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590174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3-10 |
熊文蘭:持續做好“水文章” 高質高效謀發展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崔永紅
晨光照亮彝鄉,春風輕拂彝山。仲春時節,春收正忙,身著簡樸彝裝的全國人大代表、峨山縣岔河鄉文山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熊文蘭,剛剛檢查好設置在村邊的水表房,又順著田埂來到村民方加福家的豌豆地,向他了解灌溉用水情況。匆匆吃過午飯后,她又趕往上白云水庫,了解施工進展情況……如何更好地解決農業用水問題是熊文蘭持續幾年關心的大事,在赴京參加全國兩會前,她到田間地頭、項目建設現場,了解最新情況。
2019年8月,全村鋪上了水泥路?;A設施的改善,為文山村產業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近年來,文山村結合村情實際,在鞏固烤煙等傳統主導產業的基礎上,組織村民大力發展軟籽石榴、菜豌豆、人參果、番茄、花椒、中藥材等產業,并籌劃開展了石榴節徒步和越野跑邀請賽,通過農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2024年,文山村人均純收入近2萬元,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現在打開水龍頭就行,根據面積大小,用多少水就開多少水,不用守在田邊,既節約了水資源,又節省了勞動力。”方加福告訴記者,如果是人工澆水,一畝地需要一個上午才能完成;原來澆地直接從水壩取水,不用交費,浪費太大。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熊文蘭十分重視破解“水命題”,盡力做好“水文章”。文山村地處山區,雖然雨量充足,但蓄水工程少,農業還得靠天吃飯。2016年熊文蘭當選村委會主任后,她的工作重點就是走遍田間地頭,摸清農戶的致貧根源,解決農業發展的短板。了解到大片坡地缺少灌溉水源時,她和村委會班子成員積極爭取支持。2018年,煙草部門投資援建的海味斗水壩竣工。
然而,工程完工卻遲遲未能真正解決當地水資源缺乏的問題。水壩就在村邊,下面是大片梯地,很多村民常常放水順坡下流。由于缺少管護,沒有良好的約束機制,用多用少均不在意,常常造成大水漫灌。
“當時村民沒有節水意識,灌溉農田還是大水漫灌,家家戶戶都來取水,沒到枯水期水庫里就沒水了。”熊文蘭告訴記者。好不容易建起了水壩,卻沒有充分發揮作用。面對這樣的局面,她意識到,水資源是有限的,必須進行用水改革,提高用水效率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在她和班子成員的推動下,文山村的“用水革命”紅紅火火地展開了。小山村大力推動滴灌技術,用水要交錢,每戶單獨計費。祖祖輩輩在此生活的村民,還是頭一次聽說用水要交錢。這項措施遭到很多人的不解和反對。
熊文蘭帶著村干部挨家挨戶算經濟賬:漫灌每畝耗水200立方米,滴灌只需60立方米,省下的水能多澆三倍土地,土地收益上去了,除掉用水成本,村民還是賺。村民很快理解了這個道理,水表房很快建好,110個智能水表安裝到位,配合滴灌系統讓節水效率提升了70%。這場“用水革命”帶來驚人變化:文山村蔬菜種植面積從300畝迅速增加至1200畝,2024年村集體收入突破36萬元,村民收入也從100萬元突破到300萬元。
新征程,新使命,面對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熊文蘭長期關注并持續呼吁加強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熱情還在持續升溫,又一項涉及近2000畝耕地灌溉面積、解決2000多人安全用水問題的上白云水庫工程正在加緊施工。熊文蘭一方面關注工程進展,另一方面謀劃今后如何持續做好“水文章”,通過高效利用水資源,進一步完善農業綜合水價改革,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鄉村振興。
相關閱讀:
- 田銳文 2025-07-01
- 玉溪市努力打造優質高效辦事營商環境 2019-06-14
- 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落實見效 2025-07-29
- 周建忠:積極促進農文旅融合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2025-07-24
- 元江縣以高效精準工作守牢安全發展底線 2025-07-24
- “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成效怎么樣? 2025-07-18
- 通??h做好退役軍士接收安置工作 2025-07-18
- 玉溪多舉措做好校園安全工作 2025-07-15
- 玉溪師范學院持續講好“聶耳和國歌的故事” 2025-07-15
- 商務部:創新優化商旅文體健深度融合 促進夏日消費持續升溫 2025-07-11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