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21306327 | 文     號 |   |
| 來   源 | 云南省人民政府網 | 公開日期 | 2022-05-05 |
“有趣的靈魂”讓政務新媒體頻頻“出圈”
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最近火出了圈,小編以各種“神回復”讓網友“笑暈”在評論區。
在推文留言區,有網友調侃“打完新冠疫苗后發胖算后遺癥嗎?”
小編回復:“我感覺您這不是胖,是對生活過敏造成的腫脹。”
除了放飛自我的“神回復”,“河南疾控”還把文章頭圖換成了自制表情包,防疫健康知識宣傳普遍采用漫畫形式,既生動有趣,又淺顯易讀。
種種“神助攻”之下,“河南疾控”最近閱讀量“10萬+”頻出。
這已不是官微首次憑借“調皮”出圈。此前,“深圳衛健委”等政務新媒體,也是因為評論區回復和生動活潑的形式,收獲了大批擁躉。爆火全網的“我們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就出自“深小衛“。
政務新媒體如何“發出好聲音”,各地在積極探索。如今,官網、官微等網絡平臺基本上成了各地方、各部門的政務新媒體標配。如何用好政務新媒體,涉及政府部門公共信息的有效傳播、與公眾建立雙向溝通機制、建立政府公信力等問題。對衛健、疾控部門來說,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疫苗接種率關涉群體免疫屏障能否早日形成,做好科普意義重大。
“深圳衛健委”和“河南疾控”的火,火在沒有專業生澀的術語詞匯,沒有一板一眼的“耳提面命”,而是用一顆“有趣的靈魂”推進科普,保持與網友的溝通和互動,以詼諧、幽默、機智的回答,消弭了誤區,粉碎了謠言,打消了公眾疑慮,為疫苗接種宣傳、科普提供了耳目一新且深入人心的打開方式。
這份作業,各地政務新媒體確實可以“抄一抄”。
相較于傳統的信息發布窗口,新媒體“新”在互動性。但當下不少政務新媒體缺少這份接地氣的互動,嚴肅有余而活力不足,一些新媒體平臺幾乎成了簡單的政務信息“傳聲筒”,傳播效果不盡如人意。
今天,以新生代為主體的網絡受眾接受信息的模式已今非昔比。像“河南疾控”這樣,在不影響嚴肅信息傳遞的前提下,語言網感化、互動接地氣,能夠讓政務信息傳播效果最大化。”深圳衛健委“、”河南疾控“的相關科普推文,成為網絡閱讀的”爆款“便是明證。
現實中,一些地方新媒體運作思路僵化,往往不是因為門檻太高、人才不足,而是另有原因。比如,有的地方擔心新媒體“路子太野”,容易影響政務宣傳和服務的嚴肅性,不愿“自降身價”;有的則是因為考核評價體系不能激發編輯創新;還有的地方則因為懶政,復制粘貼不用擔心 “翻車”,讓政務新媒體成了簡單的”傳聲筒” ……
“有趣的靈魂”離不開足夠的智慧,尤其是在嚴肅的政務信息傳播上,如果不注意拿捏尺度,確有“翻車”的可能。
尼爾·波茲曼在《技術壟斷》一書中寫道:“每一種技術既是包袱又是恩賜,不是非此即彼的結果,而是利弊同在的產物。”
如果只是以為靠“賣萌”就能獲取流量,以為“賣萌”是政務新媒體運營的“不二法寶”,那么就又“取錯了經”。
說到底,“網感”只是“助攻”。政務新媒體信息內容的科學、準確、權威,依然是最重要的準則。
在這方面,一些地方已有“前車之鑒”。有些政務微博、公號為提升KPI,盲目蹭熱點,不分場景“賣慘”、“賣萌”,過度“娛樂化”,甚至“官微互懟”……這無疑是矯枉過正、舍本逐末,也偏離了開設政務新媒體向公眾及時、準確傳播政務信息的初衷。
段子不常有。官微的“有趣的靈魂”依然要用在權威的內容、及時的信息、真誠的溝通和服務上,要善用網言網語,巧用網友喜聞樂見的畫風來傳遞信息,和網友打成一片,尋找政務信息恰如其分的傳播模式——這才是政務新媒體“有趣”的正解。
相關閱讀:
-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經濟韌性 2025-05-16
- 紅塔區大營街街道大營街社區關于云南省XXX項目的申報服務成交公示 2025-05-16
- 江川新農人種出“莓”好生活 2025-05-16
- 市委召開專題會議 征求對市委六屆十次全會文件的意見建議 2025-05-16
- 江川新農人種出“莓”好生活 2025-05-16
- 玉溪高新區激活發展新動能 2025-05-15
- 因遠鎮多元化種植讓土地持續“生金” 2025-05-15
- 玉溪市人民政府關于“云震應急·2025”大震巨災五位一體聯合救援演習期間對無人駕駛航空器實施臨時管控的通告 2025-05-14
- 峨山彝族自治縣醫療與健康服務集團東軟醫藥服務管理信息系統運行維護服務采用單一來源采購的情況說明 2025-05-13
- “綠葉子”變“金葉子”——駐村幫扶讓原生態茶園重煥生機 2025-05-13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