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615896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8-06 |
市廣電局服務民生“聲”入人心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劉黎
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中,玉溪市廣播電視局積極探索、先行先試,以實際行動讓廣電服務“聲”入人心,從搭建應急廣播體系發出守護群眾的“應急之聲”,到打造智慧廣電開啟便捷生活的“智慧之窗”,市廣電局始終聚焦民生需求,著力打造廣電服務新業態。
發出“應急之聲”
筑牢民生安全網
自2021年起,市廣電局在應急廣播體系建設上先行一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自籌6800萬元資金,全力推進這一關乎民生安全的重要工程。目前,已成功構建起一個規模龐大且覆蓋全面的應急廣播網絡,包含市級平臺1個、縣級平臺9個、鄉鎮(街道)前端75個、村(社區)前端711個、主動發布終端7586個,實現市、縣、鄉、村、組五級全覆蓋。
這個應急廣播網絡就像一張嚴密的安全網,以覆蓋廣、傳播快、強制接收的優勢,成為應急信息發布的“高速通道”。一旦有緊急情況發生,無論是自然災害預警,還是突發事件通知,都能迅速傳達至群眾耳中。依托應急廣播網絡,今年5月,市廣電局聯合市防震減災局推進地震預警應急廣播建設。市防震減災局震災處置科科長尹俊峰介紹,近年來,全市累計部署1134套地震預警終端,廣泛分布于學校、醫院、抗震救災相關部門等重點場所。當監測到地震烈度達到設定閾值,終端自動觸發警報,為公眾提供緊急避險的時間和建議。而地震預警應急廣播與地震預警信息接收終端的協同聯動,可實時接收省級預警信息并快速播發,不僅為群眾爭取了寶貴的避險時間,還進一步拓展了預警覆蓋范圍,健全了防震減災預警體系。目前,通海、峨山、華寧三縣的16個鄉鎮(街道)作為首批試點,已完成地震應急廣播設備調試與播發測試,進入試運行階段,并構建起“終端+廣播+手機+電視”的多維矩陣,確保地震預警信息能夠多維度無死角觸達,切實保障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開啟“智慧之窗”
便捷生活新體驗
市廣電局在應急廣播體系守護民生安全的同時,積極打造智慧廣電,為群眾開啟便捷生活的“智慧之窗”。今年5月,云南省廣播電視局開展智慧廣電網絡新服務案例征集推選工作,市廣電局推薦的3個項目全部入選,并獲推薦申報2025年“全國智慧廣電網絡新服務”案例。
其中,“象往TV”電視互動平臺以“技術整合、服務聚合、生態融合”為創新路徑,打破電視端與移動端界限,構建起多終端協同互動的全媒體融合平臺,讓電視不再局限于傳統娛樂功能,而是向智慧生活服務轉型。居民通過這一平臺,不僅能觀看各類節目,還能便捷獲取生活資訊、辦理生活服務事項,享受智慧生活的便利。在公共視聽載體管理方面,自主研發的“玉視聽”小程序實現公共視聽載體線上便捷備案,配套的監測平臺更是在全省率先將戶外大屏納入監管,實現信號實時監測,既方便了公共視聽載體的管理,又筑牢了意識形態陣地安全防線,為群眾營造了健康、積極的視聽環境。無線發射臺智慧運維平臺則依托物聯網、大數據技術,打造“一云+多端”集約化體系,實現全市62座無線發射臺統一調度、“一張網”數智化管理,保障了廣播電視信號的穩定傳輸,為群眾帶來更優質的視聽體驗,開創了行業運維新模式。
市廣電局從“應急之聲”到“智慧之窗”的探索實踐,是其服務民生的生動寫照。接下來,市廣電局將繼續秉持服務民生的初心,不斷探索創新,為民眾提供更多更優質的廣電服務。
相關閱讀:
- 元江縣各級黨群服務中心開展“假期托管”服務暖民心 2025-08-06
- 澄江市召開雙擁工作會 營造軍地互動軍民兼容同向雙贏良好局面 2025-08-06
- 玉溪國業物業集團有限公司智慧物業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項目采購需求征集結果公告 2025-08-05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