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41565819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4-11-06 |
文化潤澤城鄉 發展譜寫新篇
文化潤澤城鄉發展譜寫新篇
——玉溪文化建設成就綜述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蔡傳兵
近年來,玉溪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用心用情講好“聶耳和國歌的故事”,大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高質量建設文化玉溪、幸福玉溪,譜寫文化繁榮發展的新篇章。
以文潤城
講好“聶耳和國歌的故事”
今年初,玉溪聶耳師生合唱團的合唱作品《小雅·鹿鳴》在新媒體迅速走紅,頻頻出圈,并登上了2024年央視元宵晚會舞臺。來自滇中玉溪的師生帶著遠古樸素幽遠的詩意穿越到現代生活中,與全國人民一起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7月17日,莊嚴的國歌在玉溪聶耳廣場響起,玉溪市2024年“7·17同升國旗·同唱國歌”暨“聶耳杯”大學生合唱展演活動在這里開幕,五星紅旗在現場上千人“前進!前進!前進!進!”的歌聲中冉冉升起,愛國主義情懷久久在玉溪的上空激蕩……玉溪以此緬懷國歌曲作者、人民音樂家聶耳,向新中國成立75周年獻禮、致敬。
無論是策劃推出玉溪師生合唱節目《小雅·鹿鳴》,還是開展聶耳故鄉“同升國旗·同唱國歌”活動,舉辦全國性“聶耳杯”合唱展演,都是玉溪打響聶耳文化品牌的重要舉措。
作為國歌曲作者、偉大的人民音樂家聶耳的故鄉,玉溪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按照“聶耳文化活起來、音樂品牌響起來、城市名片立起來”的工作思路,聚焦符號提煉、陣地建設、形象塑造,持續擦亮“聶耳故鄉 合唱之都”城市文化名片。
近年來,玉溪依托聶耳和國歌研究院、聶耳和國歌研究會、聶耳文化研究室等理論研究機構,深入挖掘“聶耳和國歌”的時代內涵和精神價值,持續強化并豐富“聶耳和國歌”這一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文化標識;加快推進聶耳和國歌傳習中心項目建設,將其作為講好“聶耳和國歌的故事”的重要文化地標,致力于打造成全國范圍內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內容最豐富的國歌展示體驗區;連續四次舉辦全國性“聶耳杯”合唱展演,在全市成立師生合唱團142支、成員7000余人,帶動16萬余名師生參與合唱活動,形成“百千萬”合唱矩陣……
一個地方、一座城市要凝心鑄魂,必然先以文潤之,再以文化之。今天,玉溪用最大聲量講好“聶耳和國歌的故事”,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奏響團結奮進的時代強音,無疑是歷史與時代的選擇。
以文化人
成風化俗凝聚精神力量
在玉溪,一個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就是一塊塊文明陣地,是服務群眾的平臺。2021年6月,玉溪市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9個、實踐所75個、實踐站711個,實現中心、所、站建設全覆蓋。為了利用好這些平臺,玉溪提出了“五化”來推動工作的開展。
平臺“整合化”。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59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與黨群服務中心、基層文化陣地實現共建共融共享。
建設“規范化”。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推動各縣(市、區)黨委書記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點,以點帶面示范引領全市規范化建設。
隊伍“常態化”。截至2023年底,全市培育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組織和隊伍1196支,志愿者19.4萬名,涵蓋了理論宣講、應急救護、扶弱助殘、文化文藝、文明旅游等領域。
活動“品牌化”。組織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大賽,共收錄項目932個。有特色的項目包括:組建聶耳百姓合唱團(隊)678支,開展“紅色歌曲大家唱”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2450場次,5.7萬余人次參加演出,服務群眾34萬人次。
服務“精準化”。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搭建便利化服務平臺,將文明實踐活動同基層社會治理、文明城市創建、老舊小區改造、鄉村建設等重點工作有機融合,提供“點對點”“一對一”服務。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凝聚精神力量,有力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以文惠民
城鄉共享發展成果
文化建設的目的在于服務人民,讓人民群眾共享文化發展的成果。
今年國慶假期,“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首屆云南民歌大家唱 云南舞蹈大家跳”玉溪專場活動在聶耳廣場舉辦。玉溪市各博物館(紀念館)、文化館、圖書館等文化場所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市文化館喜迎“國慶”文藝晚會,玉溪市博物館館藏銅鏡精品展、前進的號角——《聶耳音樂作品》專題書法展等系列展覽,讓市民、游客在深切感受玉溪文化魅力的同時,厚植愛國情懷,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2020年5月底,玉溪提前完成了公共文化領域四項改革任務。“十四五”以來,玉溪市在著力構建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礎設施網絡不斷完善,優質產品和服務日益豐富。
全市建有10個文化館、10個公共圖書館、76個鄉鎮(街道)文化站、861個村級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全市的文化館、公共圖書館、綜合文化站參加國家和云南省的評估定級,達標率均為100%。
全市共建有文化體育活動廣場1100多個,打造、培育成為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平臺和載體,實現全免費開放。
全市400余支優秀業余文藝隊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開展文化惠民演出主題活動,深入基層,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近兩年來打造《青銅花腰》《花腰飛虹》等旅游演藝劇目,編排、推出滇劇《一湖春水》《一夜乾坤》,花燈劇《山茶花紅》《南疆丹娘》等劇目,文藝精品創作成效顯著。
打造鄉村文化品牌,全市700多個行政村都有地方特色品牌文化活動,元江、新平、峨山三個少數民族自治縣月月舉辦節慶活動。
如今,玉溪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愈加豐富多彩,文化獲得感顯著提升。
相關閱讀:
- 區紀委監委為林下產業發展構筑“清風屏障” 2025-07-30
- 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落實見效 2025-07-29
- “奮力打開改革發展新天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向廣度和深度進軍 2025-07-29
- 縣紀委監委全力護航農業高質量發展 2025-07-25
- 四街鎮文化集市開街 2025-07-25
- 用多元藝術形式擦亮聶耳文化品牌 2025-07-24
- 元江縣以高效精準工作守牢安全發展底線 2025-07-24
- 院壩協商共謀區域協同發展新篇章 2025-07-24
- 玉溪奮力譜寫“三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5-07-23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