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619751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8-28 |
峨山縣小甸中村奏響“文明幸福曲”
文明新風拂面 鄉村幸福滿懷
——峨山縣小甸中村奏響“文明幸福曲”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宋蝶
近年來,峨山縣甸中鎮小甸中村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緊緊圍繞人居環境、產業發展、基層治理等重點領域精準發力,以實際行動探索出一條別具一格的鄉村振興之路,成功摘得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殊榮,成為鄉村文明建設典范。
環境蝶變
“千萬工程”繪就宜居畫卷
踏入小甸中村,一幅干凈、美麗、宜居的鄉村畫卷便在眼前徐徐展開。寬闊平整的水泥路面,規劃有序的停車位,以及錯落有致的鮮花、綠植與小菜園相得益彰。村規民約、家風家訓醒目地展示在墻上,處處彰顯著文明和諧的氣息。
這般令人欣喜的蛻變,得益于小甸中村在2024年實施的“千萬工程”以工代賑(村民自建)項目。“在項目推進期間,我們多次組織召開院壩會,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和建議,充分激發村民自治活力,實現了從‘站著看’到‘一起干’的轉變,村莊的‘顏值’和宜居度得到大幅提升。”小甸中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李紅仙介紹,“今年,村里乘勝追擊,繼續向上爭取資金,開啟老舊村莊改造2.0版本,持續為改善人居環境添磚加瓦。”
文明鑄魂
創新機制涵養鄉風正氣
在鄉風文明建設方面,小甸中村黨總支積極探索創新,巧妙結合“三聯戶一集中”機制、微網格治理以及院壩協商模式,推動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村里合理劃分網格,精心設置黨員聯戶長,積極開展普法宣傳、矛盾糾紛化解等工作。同時,采用“村民說事、干部解題、群眾評議”三步工作法,切實有效地解決了諸多實際問題。此外,小甸中村還通過制定村規民約、開展“十星級文明戶”評選、善行義舉榜評選等活動,持續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
李紅仙介紹:“下一步,我們計劃建設‘愛心超市’,村民可以通過參與公益勞動、遵守村規民約等方式獲取積分,并用積分兌換油、鹽等生活用品。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激發村民參與鄉村建設的積極性,營造更加良好的文明風尚。”
產業興旺
多元模式激活發展動能
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核心所在。小甸中村充分立足自身優勢,通過煙菜輪種模式,廣泛種植烤煙、娃娃菜、菜豌豆、油橄欖等作物。同時,積極探索訂單式農業模式,大力推進土地流轉和“小田改大田”工程,不斷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提升產業規模和效益。“我們還積極借助鄉賢力量,成功將蔬菜出口到泰國。”李紅仙說。
“評上全國文明村鎮,作為本村村民,我打心底里開心。這兩年村子改造得很漂亮,環境衛生好了很多,鄰里之間也和和睦睦的。我們還能在‘家門口’務工,多一份收入,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開心。”小甸中村村民李紅萍滿臉笑意地說。
從干凈整潔的村容村貌到蓬勃發展的特色產業,從小家和睦到鄰里相融,小甸中村以黨建為引領,以文明為底蘊,在鄉村振興的宏偉畫卷上寫下了生動篇章。如今,載著全國文明村鎮的榮譽,小甸中村正朝著人居更宜居、產業更興旺、民心更凝聚的方向穩步邁進,繼續書寫鄉村振興路上的精彩“小甸中答卷”。
相關閱讀: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