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41562631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4-10-22 |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為玉溪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陸合春
創新發展動力更強、協調發展合力更實、綠色發展底色更重、開放發展活力更足、共享發展本色更亮……黨的十八大以來,玉溪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黨中央改革決策部署和省委改革工作要求,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從立柱架梁到全面推進、再到系統集成,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多項改革進入全省前列,改革成果催人奮進,改革勢頭昂揚向上。
2023年,玉溪生產總值達2564.8億元,工業增加值近1000億元,人均生產總值超11萬元、居全省首位,城鎮化率、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二。
堅定信念 跑好改革“最先一公里”
聚焦“三大經濟”“四個突破”,玉溪持續推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向“新”而行、以“質”致遠。推動10個制造業全產業鏈專班向“4+1+1”深化拓展,推動玉溪工業沿新型工業化軌道向“新”而行。
玉溪卷煙廠就地技改項目即將竣工,總投資212億元的綠色鋼城拔地而起,實現裝備先進化、產品高端化、生產綠色化、排放超低化;生物醫藥產業產值實現3年倍增,新能源電池產業完成從電芯、隔膜到正負極材料的全產業鏈布局。近3年,全市累計完成工業投資722億元。
每公斤22元的收購均價,畝產值超20萬元,溫室大棚配備全智能化種植管理系統,紅塔區春和街道黑村村辦公司流轉土地規模化種植的櫻桃番茄一上市就刷新了大家對現代農業的認知。
玉溪以工業化理念謀劃發展農業,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突破發展,建成現代農業基地779個,現代設施農業面積28.8萬畝,基地化率達31%。積極開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試點,探索建立以城帶鄉、聯農帶農等利益聯結模式,114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超100萬元,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至2.28∶1,優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新型城鎮化向縱深發展,以軸線和片區打造逐步拉開城市框架,建成區面積擴展到79.3平方公里,每年吸納超4萬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城市承載力、宜居性和包容度極大提升。
積極發揮中老鐵路“黃金通道”效應,持續深化開放型經濟體制改革,統籌推進大項目、大通道、大物流、大產業、大市場建設。中老鐵路國際貨物列車常態化開行,昆玉鐵路擴能改造、大化產業園區鐵路專用線等工程加快推進,17個中老鐵路沿線省級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達72.6%。鋼鐵、磷化工等出口導向型產業集群加速集聚,綠色鋼材出口專列首發,出口產品拓展至28類114種。目前,貿易往來擴大到“一帶一路”沿線、歐洲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關屬地業務量居全省第一,跨境電商、AEO認證實現零的突破,成功入選國家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今年1至8月,全市外貿進出口額35.68億元,同比增長15.4%。
守正創新 謀在新處 抓在實處
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要前進,就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玉溪構建起市委深改委統籌全局、市級領導領銜推進、基層探索創新的工作機制,完成兩輪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深化紀檢監察體制等改革,成立市委工業工作委員會,在全省率先成立“湖泊革命”指揮部,“五位一體”治湖思路為全省湖泊保護治理作出制度性貢獻,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村級組織大崗位制等系列創新之舉,彰顯了深化改革的定力和決心。近10年來,全市在9大重點領域部署了1973項改革任務、完成1629項,新增國家和省級試點284個,自行探索改革試點89項,改革工作持續走在全省前列。
今年以來,玉溪在全省創新實施鄉鎮(街道)抓經濟促發展工作,把企業和“四上”企業培育作為支撐經濟發展的基礎和關鍵。建立市委、市政府領導包保、5家市級牽頭部門統籌協調、54家市級和中央、省駐玉單位掛包聯系、9個縣(市、區)和75個鄉鎮(街道)共同發力的市、縣、鄉、村、組抓經濟促發展工作機制。全市干部經濟治理的能力顯著提升、綜合素質明顯增強、精神狀態由內而外發生蛻變,“駿馬”多拉快跑,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的氛圍日漸濃厚。
