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599697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4-30 |
羅秉俊:從技術小白到世界領先 科技創新助力蘆薈產業發展
全國勞動模范羅秉俊
從技術小白到世界領先 科技創新助力蘆薈產業發展

羅秉俊(左一)在工作中。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白學興 漆海軍 文/圖
4月28日上午,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云南萬綠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羅秉俊獲評全國勞動模范,到北京參會并接受表彰。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元江縣,了解這位讓中國的蘆薈高級原料加工技術一躍邁入世界領先水平,用科技創新詮釋使命擔當的新時代勞動者。
近段時間,在云南萬綠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綠公司”)的全新智能車間,由羅秉俊帶領的團隊正在對蘆薈苷提取設備進行技改。蘆薈苷是一種天然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促進傷口愈合、調節免疫力、潤腸通便等作用,廣泛用于護膚品、藥物和保健品中。傳統的蘆薈苷提取依賴于乙醇溶劑,成本高昂且對生產車間安全等級要求嚴苛。羅秉俊團隊創新研發水提工藝,在確保安全的同時,將提取純度提升到40%以上,但他仍不滿足。“我們如果能通過水提把它提到70%以上,那這個技術在國內或者是國際上,都是比較領先的。”對技術創新和生產工藝的精益求精,一直是羅秉俊追求的目標。
20世紀末,全球的蘆薈精深加工技術基本掌握在一些國際公司手中,我國對蘆薈產品的提純加工技術研究一片空白。2000年,26歲的羅秉俊進入萬綠公司,從事蘆薈精深加工技術研發工作。當時的萬綠公司,只有一個3畝不到的廠院和兩棟小廠房,生產設備也簡陋到僅有手工操作的清洗機外加一臺烘干機,技術研發更是無從談起。但羅秉俊沒有氣餒,他從零開始,組建了一支6人的科研團隊,建起一個分析檢測中心,成立了國內首個專業從事蘆薈精深加工的研發團隊。
萬事開頭難。工作之初,人員缺乏,檢驗設備不足,沒有資料可供參考,羅秉俊就帶領研發團隊基地、工廠兩頭跑,每天從早到晚不斷摸索、不斷總結,持續進行產品檢測和研發。一年后,在毫無生產加工經驗借鑒的情況下,羅秉俊帶領團隊建成蘆薈丁、蘆薈汁兩條生產線,邁出了蘆薈產業化發展步伐。
2006年至2008年,由羅秉俊起草的中國化妝品用蘆薈制品和食品原料用蘆薈制品兩個行業標準相繼出臺。“國內終于有了自己的蘆薈高級工業原料生產統一標準,而我們成了國內標準的制定者和行業領軍企業,這是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沒有白費!”談起技術創新成果,羅秉俊很是開心。
長期以來,蘆薈鮮汁中的高純度乙酰化多糖提取技術,一直是困擾國際蘆薈行業的一項技術瓶頸,常規蘆薈的乙酰化多糖只能達到10%左右的純度,但要用到藥品里,純度至少要達到80%。作為行業龍頭企業的技術帶頭人,羅秉俊帶領研發團隊迎難而上,挑戰這一全新高度。伴隨著幾百個日夜的潛精研思和無數次的失敗與重來,終于,分級提取高純度蘆薈乙酰化多糖技術研發成功,提純濃度高于80%,從此破解了國際蘆薈行業的技術瓶頸,也讓中國的蘆薈高級原料加工技術一躍邁入世界領先水平。“產品主要銷往歐美國家,用于高端藥品或化妝品。這項技術的研發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解決了一直以來蘆薈乙酰化多糖在市場上只能達到10%的問題,而我們做到了80%。二是變廢為寶,提升了工廠的效益。”提起這些,羅秉俊滿臉自豪。
深耕蘆薈產業25年,羅秉俊先后獲評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云南省勞動模范、“云嶺工匠”“興玉技能大師”,領銜2個省級創新工作室。主導起草了兩項行業標準,獲得發明專利13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如今,他依然在技術創新的道路上持續領跑,獲評2025年全國勞動模范。這對他來說是激勵,更是鞭策。“我是一名非常普通的勞動者,在平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工作。獲得的榮譽,是對我工作的一種信任和鼓勵。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也做好年輕技術人員的培養工作,為中國蘆薈有效成分提取技術繼續領先世界,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相關閱讀:
- 青石雕獅魂匠心守文脈——通海滇南石獅雕刻工藝的傳承與創新 2025-07-30
- 區紀委監委為林下產業發展構筑“清風屏障” 2025-07-30
- 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落實見效 2025-07-29
- “中國經濟圓桌會”共話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2025-07-29
- “奮力打開改革發展新天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向廣度和深度進軍 2025-07-29
- 紫玉花卉:科技賦能綻放活力 2025-07-25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