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625199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9-25 |
玉煙“田間革命”啟示下的中藥材標準化躍升
筑基“第一車間”破局品質提升
——玉煙“田間革命”啟示下的中藥材標準化躍升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文雯
在云南產業發展的版圖中,玉溪煙草產業通過打造“第一車間”,構建起以質量為核心的原料保障體系,為品牌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品質根基。如今,玉溪中藥材產業正以玉煙為藍本,在基地建設與品牌塑造上探尋前行路徑,謀求標準化的躍升發展。
構建聯動模式
探索中藥材種植新路徑
江川區九溪鎮矣文村委會千斤坡腳,120余畝林下種植的七葉絞股藍枝繁葉茂,長勢喜人。“這些絞股藍今年3月份種下,照目前的長勢,預計每畝產量可達1噸以上。以前種茯苓,得自己跑市場,價格也不穩定。現在種絞股藍,技術由玉溪市農業科學院支持,產品通過玉溪農林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對接紅云制藥訂單收購。在他們的支持和幫助下,我擴大種植規模的信心更足了,明年打算把種植面積擴大到1000畝。”玉溪市江川區巽帆農林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開志說。
這一項目,是玉溪農林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涉足的首個中藥材種植項目,也是玉溪市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將中藥材產業打造為第二個“煙草型”產業決策部署的生動實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玉溪探索建立“科研單位+國有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聯動機制。
隨著紅云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拳頭產品絞股藍總苷膠囊銷量持續增長,新產品研發快速推進,從四川廣元與陜西安康等地購進的原料已無法滿足生產需求。在此背景下,2024年,紅云制藥(玉溪)有限公司和玉溪市農業科學院合作,從四川廣元引進絞股藍種苗,在紅塔區、新平縣、江川區、易門縣等縣區開展20畝的多點試種。“試種結果表明,絞股藍適宜在玉溪海拔1600米至2200米區域的蔭蔽條件下種植,每畝年均可產絞股藍根莖干品200公斤至300公斤,總苷含量達14%至20%,產量和總苷含量均顯著高于其他絞股藍主要種植區。按當前市場均價40元/公斤計算,每畝總收入8000元至12000元,扣除種植成本后,每畝純收入可達4000元至8000元,經濟效益可觀。”參與絞股藍多點試種的玉溪市農業科學院高級農藝師沐嬋告訴記者。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綠色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為要求,以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為重點,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打造集科研、種植、加工、營銷為一體的中藥材全產業鏈的發展要求,在充分聽取和咨詢省、市中藥材種植專家意見后,玉溪農林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聯合紅云制藥(玉溪)有限公司、玉溪市農業科學院共同開展絞股藍訂單化種植項目。三方圍繞種質資源創新利用、種苗繁育、規范化種植及初加工等關鍵技術開展系統研究,計劃用3至5年時間建立一套適宜當地的絞股藍規范化人工種植技術體系,并通過技術培訓與示范推廣,建成萬畝絞股藍標準化種植基地。
在具體操作中,玉溪農林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充分發揮平臺集聚作用,鏈接藥企、科研機構和種植戶三方。“一方面,依托專家團隊制定絞股藍種植技術規程,通過田間課堂、現場觀摩等方式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構建起覆蓋育苗、栽培、采收的全流程技術標準,形成以初加工廠、科技實驗室為核心的產業集群,配套建設種質資源庫和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另一方面,通過項目提升畝均產值,并把市場需求反向傳導到種植端,以訂單保障收購,帶動種植戶增收。隨著產業鏈的不斷延伸,還將激活包裝物流、生態旅游等關聯產業,構建種植標準化、加工集群化、營銷品牌化的產業生態。”玉溪農林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春武表示。
突破發展瓶頸
開啟標準化品牌化之路
云南作為全國中藥材資源稟賦最具優勢的省份之一,截至2024年,中藥材種植面積居全國第一,全國5000多個品種的中成藥超過70%使用云南原料,“無云藥,不成方”已成為業內共識。然而,處于滇中腹地的玉溪,在中藥材產業發展上仍面臨諸多挑戰。
