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21339200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2-03-24 |
玉溪市持續推進愛國衛生運動的實施意見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愛國衛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意見》(國發〔2020〕15號)、《中共云南省委辦公廳、云南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云辦發〔2021〕16號)和《國家衛生城鎮評審管理辦法(2021年)》《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衛生縣標準(2021年)》《國家衛生鄉鎮標準(2021年)》精神,切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常態長效推進我市愛國衛生運動,現結合玉溪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總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驗和有效做法,深化拓展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成果。推動愛國衛生運動從環境衛生治理向全面社會健康管理轉變,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愛國衛生運動助力美麗縣城、智慧縣城、健康縣城、文明縣城建設。有力有序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加快推廣健康生活方式,不斷推進健康玉溪行動,不斷鞏固提升全國健康城市建設成效。
(二)工作目標。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齊抓共管、上下聯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得到不斷深化拓展,國家衛生城市(縣城)創建成果進一步鞏固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全面加強,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逐步形成,逐步實現工作體系健全化、健康環境全域化、健康生活普及化、創建管理常態化、健康治理科學化,聚力把玉溪打造成為中國西部衛生城市向健康城市推進的典范。
二、主要工作任務
(一)全域打造衛生健康、美麗宜居的人居環境
1.深化拓展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大力開展城市老舊小區、城中村、城鄉接合部等重點部位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推進愛國衛生運動與鄉村振興戰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有機結合,提升村容村貌,建立長效管護機制。組織開展元旦、春節、“五一”、國慶等重要節假日和重大活動期間愛國衛生運動。開展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加快實施城鄉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和星級建設,全面提升農貿市場環境衛生質量和管理水平,落實定期休市和清洗消毒措施,逐步實現市場無活禽交易。
2.深入開展生態環境治理。全面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無害化處理,實施資源化回收利用,因地制宜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城鄉接合部配套充足的垃圾收集站(點)和再生資源回收站(點)。逐步建立環境與健康調查、監測和風險評估制度。到2023年,建成區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平整,主次干道每日保潔時間不低于16小時,街巷路面每日保潔時間不低于12小時。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城鎮污水收集處理效能進一步提升,全市城市建成區基本建成污染收集高效、處理能力匹配、建設標準先進、運行管理智能的城鎮污水治理體系,城鄉接合部建有配套生活污水處理、排放設施。全市無亂排污水現象,無黑臭水體。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不低于75%,縣城建成區生活污水處理率達95%。加強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處置規范化管理。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3.全面深化廁所革命。深化農村廁所無害化改造,推進農村衛生戶廁建設改造。到2023年,全面消除城鄉接合部村組公共旱廁和農戶旱廁,并配套充足的公共廁所設施,行政村及常住農戶100戶以上的自然村至少配套1座衛生公共廁所,達到“三凈兩無一明”(墻壁凈、地面凈、廁位凈,地面無糞污、無蠅蛆,燈明)標準。實施城市公共廁所服務大提升行動,推進廁所環境改善和管理規范化,全面消除縣城(城市)建成區公共旱廁并鞏固成果。高標準建設(改建)學校、兒童青少年活動場所、農貿市場、超市、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客運站等重點場所公共廁所,達到“四凈三無兩通一明”(地面凈、墻面凈、廁位凈、周邊凈,無溢流、無蚊蠅、無臭味,水通、電通,燈明)標準。開展全市旅游廁所“廁所碼”智慧管理,啟動標桿型旅游廁所建設,達到“三無三有”(無糞便、無臭味、地面無水漬,有手紙、有洗手液、有香薰)標準。深入開展醫療衛生機構廁所專項提升行動,達到“四凈三無兩通一明”(地面凈、墻面凈、廁位凈、周邊凈,無溢流、無蚊蠅、無臭味,水通、電通,燈明)標準。
