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41564651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4-10-31 |
峨山奏響農文旅融合發展新樂章

玉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成為展示峨山民族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道窗口。 記者 李冉 攝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宋蝶
近年來,峨山縣堅持以農業為基礎、以風土文化為靈魂、以旅游休閑為形態,不斷挖掘鄉村深層次價值,在傳承與創新鄉土文化中,將鄉村打造成多功能的休閑度假目的地,不斷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積極探索“以文促旅、以旅興農、農文旅融合”的發展之路。
規劃引領明確發展方向
“峨山縣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發展優勢,提出了‘民族文化示范縣、新興文旅業態孵化縣、生態康養目的地’的目標定位。”峨山縣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柏繼江介紹,峨山縣著力打造以縣城嶍峨古鎮為“一心”,小街天然地熱康養溫泉、G213彝人谷環線為“兩翼”,大富塔彝韻走廊原生態民俗文化區、易峨高鄉村旅游區、大西神山火壇旅游區、化念熱帶河谷綜合觀光區為“四片”的旅游產業經濟帶。
同時,依托中共滇中地委覓池沖舊址、中共峨山縣工委成立地舊址打造愛國主義教育經典路線。結合中老鐵路建成通車給峨山文化和旅游業帶來的新機遇,整合中老鐵路非遺項目,活化利用非遺文化,擴大峨山旅游核心競爭力和對外影響力。
此外,在村莊實用性規劃中,與鄉村旅游有機銜接,明確鄉村旅游發展方向,通過全盤謀劃、地區聯動、縱橫協同,不斷推進峨山文化旅游全要素發展、全產業融合、全產業鏈延伸。
以節慶活動激發市場活力
通過以節造勢、以節興文、以節擴旅、以節提名,把節日文化轉化為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動能。峨山縣緊抓春節、“五一”、國慶節等重要節點,充分挖掘地域特征獨特的節日文化、飲食文化、紅色文化、歷史文化,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模式。
先后統籌舉辦了“梁子一路情·扎實唻果嗦”開新街文化旅游節、火把狂歡旅游節暨第七屆彝族花鼓舞藝術節等系列特色節慶活動。通過引入社會資本運作、融入非遺體驗活動,進一步豐富消費場景,帶動市場消費。
今年“五一”期間,牽頭整合縣內旅游資源,推出兩天一晚游峨山產品線路,全縣共接待游客5.2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980.69萬元,同比分別增長5.65%、7.38%;火把節期間,全縣共接待游客9.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037.2萬元。
以非遺活化助推融合發展
立足峨山彝族花鼓舞、刺繡、四弦、四腔等非遺資源,抓住中老鐵路建成通車機遇,通過整合玉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與峨山縣規劃館、博物館、文化館建設,集中中老鐵路沿線非遺項目資源,吸引中國及老撾美食、非遺產品進駐嶍峨古鎮。以非遺推動旅游,延伸發展戶外旅游、鄉村旅游,培育打造竹文化、茶文化、彝族傳統文化、非遺文化系列研學旅游產品,并輻射帶動小街溫泉片區、化念片區,串珠成鏈,積極打造生態研學旅游線路、多彩民族風旅游線路,把峨山打造成中老鐵路非遺展示中心、經典驛站。
走進位于峨山縣嶍峨古鎮的玉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溪瀾潺潺民俗樸厚”“碧玉清溪曼舞妙音”“慧心匠藝巧手神工”“情滿清溪傳承發展”四大展區,全方位展示了玉溪8個國家級、56個省級、195個市級及部分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等內容,數字化展陳與實物相結合的方式讓人眼前一亮。
“一樓是玉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二樓是峨山縣博物館,三樓是峨山縣規劃館,這里是全市第一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也是全市第一家縣一級的綜合性博物館。”柏繼江介紹,自今年4月29日開館以來,日均接待游客200余人次,成為展示峨山民族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道窗口,“非遺+旅游”正成為峨山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張特色名片。
以業態創新豐富產品供給
峨山縣以“+旅游”為切入點,推動文化旅游與農業、工業、教育、體育等產業碰撞融合,各鄉(鎮、街道)實施酒店民宿、鄉村旅游示范項目、農旅融合及康旅融合項目21個。發掘鄉村文化底蘊,以大西、火枇杷等10個傳統村落為主要節點,對傳統民居進行特色風貌的改造,發展田園綜合體,探索庭院式、沉浸式、體驗式、場景式鄉村旅游。推出親子研學游、生態康養游等旅游線路,進一步豐富旅游產品供給。
此外,彝人谷萬畝竹海旅游景區提檔升級,嶍峨古鎮國家3A級旅游景區和省級旅游休閑街區創建工作啟動,塔甸小草海濕地公園、塔克沖大廟修繕等工程順利實施,重點打造丫勒番茄、舍郎草莓、雨龍玫瑰、塔甸休閑觀光農業基地等農文旅融合項目。持續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分類有序、以點帶面打造了一批農村人居環境示范點,不斷改善鄉村旅游環境,切實提升鄉村旅游服務質量。
2023年以來,新增鄉村新型文旅融合示范戶11戶、新業態企業4個,“文旅搭臺,經濟唱戲”的模式取得良好成效。
“下一步,峨山縣將繼續深化農文旅融合發展路徑,不斷提升鄉村旅游品質和服務水平。加大對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力度,持續推進旅游景區的提檔升級和特色旅游街區的創建工作,豐富旅游產品供給。”柏繼江介紹,繼續加強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更多美麗宜居的鄉村旅游示范點。同時,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提升峨山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更多游客前來觀光旅游,為峨山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相關閱讀:
- 田銳文 2025-07-01
- 區紀委監委為林下產業發展構筑“清風屏障” 2025-07-30
- 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研和校區二食堂、五食堂及峨山校區五谷堂食堂對外承包經營招標項目(一標段至三標段)中標結果公告 2025-07-29
- 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落實見效 2025-07-29
- 云南省202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省級綜合試點培訓在峨山舉行 2025-07-29
- “中國經濟圓桌會”共話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2025-07-29
- 31地經濟半年報出爐:韌性強、動能新、活力足 2025-07-29
- “奮力打開改革發展新天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向廣度和深度進軍 2025-07-29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