玉溪市農業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所長馬文彬介紹:“得天獨厚的光熱資源、明顯的區位優勢、較高的種植水平,這些都是玉溪發展中藥材產業的支撐條件。但不可忽視的是,玉溪中藥材產業還存在科技創新能力不足,以群眾散種為主,標準化程度低,龍頭帶動不明顯,產業鏈薄弱等問題。”種植大戶李開志也認為:“玉溪發展中藥材產業亟待解決資金不足、水電等配套不到位的問題。”云南萬綠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方曉東則表示:“玉溪中藥材產業要發展好,需要在政府引導下優化種植區域布局,突出重點特色品種,同時還需要通過企業或有實力的大戶來對接市場。”
為確保產品質量可控,紅云制藥(玉溪)有限公司在玉溪種植了400多畝絞股藍、毛萼香茶菜和貓爪草。“獨特的土壤和氣候環境,讓玉溪中藥材質量明顯高于其他產區,發展中藥材產業很有前景。未來希望相關部門能更多地到一線調研,搞清玉溪到底適合種什么、應該種什么,一定要找準著力點,不能盲目發展。”紅云制藥(玉溪)有限公司總經理施和敏說。
“玉溪土地資源有限,中藥材種植體量小,要實現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就要從種植端開始,以綠色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為要求,選準特色品種,走差異化、精品化發展路子。”玉溪市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聯席會議工作專班負責人盧超表示。
優質種苗是中藥材種植的根基。玉溪加強種質資源儲備,目前共收集野生中藥材種質資源441份,確定蘆薈、滇重樓、滇黃精、天門冬、露水草5個優勢藥材為玉溪道地藥材,通過企業自主選育、科研單位合作選育等方式,先后選育出18個藥用植物新品種,培育有蘆薈、重樓、黃精、露水草、天麻五大核心品種。
玉溪市農業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主要開展藥用植物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和創新利用研究。近5年來,該所共收集和保存藥用植物種質資源8類350余份,并對部分種質資源進行了植物學鑒定。先后選育出作物新品種9個,并配套集成栽培技術,起草制定地方標準9項,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我們所選擇的項目都符合玉溪實際,附加值高,便于示范推廣,目前我們正在與相關企業和單位合作,開展毛萼香茶菜和絞股藍種質資源的收集及創新利用、貓爪草適應性種植研究、核桃林下滇黃精優質高效栽培管理標準化示范等項目。”馬文彬說。
基地建設是發展中藥材產業的重要抓手,綠色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均要依托基地來實現。據玉溪市農業農村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玉溪共有中藥材生產基地1037個,主要生產25個品類中藥材,生產面積達9.75萬畝。其中,市級中藥材生產基地33個(種植基地29個、加工基地4個),認定面積1.96萬畝。新平縣、峨山縣、元江縣生產面積均在萬畝以上。生產面積較大的品類有續斷、三七、露水草、蘆薈、黃精、除蟲菊、重樓、龍膽、天門冬;林下中藥材種植面積在1000畝以上的主栽品種有三七、天門冬、滇黃精、滇重樓、白及、天麻。
不久前,云南萬綠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剛完成給瑞幸咖啡供應600噸蘆薈丁的大單。作為集蘆薈種植、加工、研發、銷售為一體的國內最早專業從事蘆薈產業開發的領軍企業,該公司已在元江建成6000多畝配套現代化灌溉設施的優質蘆薈種植基地,其中通過歐盟、美國、中國有機認證的種植基地近1000畝。
據方曉東介紹,這些基地都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按照綠色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的要求開展科技化種植,種植前要進行土壤檢測,由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教會農戶種植方法,蘆薈采收前一周要對照相關標準進行采樣檢測,檢測合格才可進廠加工。通過有機認證的近1000畝基地則由第三方進行飛檢。
正是得益于規范化的基地建設,云南萬綠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我國《QB/T2489-2018食品原料用蘆薈制品》《QB/T2488-2006化妝品用蘆薈汁、粉》兩個行業標準的起草單位,所生產的蘆薈丁及果醬、蘆薈汁、蘆薈粉3大類50多個蘆薈工業原料系列產品銷往全國30個省、縣(市、區),并出口歐美、東南亞、日韓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先后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云南省創新型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等。
錨定發展目標
全力打造滇中產業新高地
按照《云南省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25—2027年)》工作要求,玉溪結合實際,錨定未來3年的發展目標:到2027年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15萬畝左右,年產量14萬噸左右,農業產值13億元以上,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00億元,把玉溪建成滇中重要的中藥材綠色生產基地和精深加工集聚區。
目標已確定,玉溪離打造滇中重要的中藥材綠色生產基地和精深加工集聚區還有多遠?又將如何實現突圍突破?