4.切實保障食品與飲用水安全。全面推行“餐飲安心碼”,實行餐飲服務單位“紅黑榜”管理,構建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建立健全從田間地頭到餐桌、從實驗室到醫院的全過程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監管體系。嚴把食品生產經營許可等證照關,加大對線上線下食品交易行為的規范管理和監管力度,加強小餐飲店、小作坊等食品生產經營場所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推進餐飲業“明廚亮灶”,餐廚垃圾集中無害化處理。強化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管理,推進供水設施建設與改造,全面保障城鄉供水水質與安全,基本實現城鄉居民同質飲水。加強城市二次供水規范化管理。到2023年,全市居民飲用水達標情況明顯提升并持續改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5.科學防治病媒生物。實施以環境治理為主的病媒生物綜合防制策略,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深入開展以滅蚊、滅蠅、滅鼠、滅蟑為重點的農村除“四害”活動。做好救災防病和重大活動病媒生物防制保障。加大執法力度,規范行業管理,加強專業機構、單位專兼職病媒生物防制隊伍建設、業務培訓和技術指導,鼓勵促進服務機構提供高質量的防制服務。到2023年,全市9個縣(市、區)建成區“四害”密度達到國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標準C級要求,重點行業和單位防蠅和防鼠設施合格率≥95%。
(二)全力營造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6.創新推進健康教育。加快推進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建設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平臺,深化“互聯網+精準健康科普”。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網絡,加強專業機構隊伍建設。新聞媒體及政府門戶網站結合健康素養66條、重點公共衛生問題、轄區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健康問題設立固定的健康教育欄目。將健康教育納入青少年國民教育體系,實施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和干預計劃。機關、企事業單位定期為職工提供健康體檢服務,掌握職工的基本健康狀況,根據職工中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深入推進居民健康素養知識技能進農村、進社區活動。鞏固提升無煙黨政機關、無煙醫療衛生機構、無煙學校、無煙家庭等無煙機構建設成果。普及全民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健全重大事件處置中的社會心理健康監測預警機制,強化心理健康促進和心理疏導、危機干預,完善社會心理便民高效服務網絡。到2023年,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5%。在火車站、公路客運站等交通樞紐,以及學校、景區、機關單位、商場超市等重點行業、重點場所配置和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等醫療急救設備和藥品,并做好管護工作。人群吸煙率有所下降,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控制在20%以內。到2025年,全市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5%。
7.提升健康文明素養。強化公民個人健康責任,引導群眾養成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推廣正確規范洗手、科學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不隨地吐痰、打噴嚏咳嗽掩口鼻等文明衛生習慣。全面開展減油、減鹽、減糖和分餐公筷行動,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踐行綠色環保生活理念,切實采取限塑、一次性餐具等環保限制措施,增強節能意識、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大力開展節約型機關和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建設行動。樹立愛糧節糧意識,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加快構建綠色低碳交通體系,完善城市慢行系統,大力倡導綠色環保出行。推廣使用環保用品,加快推動塑料產品替代和限制使用,全面推進塑料污染治理。
8.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體教、體醫融合,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廣泛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建設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體育基礎設施覆蓋率達100%,自然村健身設施逐步完善。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健身設施建設,落實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政策,引導企事業單位和符合開放條件的學校試點體育設施對外開放。積極發揮社會體育指導員作用,加強科學健身指導服務。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整體提升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到2023年,每千人口社會體育指導員數不低于2.16名。確保學生每天在校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促使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率不低于90%,學校眼保健操普及率達100%,中小學生近視率逐年下降。
