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618167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8-20 |
峨山:盤活土地興產業聯農帶農促增收

種植基地鳥瞰。通訊員 李江文 攝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宋蝶
近日,走進位于峨山縣大龍潭鄉魚塘村的峨山太格果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峨山太格果業”)冬棗種植基地,1000余畝冬棗已進入采收期。青紅相間的果實沉甸甸地綴滿枝頭,數十名工人穿梭林間,嫻熟地將成熟的冬棗采摘裝筐后送往分選車間。
這片富有生機的土地,曾經卻是閑置低產的“老大難”。“此前,這里3700余畝土地被閑置或低產利用,種植的軟籽石榴、冬棗因為技術滯后、管理粗放,年收入僅百萬元?!倍肷娇h大龍潭鄉黨委書記師為奇介紹,為盤活該片土地資源,2023年底,該鄉引進云南太格果業有限公司,簽約落地“川津5號”早熟橘種植基地建設項目,該項目占地約4200畝,計劃總投資1.3億元。
隨后,峨山太格果業成立,基地同步開工建設,計劃種植“川津5號”特早熟柑橘2900畝,建成全國連片面積最大的“川津5號”早熟橘種植基地,同時搭建冬棗溫棚,優化1300畝冬棗種植技術,打造省內單體種植面積最大的北方冬棗種植基地。
通過土地改造提升、擴大開發范圍、引進現代農業設施等一系列舉措重新開發利用,該片土地重獲新生,成為規?;?、組織化、設施化、品牌化發展的現代化農業種植基地。果樹大量掛果后,預計年產冬棗1300噸、早熟橘8000噸,產值達1.2億元,實現了土地價值的跨越式提升。
“基地目前有冬棗10萬多株,大棚覆蓋率達90%以上,預計今年實現冬棗大棚全覆蓋。6萬余株柑橘種植今年也將全部完成,預計2027年開始試掛果。”峨山太格果業種植基地管理人員王云波介紹,今年冬棗實施更加精細化的管理方式后,果子的品質、產量比往年顯著提升。
產業興則百姓富。該基地通過產業聯動、土地流轉、就近務工等方式建立利益聯結機制,以“黨支部+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動村集體和村民增收。目前,短期用工約9000人次,提供長期崗位45個,長期工年收入可達7萬元至9萬元?!拔覀兇鍥]有外出務工的人基本都來基地打工,從家里到基地上班也就10分鐘左右,非常方便。工資每天能有120元,還有加班工資,比種地收入高,在家門口就能有這樣一份好工作,我打心底里開心。”魚塘村村民高玉生說。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做好基地的扶持工作,積極申報水肥一體化項目,建立‘科技小院’、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等推動產業升級。同時,強化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建立基地用工需求庫,有針對性地開展產業工人實用技術培訓,讓更多群眾就地就近解決就業問題?!睅煘槠嬲f。
相關閱讀: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