據盧超介紹,下一步,玉溪將進一步優化種植區域布局,在不同海拔地區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特色品種種植,構建“6+10+N”中藥材品種生產體系;加大良種繁育供應,建立種質資源圃,加大中藥材新品種的研發引進、試驗示范;推動基地提質增效,提高中藥材種植養殖基地標準化水平,鼓勵企業申報綠色、有機中藥材產品認證;著力提升加工水平,做大產地初加工,做強精深加工,培多育強市場主體;推進三產融合發展,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提升產品品牌影響力,使玉溪成為各大藥市的穩定貨源提供地;加強技術規范體系建設,完善服務配套體系建設,強化科技服務支撐。
在品牌培育方面,目前玉溪已形成以元江蘆薈、紅塔區三七和石斛、易門黃精和白及、新平重樓和露水草、華寧天門冬、通海天麻為主的種植和加工格局。其中,元江“萬綠”牌蘆薈粉、維和藥業三七粉獲云南“10大名藥”稱號,云南信南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滇重樓通過GAP(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華寧永強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天門冬和黃精、通海源森天麻專業合作社天麻通過有機認證,通海大哨天麻專業合作社天麻通過有機轉換認證。
在海拔1890米的元江縣甘莊街道青龍廠社區一碗水小組,云南信南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種植的224畝滇重樓長勢喜人,豐收在望。作為我市首家,也是玉溪目前唯一一家獲得中藥材GAP基地認證企業,該公司始終把藥材質量和品牌打造作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致力打造高品質、高標準的中藥材供應體系。2021年,公司通過國家中藥材標準化與質量評估創新聯盟的“三無一全”認定,并獲云南省中藥產業協會“中藥追溯”“云藥追溯”證書。2024年,公司按照GAP基地“六統一”標準,從規劃生產基地、供應種子種苗、投入品管理種植技術規程、采收加工、包裝貯存等方面實施全流程精細化管控,確保中藥材有效成分穩定、無農殘與重金屬污染。同時,通過統一培訓、統一考核、統一指導,建立信息化追溯系統,確保各生產環節管理落實到位。
“中藥材GAP基地認證是我國針對中藥材種植、采收、加工等環節制定的標準化生產管理體系。通過認證后,從該基地出產的每一個產品都有自己的追溯碼,采購商掃碼即可查看產品的種源、環境、采收、加工、包裝、儲存等信息,實現了藥材生產的全流程可追溯,進一步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目前公司已形成集種子繁育、種苗培育、規范化種植、技術推廣、藥材采收加工及品牌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運營體系。下一步,我們還打算申報中藥飲片GMP認證,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實現從種植、初加工到中藥飲片的產業鏈閉環。”云南信南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明鳳表示。
記者手記
貫徹落實省委決策部署,打造滇中重要的中藥材綠色生產基地和精深加工集聚區,玉溪中藥材種植要向煙草產業學什么?
要把煙草統一種植規劃的經驗運用到中藥材種植中來。要優化種植區域布局,完善適應性區域規劃和年度種植計劃,根據省級列出的重點品種和特色品種,在玉溪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品種種植。同時,要根據市場需求,動態調整種植結構,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強。
要把煙草統一種源研發供應和統一種植標準的經驗借鑒到中藥材種植中來。聚合資源,整合研發力量,加快良種、新品種研發,加大種子種苗供應力度。解決技術標準不完備、技術培訓不足的問題,培育發展一批專業的技術指導隊伍,逐步培育“專業藥農—鄉土專家—產業帶頭人”人才梯隊。同時,要培多育強市場主體,推進全產業鏈延伸,帶動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培育形成一批中藥材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相關閱讀:
- 元江:農業提質 旅游煥新 生態永續的熱區答卷 2025-09-25
- 從玉煙“大品牌戰略”看中藥材龍頭崛起之路 2025-09-24
- 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調研組到玉調研 2025-09-24
- 梯田上的豐收狂歡 哈尼族的文化盛宴 2025-09-24
- 峨山萃秀書院里的滇劇回響 百年“滇粹”唱響非遺新聲 2025-09-24
- 我市開展豐富多彩的農民豐收節活動 2025-09-23
- 我市開展豐富多彩的農民豐收節活動 2025-09-23
- “大玉醫”城市醫療集團(玉溪市第二人民醫院)零星修繕采購項目談判采購公告 2025-09-22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