(三)全面推進社會健康綜合治理
9.全面推進衛生城鎮創建。完善衛生城鎮長效管理機制,深化問題清單式管理,強化動態管理和退出機制,高質量鞏固提升國家衛生城市、國家衛生縣城、國家衛生鄉鎮及省級衛生鄉鎮建設成果,持續推動衛生創建向農村延伸。對各縣(市、區)國家衛生城鎮開展市級初級評估。到2025年,國家衛生縣城(城市)、省級衛生鄉鎮繼續保持全覆蓋,國家衛生鄉鎮創建比例達到15%,省級衛生村比例達到100%。
10.全面開展健康城市建設。加快推進健康社區、家庭、學校、醫院、機關和企業等健康細胞建設,提高健康支持性環境建設智能化水平,建設一批互動式健康文化館、體驗館。因地制宜推進健康主題公園、廣場、步道和小屋等建設。到2023年,全市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到2025年,培育一批健康細胞建設樣板,力爭健康機關覆蓋率達30%,健康企業覆蓋率達10%,健康社區覆蓋率達20%,健康學校覆蓋率達20%。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
11.創新愛國衛生社會動員機制。嚴格執行《云南省玉溪市城市管理條例》《玉溪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通過法治方式讓踐行文明行為、維護公共衛生規范有例可循、有法可依。建立全社會動員與群眾主動參與相結合、集中行動與常態化工作相結合的愛國衛生運動機制,常態化運用網格管理、四級聯動、督導落實、評估考核、“紅黑榜”評比、通報曝光、責任追究等制度。常態化開展每月最后一個星期五的大掃除活動。以基層愛國衛生組織工作人員為主、兼職愛國衛生隊伍為輔,探索居民健康管理互助小組等形式,構建愛國衛生運動推進網絡。完善愛國衛生志愿服務機制,打造全民參與的開放式健康治理體系。到2023年,群眾對衛生狀況滿意率達90%以上。
12.大力推進愛國衛生工作數字化轉型。加強信息化建設頂層設計,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賦能新時期愛國衛生工作。建立市縣街道三級貫通的愛國衛生信息綜合監管平臺,實現愛國衛生信息互聯互通互用。建立衛生城鎮管理信息系統,實現衛生城鎮評審管理全過程智能化監管、常態化檢查。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加強對愛國衛生工作的領導,把愛國衛生工作納入政府績效目標考核,常抓不懈推動工作落實。各級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要將愛國衛生運動與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有機結合,制定完善推進方案,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及時組織開展監督檢查和考核評價,對在愛國衛生工作中作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及時予以表揚激勵,對措施不力、工作滑坡的進行批評并督促整改。
(二)加強能力建設。各級政府要加強愛國衛生工作體系建設,在統籌人員力量等方面予以保障,提升各級愛國衛生技術服務支撐力量水平,落實工作力量,確保工作落實。提升愛國衛生隊伍人才素質,建立分級分類分層培訓制度,加強愛國衛生政策理論研究和交流合作。提高統籌謀劃、協調動員、技術指導、科學管理等能力。
(三)加強政策保障。健全愛國衛生法治體系,推動修訂完善愛國衛生、市容環境及病媒生物防制等規范性文件,加快推進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完善愛國衛生工作經費保障機制,愛國衛生工作經費列入同級年度財政預算,加大對愛國衛生運動活動開展、人才培養等的支持力度。
(四)加強宣傳引導。各級各類新聞媒體包括互聯網、移動客戶端、政府門戶網站等新媒體要積極主動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凝聚全社會共識,動員群眾廣泛參與。要暢通監督渠道,及時回應社會關切,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五)加強社會監督。暢通監督渠道,發揮行政監督、媒體監督、群眾監督作用,主動接受監督,及時解決問題,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
中共玉溪市委辦公室
2022年3月21日印發
相關閱讀:
- 玉溪市人民政府網站工作年度報表(2022年) 2023-01-28
- 玉溪市簡介 2025-04-14
- 玉溪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2021-12-07
- 玉溪市民族中學風華樓室內場館改造項目成交結果公告 2025-05-16
-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經濟韌性 2025-05-16
- 國家稅務總局玉溪市稅務局后勤服務采購項目成交結果公告 2025-05-16
- 紅塔區大營街街道大營街社區關于云南省XXX項目的申報服務成交公示 2025-05-16
- 玉溪市范聯防腐工程有限公司物業管理服務項目合同公告 2025-05-16
- 玉溪市中醫醫院手術室、ICU維修保養服務采購項目更正公告 2025-05-16
- 新平縣中醫醫院績效分配實施方案整體設計與實施項目談判采購公告 2025-05-16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