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612657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7-16 |
“大思政課”讓紅色文化 “活”起來

學生在聶耳紀念館參觀。
在第八屆聶耳音樂周即將啟幕之際,7月15日,來自紅塔區、江川區、通海縣、峨山縣等地的數十名小學生走進聶耳紀念館,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參觀展陳,聆聽“聶耳和國歌的故事”,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在參觀完一樓“匆匆而永恒”展廳后,少年們聚集在二樓“時代譜風華”展廳的國旗前合唱《義勇軍進行曲》,清亮的歌聲回蕩在館內。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正是新時代“大思政課”最動人的回響。
這堂課,是孩子們“共畫同心圓 共筑中國夢”研學活動的重要環節。“研學活動專程安排參觀聶耳紀念館。孩子們平時大多從書本上學歷史,今天在展廳看到聶耳的手稿、聆聽他的創作故事,能更直觀地感受先輩的精神。”來自峨山縣小街中心小學的帶隊教師王國勇說,“這樣的現場教學讓思政課從‘書本’走到‘心里’,不僅讓學生加深了對聶耳和國歌的理解,也在思想上經歷了一次升華。”
通海縣秀山第一小學學生馬瑾萱說:“現場參觀后,我知道了聶耳小時候愛讀書、愛音樂,遇到困難不輕言放棄。我要像他一樣好好學習,長大后為建設祖國作貢獻。”
近年來,聶耳紀念館立足講好“聶耳和國歌的故事”,探索創新“大思政課”教育模式,通過與上海、湖南等地紅色紀念館聯動,與省內外高校共建實踐基地等方式,打造出全省唯一入選2024年度全國以革命文物為主題的“大思政課”優質資源建設項目。針對不同學段、地區學生的認知特點,該館因人、因地施教,將厚重的革命歷史進行情景化、音樂化、趣味化的表達,讓嚴肅的思政課變得鮮活生動。
“‘大思政課’的關鍵是讓紅色文化‘活’起來。”聶耳紀念館館長許力娟介紹,該館還依托自身資源,聯合多方力量推出“行走的思政課”,每年吸引15萬至16萬人次參觀。下一步,將繼續深化館際、館校合作,創新形式講好“聶耳和國歌的故事”。(玉溪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瑞銘 文/圖)
相關閱讀:
- 華寧大母公竜村佛手熱銷全國 2025-07-30
- 血染沙場的抗日英雄——彝家英烈施王政 2025-07-30
- 華寧大母公竜村佛手熱銷全國 2025-07-30
- “玉”見美食主題街區讓球迷觀賽有滋有味 2025-07-28
- 以樂為媒 以歌會友 讓時代強音在聶耳故鄉唱響 2025-07-25
- 以樂為媒 以歌會友 讓時代強音在聶耳故鄉唱響 2025-07-25
- 路居鎮讓“銀發務工者”就業有崗增收有路 2025-07-25
- 四街鎮文化集市開街 2025-07-25
- 用多元藝術形式擦亮聶耳文化品牌 2025-07-24
- 李心草:讓《聶耳的歌》在聶耳故鄉唱響 2025-07-23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