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市地處云南省中部,是古滇國的發源地之一,曾為路、府、郡、縣治地,距省會昆明48公里,距玉溪市區87公里。2019年11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民政部批復同意,撤銷澄江縣,設立縣級澄江市。澄江自然資源獨具優勢,生態環境良好,歷史文化底蘊渾厚,旅游資源豐富,擁有世界深藍湖區撫仙湖、地球生命起源澄江化石地、古滇文化的發源地三張世界級名片。
易門是國家對外開放縣和云南省革命老區。易門歷史悠久,物產豐富,寶藏較多。歷史上銅礦的采冶使之成為重要的產銅基地,有“銅都”之譽;盛產瓷器又被稱為“瓷器之鄉”和重要的陶瓷建材基地;距今一億五千萬年的勺齒類恐龍化石群的發現,使易門成為“龍之故鄉”。易門還是野生食用菌豐產地、“云煙之鄉”的重要成員,是一個山川秀美、人杰地靈、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地方,有“滇中水城、菌鄉易門”之稱。
華寧被譽為“中國泉鄉”。縣境西北角有撫仙湖,本縣擁有該湖水域19平方公里。境內分布大小潭泉630余個,平均每平方公里達0.5個。“北有泉城濟南,南有泉鄉華寧”。華寧縣地處滇中偏東南,玉溪市東部,位于東經102o491至103°09′、北緯23°59′至24°34′之間。以東南西北為序,分別與彌勒、建水、通海、江川、澄江、宜良6縣交界。縣境東西寬34公里,南北長59公里,總面積1313平方公里,山地面積116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89%,縣城距玉溪市府53公里,距昆明市148公里。全縣轄3鎮1鄉1街道,75個村(居)委會(不包括海關、海鏡社區)。全縣共有彝、苗、回、哈尼等少數民族33個,少數民族占全縣人口的30.2%,屬典型的山區農業縣。
峨山,是中國第一個彝族自治縣、云南省第一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全縣轄3鎮3鄉2街道、76個村(社區),在1972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上居住著彝、漢、哈尼等25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彝族人口、農業人口分別占總人口的68%、57%、80%,山區面積占總面積的96%。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位于滇中部偏西南,地處哀牢山脈中段東麓,玉溪市西南部。距離昆明市180公里、玉溪市90公里。東與峨山縣毗鄰,東南與石屏縣接壤,南連元江縣,西南接墨江縣,西與鎮沅縣相接,北隔綠汁江與雙柏縣相望。
紅塔區位于云南省中部,是鑲嵌在彩云之南的一顆璀璨明珠。紅塔區是一座美麗宜居的生態之城。紅塔區地處低緯度高原,平均海拔1650米,年均氣溫約17℃。這里生態良好,山水林田生態系統完整,森林覆蓋率達62.6%,負氧離子含量高,空氣質量優良率99.7%;這里山川秀美,到處都可感受“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的美景,是中國十佳優質生活城市和十佳休閑宜居生態城市。
江川區位于云南中部偏東,東經102°35’—102°55’,北緯24°12’—24°32’之間,東南與華寧、通海兩縣交界,西南與紅塔區接壤,西北與澄江、昆明晉寧兩縣(區)相鄰,中心城區距省會昆明100公里,距玉溪市政府所在地紅塔區19公里。
元江是以哈尼族、彝族、傣族為自治民族,多民族和睦共處的山區少數民族自治縣,與國家級貧困縣紅河縣、墨江縣和省級扶貧重點縣石屏縣毗鄰,地處昆曼國際大通道、楚河經濟干線交匯處,距省會昆明220公里,距玉溪市區132公里。全縣共有5鄉2鎮3街道81個村(居)委會763個村(居)民小組。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3.81平方公里,城鎮人口7.79萬人,城鎮化率達47.46%。境內山壩相間,最高海拔2580米,最低海拔327米,立體氣候特點突出。山區溫涼,年平均氣溫14.4℃,四季分明;壩區炎熱,年平均氣溫23.8℃,終年無霜,有“天然溫室”和“元江花果城,避寒養生地,中國薩王納”之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