓋檢查,責任督學每月至少入校督導1次。今年春季學期以來,全市623所集中供餐學校、幼兒園完成自查,縣(市、區)教育體育局完成全覆蓋檢查,市教育體育局組織督查校園205所,發現的問題全部整改,移交問題線索37條。今年秋季學期開學前,澄江市教育體育局聯合4部門開展全覆蓋檢查,梳理問題400余個;易門縣對7個鄉鎮30所學校開展專項檢查,推動93個問題立行立改,以釘釘子精神擰緊風險防控閥。
科技賦能,智慧監管
走進玉溪民中食堂,36個高清攝像頭實時監控食品加工、備餐、就餐等關鍵區域,畫面同步接入省、市、學校三級監管平臺。“食材清洗不徹底、操作人員未戴口罩等問題,通過視頻巡查一目了然,能及時處置。”玉溪民中校長楊春楠說。目前,玉溪市已有464所學校接入校園安全視頻巡查系統,9078個攝像頭24小時“站崗”,“明廚亮灶、網絡廚房”實現100%全覆蓋。
智慧監管既提高效能,更惠及師生。玉溪一中啟用智能芯片餐具,多盤同步秒級結算,搭配帶傳式洗碗機實現“洗消烘”一體化,既提升效率又保障衛生;易門縣推行“智付校園采購系統”,食材的采購、驗收、付款全流程線上留痕,讓校園餐“曬”在陽光下。此外,全市推廣使用云南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實現校園食堂關鍵操作遠程實時監督,首批28個省級“陽光食堂”申報工作已完成。
家校共治,協同監督
“營養衛生,味道也好,我們放心!”今年秋季學期開學時,玉溪第五小學學生家長普麗清作為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成員,入校陪餐后對校園供餐很滿意。
目前,玉溪市623所集中供餐學校、幼兒園全部組建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每月組織家長入校檢查、陪餐至少1次,家長們走進食堂后廚及校園供餐企業,參與采購、加入陪餐。玉溪一中優先錄用學生家長為食堂員工;澄江市出臺制度邀請家長參與大宗食材招投標;玉溪民中7次開展“食堂開放日”活動,收集整改意見22條并全部落實。“以前擔心孩子吃得不衛生,現在能進食堂看、提意見,心里踏實多了。”玉溪民中學生家長王建國說。
為拓寬監督渠道,市教育體育局在微信公眾號公布市、縣兩級投訴電話和郵箱,學校在校門口張貼舉報方式,構建“線上+線下”“校內+校外”監督網絡。玉溪一中設立食品安全總監崗位,配置專職安全員并實行AB角互補,確保責任無縫銜接。如今,家長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形成家校共治合力。
守好校園餐,把好“健康關”
“小碗打飯、小碟分菜,孩子按需選餐,浪費少了,營養也均衡。”玉溪民中學生家長王女士為學校健康膳食舉措點贊。我市各校推進“健康食堂”建設,優化餐食結構,控制油、鹽攝入。玉溪一中推出藍莓山藥糕、小鍋米線等特色餐食,換季時免費提供姜茶,為高三學生準備助考愛心餐。
在硬件提升與源頭管控上,澄江市投入116萬元更換烹飪設備60余套、增配消毒柜73個;易門縣添置抽油煙機、消毒柜等47件設備,全市學校食堂“三防”設施全面達標。同時,公辦學校食堂實現食材統一集中配送,農副產品附帶快速檢測報告,餐食48小時留樣,從源頭到餐桌筑牢食品安全防線,把好每一道“健康關”。
“校園食品安全是底線,更是生命線。”玉溪市教育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校園餐專項整治,完善智慧監管系統,推動省級“陽光食堂”全覆蓋,讓校園餐真正成為家長放心、學生暖心的“幸福餐”。
相關閱讀:
- 全市中小學校食堂“明廚亮灶、網絡廚房”100%全覆蓋 2025-10-20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