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1517780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網 | 公開日期 | 2015-06-15 |
我市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綜述之三
創衛讓市民吃得更放心
——我市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綜述之三
“不用再擔心買到變質或注水的豬肉了。”“路邊的小飯店、小副食店環境衛生更加整潔規范了。”“現在幾乎看不到沒有生產日期和廠家等信息的三無產品。”……連日來,許多市民向記者講述了他們對食品安全的感受,玉溪持續創衛讓食品市場越來越規范、安全了。
強化食品安全監管
長期以來,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是食品安全監管和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難點、重點。紅塔區在創衛期間出臺了《紅塔區小作坊小攤販管理辦法》,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部門聯動、屬地管理”的原則,大力開展“三小”行業整頓和規范管理工作,促使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生產經營條件得到改善,食品質量安全水平得到提高。
此外,紅塔區還出臺了《小作坊小攤販管理辦法》,對“三小”行業實行“兩證、一登記、一備案”管理,在此基礎上,監管部門與生產經營戶簽訂責任書,明確規定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對購進原料、輔料、食品添加劑的來源,以及食品銷售的流向要有完整的臺賬記錄,并妥善保存,做到來源可查、流向清楚。
近年來,市、區兩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先后對轄區范圍內的食品生產企業、小作坊、流通經營戶、餐飲經營單位開展了30余次調研,全面摸排食品安全狀況,弄清底數,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為開展監管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嚴把市場準入關,著力規范行政許可辦理工作,2014年,中心城區共受(辦)理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許可證1524戶,責令整改132戶次,進一步提高了許可管理程序化、規范化水平。不斷增強預警能力,系統地開展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三年來共完成24大類78項指標1591件樣品的檢測,及時掌握食品中的污染物和有害物,未發現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病例。
市區工商、商務、農業等部門先后組織開展了元旦春節節日市場、“3·15”市場執法、集市環境綜合整治、農產品及豬肉等多項集市專項整治。檢查集貿市場627個(次),檢查經營戶20985戶(次),清理違規經營行為1210起,取締無照經營戶320戶。
保障食品安全就是保衛市民的餐桌安全,通過深入實施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等工作,紅塔區先后榮獲“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區”、“省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區”稱號。
讓群眾吃上放心肉
為讓群眾吃上放心肉,我市以肉食品質量安全為核心,將生豬定點屠宰資格審核清理列入食品安全重點工作。按照“定點屠宰、集中檢疫、統一納稅、分散經營”的原則,出臺了《玉溪市關于加強生豬定點屠宰管理工作意見》,對不符合設置規劃,設施、設備等條件達不到要求的生豬屠宰廠實施了關停,全市屠宰加工業逐步改變了散、小、差的局面,向規模化、規范化、機械化推進。2013年,中心城區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將生豬屠宰統一集中到玉溪鳳凰生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提升屠宰行業的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中心城區生豬定點屠宰率達到100%,市場、超市、集體食堂、餐飲單位銷售和使用的豬肉100%來自定點屠宰場。
紅塔區城管局對全區生豬定點屠宰現狀進行了全面的摸底調查,為轄區內39個集貿市場、277戶經營戶建立了管理檔案。監管部門認真落實屠宰環節質量安全監管職責,督促生豬定點屠宰廠落實生豬進廠檢查登記、肉品檢驗、“瘦肉精”自檢制度,嚴把入廠檢疫關;認真執行生豬屠宰后肉品檢驗操作規范,對未經檢疫或檢疫不合格的生豬一律進行無害化處理。結合專項整治,監管部門嚴厲打擊定點屠宰廠收購、屠宰病死豬、注水豬等行為。在重要節假日期間,加強對城鄉接合部和肉食品加工比較集中區域的巡查,嚴厲查處私屠濫宰違法行為。
保障市民飲用水安全
近年來,市住建局累計投資2500多萬元,采取多種措施確保中心城區供水安全。
為確保供水水質合格,住建部門加強對自來水廠的監管,加大對水源、出廠水、管網末梢水及供水水壓的管理。同時,每月與衛生部門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積極做好城區飲用水質量檢測,并將檢測情況及時公示,確保飲用水水質符合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嚴格按照省住建廳要求,加強二次供水管理,多次組織專門力量對轄區二次供水設施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建立二次供水設施檔案,全面掌握了二次供水單位和供水設施情況;組建了規范的清洗消毒隊伍,督促二次供水業主和管理單位定期開展清洗消毒;推行清洗情況公示制,二次供水管理單位及時將清洗記錄、水質檢測報告向居民公示,接受居民監督,確保了二次供水衛生管理落到實處。(記者 馮天嬌)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