“現在對抓經濟促發展的方法路徑更加明了,對轄區內企業情況也了如指掌,工作方式方法得到顯著提升。”不少鄉鎮(街道)干部認為,鄉鎮(街道)“四抓”工作牽住了經濟發展的“牛鼻子”,為玉溪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積蓄了動能。
今年國慶期間,2024玉溪馬拉松鳴槍開跑,云南玉昆隊提前4輪沖超成功……14場體育賽事拉動消費2.2億元,賽事“流量”正轉化為消費增長“能量”和經濟發展“增量”。
山湖相擁的自然風光、深遠厚重的歷史底蘊、濃郁多彩的民族風情,是玉溪的特色也是優勢所在,玉溪創新文體旅融合發展機制,把文化符號、文化故事納入路線設計,推進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進村寨、進公園,把賽事資源與文旅資源串聯銜接,將文化交流活動和體育賽事舉辦地向景區、公園、商業中心、湖泊濕地等拓展。1至8月,全市共舉辦各類賽事活動243場次,接待國內游客3600萬人次、同比增長15%,實現旅游花費405億元、同比增長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5%,居全省前列。
堅守初心 以改革之力 落民生之實
用20天時間推動完成了群眾反映多年的玉溪市民族中學搬遷工作,組建83個基礎教育集團,在全省率先啟動全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2020年以來,新增幼兒園學位4950個、中小學學位10730個,組建83個基礎教育集團……把最好的資源、最強的改革、最暖的關懷給到教育,全面推進“學前教育啟蒙筑基、義務教育創優提質、高中教育突破突圍、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四個專項行動,一年更比一年好的教育新變化成為“玉溪之變”的生動體現。
用腳步丈量城市,去查找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找出影響城市競爭力、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短板與弱項,成立市委城市工作委員會,打通城市“主動脈”,暢通城市“微循環”,近兩年累計投資25億元,先后打通匯溪路、西河路等13條道路,新建紅塔大道延長線、江川區寶鳳路等32條道路,完成東風路等15條道路改擴建,“東西阻隔、南北不暢”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城市交通路網體系不斷完善。
推進城市更新改造,近兩年累計實施城市更新項目294個、改造老舊小區422個。老舊小區改造經驗兩次列入住建部可復制可推廣目錄在全國推廣,全省老舊小區改造現場推進會連續3年在玉溪召開。
10月8日起,玉溪市中山醫院正式投入使用,24個臨床專科、9個醫技科室、1200張床位,全力滿足各類患者就醫需求。讓群眾“看上病、看好病”,玉溪把工作著力點放在醫療服務、醫療保障和公共衛生健康等方面,扎實推進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組建“大玉醫”城市醫療集團和城市中醫醫療集團,居民重要健康指標居全省前列,人均預期壽命從75.6歲提高到78.42歲,居全省第二。
近年來,玉溪聚焦群眾關心關注的教育、醫療、就業、住房、“一老一小”等民生領域,全力以赴補短板強弱項,始終做到民生保障只增不減,支出占比達79.3%。
2024年8月17日,市委六屆八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玉溪市委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玉溪實踐的實施意見》,全面對標中央、省委政策要求,緊貼玉溪實際,涵蓋經濟、教育、民生、生態等各領域的42條改革任務、300余項改革舉措,對玉溪未來5年的改革任務作了部署。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市上下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切實統一思想和行動,投身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玉溪實踐新篇章。
相關閱讀:
- 玉溪市政府網站監管年度報表(2022年度) 2023-01-28
- “溫暖玉溪 添翼計劃”夏令營開營 2025-07-30
- 玉溪連續六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 2025-07-30
- “溫暖玉溪 添翼計劃”夏令營開營 2025-07-30
- 柏影暗藏古城時光密碼——尋找玉溪名木古樹系列報道之“江城古柏” 2025-07-30
- 區紀委監委為林下產業發展構筑“清風屏障” 2025-07-30
- 路居鎮7300畝煙葉全面進入采烤期 2025-07-30
- 玉溪公路局檔案規范化整理服務項目競爭性磋商采購公告 2025-07-29
- 玉溪職業技術學院2025年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采購項目——科創校區學生公寓升級建設項目公開招標公告 2025-07-29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