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41519606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4-03-11 |
永昌社區探索“清廉+”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清廉先行。近年來,峨山縣小街街道永昌社區將“清廉村居”建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抓手,積極探索“清廉+”模式,打造清廉干部隊伍,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推動鄉村文明建設,讓社區實現從不起眼的小村莊到和諧美麗宜居示范村的華麗蝶變。
“清廉+制度建設”厚植“清廉因子”。永昌社區以清廉班子建設為抓手,制定村干部履職權力清單和負面清單,建立村級決策等制度,劃清村級事務可為和不可為界限,推動村干部廉潔履職。工作中,規范小微權力運行,梳理完善“小微權力”清單,逐一明確每項事務的責任主體、運行流程和廉政風險提示,讓村干部“依圖辦事”、群眾“照單監督”。同時,從嚴落實“三務”公開、“四議兩公開”制度,推行陽光民主議事制度,堅持民意民議、民事民決,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2023年,永昌社區被評為市級優秀“清廉村居”。
“清廉+產業發展”讓集體腰包“鼓起來”。永昌社區采取“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企業+農戶”“黨支部+專業合作社+農戶”等多種經營增收模式,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整合5個居民小組集體建設用地,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成立峨山縣振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引進3家1000萬元企業,每年可增加集體經濟收入30多萬元。成立峨山縣致遠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八街窩組95%以上的居民入股,打造田園綜合體。2023年,永昌社區集體經濟收入達131.04萬元。
“清廉+環境整治”讓鄉村面貌“靚起來”。永昌社區用好用活集體經濟,把錢真正用在“刀刃上”,讓居民共享發展成果。出資60余萬元對村莊道路進行硬化,改變村內道路坑洼不平、狹窄難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情況。投入20萬元完善基礎設施,種植花草樹木、打造墻體文化,將村規民約、家風家訓、廉言警句、廉畫融為一體,寓廉于景、廉景相融,在營造廉潔文化濃厚氛圍的同時提升村莊“顏值”。按照黨總支帶動、黨支部推動、黨員主動、群眾參與的模式,建立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制度,推動鄉風文明建設。2023年,永昌社區榮獲玉溪市“四星級美麗鄉村”稱號。
“清廉村居”建設,讓永昌社區充滿了發展活力。永昌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龔金祥表示,下一步將不斷拓展“清廉+”模式,將清廉融入社區建設的方方面面,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廉動力”。(玉溪日報通訊員 李瑞萍)
相關閱讀:
- 玉溪市擬認定市級鄉村工匠和擬推薦省級鄉村工匠名師人選公示 2025-07-30
- 寧海街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美麗鄉村 2025-07-30
- 寧海街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美麗鄉村 2025-07-30
- 社區夏令營構建“家門口的成長課堂” 2025-07-30
- 清廉云南建設玉溪實踐工作推進會召開 2025-07-28
- 雙江街道拆舊建新繪新景 精細治理提升鄉村人居環境 2025-07-28
- 寧泉社區:暖心服務新就業群體 2025-07-28
- 華寧縣盤溪鎮樂士堂社區幸福食堂等服務陣地采購項目(二次)成交結果公告 2025-07-25
- 通海推廣鮮食蠶豆種植助力湖泊治理與農戶增收 2025-07-25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