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41521282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日報 | 公開日期 | 2024-02-21 |
堅定文化自信 推動文藝發展 —— 為持續深化“玉溪之變”凝聚精神力量
玉溪市文聯認真貫徹落實市委決策部署,團結帶領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講好玉溪故事,唱響玉溪聲音,展示玉溪形象,激勵全市廣大干部群眾開拓進取、奮勇爭先,為深化“玉溪之變”貢獻了藝術力量。
聚焦中心工作、推動文藝發展,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為“玉溪之變”提供強勁動力
近年來,玉溪市文聯聚焦全市中心工作,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創作推出了數量眾多的文藝作品,用心培養文藝人才,促進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為“玉溪之變”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一是思想政治引領扎實有效,文藝工作者政治能力明顯提升。建立健全對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領制度,堅持黨組會議、理論學習中心組、文聯委員會、文藝創作培訓“第一議題”制度,三年來共舉辦各類學習培訓30余次,1500余人次參加培訓。團結引導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不斷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二是文藝活動豐富多彩,文藝服務中心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圍繞中心工作,舉辦了慶祝建黨100周年書畫攝影展、“聶耳和國歌”主題美術展、第九屆云南文學藝術獎(聶耳音樂獎)評獎、“全國著名作家看云南”、國家工業遺產易門銅礦文學創作、“小小傳承者”玉溪市花燈滇劇少兒演唱比賽、“共圓復興夢·同唱和諧歌”民族團結進步主題雕塑展、“我心中的玉溪”文學征文等主題突出、形式多樣的文藝活動,通過文藝方式生動反映玉溪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為持續深化“玉溪之變”凝聚精神力量。
三是文藝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文藝創作水平明顯進步。三年來共舉辦“撫仙湖文學筆會”“哀牢山文學筆會”及玉溪書法創作骨干培訓班等各類文藝創作培訓20余次,邀請全國著名作家水運憲、全國著名書法家施立剛等到玉溪授課,目前11個市級文藝家協會共有市級會員2337人、省級會員542人、國家級會員129人,文藝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文藝創作水平明顯進步。
四是文藝精品不斷涌現,文藝精品創作實現明顯突破。加強創作規劃,加大扶持力度,歷年來共對花燈劇《山茶花紅》等57個文藝精品項目給予創作扶持,對報告文學《大學之光》等1306件優秀文藝作品給予創作補助,累計支付專項資金570萬元,全市文藝精品創作取得豐碩成果。民間音樂《歡歡樂樂唱起來》榮獲第十四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優秀民間藝術表演作品),報告文學《大學之光》榮獲第九屆冰心散文獎和第九屆云南文化精品工程獎,《綠色生活·詩意田園》等9件美術作品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花燈劇《山茶花紅》榮獲第九屆云南文化精品工程獎。
五是文藝惠民活動深受歡迎,基層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明顯增強。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建立健全文藝志愿服務制度,堅持舉辦“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書法進校園”“文藝輕騎兵”及戲曲進鄉村進學校等系列文藝惠民活動,三年來累計為基層群眾書贈春聯6000余副,展出書畫作品300余幅,培訓中小學生和基層群眾1000余人次。
堅定文化自信、擔當文化使命,努力推動新時代玉溪文藝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玉溪市文聯將團結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自覺承擔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促進滿足人民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動玉溪文藝事業在新時代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是堅定政治方向,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建立常態化會員培訓機制,堅持舉辦主題突出、內容豐富的政治理論和文藝創作培訓,組織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習、宣傳、闡釋,持續開展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藝工作者職業道德觀的學習教育,抓好廣大文藝工作者的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玉溪革命史教育,抓好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牢牢把握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二是聚焦重大現實,精心舉辦豐富多彩的主題文藝活動。緊緊圍繞講好“聶耳和國歌的故事”及“湖泊革命”、鄉村振興等中心工作,聚焦重大現實、重大革命、重大歷史題材,組織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聚焦現實,舉辦和承辦聶耳音樂周、“聶耳和國歌”系列文化活動、云南本土歌曲創作暨展演、“聶耳杯”玉溪市中小學生合唱比賽、“小小傳承者”玉溪市花燈滇劇少兒演唱比賽、前進的力量——“玉溪之變”美術作品展等一系列主題鮮明的文藝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在文藝活動中,用形象直觀的藝術作品反映玉溪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文化繁榮的顯著成就。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創作推出更多富有玉溪特色的文藝精品。牢固樹立精品意識,提高創作組織化程度,優化創作生產機制,強化優勢門類,突破薄弱領域,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特點鮮明、群眾喜聞樂見、經得住歷史檢驗的精品佳作,努力形成玉溪文藝創作的“高峰”。充分發揮玉溪市文藝精品創作扶持專項資金作用,組織實施新時代文藝精品創作工程,以出作品、出人才為重點,以建設文化玉溪、提升玉溪文化軟實力為目標,加強藝術創作生產規劃指導,加大創作扶持力度,深入挖掘玉溪豐富深厚的文化資源,努力把文化資源轉化為文藝創作優勢,全面推進文學、戲劇、美術、書法、攝影、音樂、舞蹈、曲藝、民間文藝、文藝評論等各藝術門類的精品創作,集中推出一批歌頌黨、歌頌祖國、歌頌人民的優秀文藝作品。組織戲劇、文學、美術、民間文藝等重點作品積極參與“五個一工程”獎、魯迅文學獎、駿馬獎、山花獎、云南文學藝術獎等全國全省性重大文藝評選展示活動,在全國文藝舞臺不斷綻放玉溪風采。
四是堅持德藝雙馨,培養造就一支素質優良的文藝人才隊伍。把文藝人才隊伍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分析玉溪文藝隊伍發展的短板和弱項,分門類、分層次地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藝創作培訓,努力造就一批有影響的各領域文藝領軍人物,建設一支數量充足、門類齊全、素質優良的文藝人才隊伍。加大對各藝術門類專業人才及懂藝術、會管理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力度,使玉溪文藝創作水平邁向更高層次。加強文藝評論人才隊伍建設,重點辦好《玉溪》文學雜志文藝評論欄目,加強網絡文藝評論和新媒體文藝評論,健全完善講品格講格調講責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工作機制,不斷提升玉溪文藝評論的傳播力、影響力和引導力。
五是把握正確導向,不斷加強文藝陣地的建設管理。創新管理方式,嚴格管理制度,堅守好傳統文藝陣地,引導管控好網絡文藝陣地,絕不給錯誤文藝思潮和不良文藝作品提供任何傳播渠道。重點辦好《玉溪》文學雜志,堅持“原創、本土、開放、厚重”的辦刊原則,創新辦刊思路,優化刊物設計,提升刊物質量,堅持走純文學道路,努力發現文學新人,推出優秀文學作品,繼續保持《玉溪》文學雜志在全省的領先地位。完善玉溪文學藝術網功能,積極探索“互聯網+文聯”“互聯網+協會”等工作模式,創建網上工作服務管理平臺,為會員聯絡、信息發布、藝術展示、成果交流、權益保護等提供有效的信息化服務,不斷加大網上引導力度。深刻把握網絡文藝發展和傳播的特點和規律,積極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深度融合,積極建設網上文藝社區、網上作品推介平臺和網上交流互動平臺,運用新媒體新載體,為廣大文藝工作者創作、展示、推介、評論優秀作品創新服務渠道。
六是堅持為民服務,不斷滿足廣大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把文藝志愿服務作為重要載體,積極為廣大文藝工作者奉獻社會、服務人民、提高素質創造更多機會。繼續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文藝輕騎兵”“三下鄉”“送歡樂下基層”等文藝志愿服務,堅持每年春節前夕舉辦迎新春書贈春聯、迎新春文藝晚會、迎新春書畫展,組織開展助力全市鄉村振興工作的“美麗玉溪”文藝創作活動,深入挖掘玉溪豐富深厚的文藝創作資源,創作推出富有生活氣息、廣受群眾歡迎的文藝佳作,不斷滿足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為推動全市鄉村振興工作營造良好文化氛圍。組織文藝家和文藝志愿者深入各縣(市、區)開展文藝支教、結對幫扶、文藝培訓、文藝輔導等工作,提升基層文藝愛好者的創作水平,培養基層文藝人才。健全文藝志愿服務工作機制,探索文藝志愿服務社會化工作模式,推動志愿服務形成強大合力。
相關閱讀:
- 玉溪市政府網站監管年度報表(2022年度) 2023-01-28
- “溫暖玉溪 添翼計劃”夏令營開營 2025-07-30
- 玉溪連續六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 2025-07-30
- “溫暖玉溪 添翼計劃”夏令營開營 2025-07-30
- 柏影暗藏古城時光密碼——尋找玉溪名木古樹系列報道之“江城古柏” 2025-07-30
- 區紀委監委為林下產業發展構筑“清風屏障” 2025-07-30
- 玉溪公路局檔案規范化整理服務項目競爭性磋商采購公告 2025-07-29
- 玉溪職業技術學院2025年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采購項目——科創校區學生公寓升級建設項目公開招標公告 2025-07-29
- 玉溪第五小學(李棋中心小學)圖書室修繕改造項目詢比采購公告 2025-07-29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