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31476063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3-09-27 | 
白忠娣:傳承民族技藝“繡”出幸福生活
□ 玉溪日報通訊員 劉芳
白忠娣生長在一個傳統的彝族家庭,她的外婆、母親都擅長刺繡。從7歲開始,白忠娣就跟著外婆學習彝族刺繡基本針法,后來又跟著媽媽學會了如何裁剪布料、制作底布、配色等。作為紅塔區小石橋彝族鄉玉苗村彝族刺繡非遺傳承人,彝族刺繡已經深深地刻進了白忠娣的生命中。
自畫自繡是白忠娣的強項,她在保持彝族刺繡特色的同時,還能結合日常生活做出一些實用的創新設計,比如吊墜、耳環、手鐲、帽子、公文包、掛件等,這些產品受到大家歡迎。
2013年,白忠娣開始參與非遺刺繡傳承工作,2019年7月,她牽頭成立了玉溪尼蘇婆刺繡專業合作社,承接各類彝族刺繡訂單。白忠娣聯合紅塔區婦聯開設民族刺繡免費技能培訓班,對建檔立卡貧困婦女進行集中技術指導。作為玉苗村黨總支委員、團總支書記和婦聯主席,白忠娣多次帶領村里的繡娘參加各類非遺展、刺繡培訓班、產品設計活動。
今年初,白忠娣參加了云南省婦聯舉行的“云繡出滇”新媒體運營培訓班,把直播平臺引入了合作社,拓寬銷售渠道。今年6月,她聯合云南民族大學舉行“玉見玉苗刺繡產品設計”活動,提升本土繡娘的審美和設計能力,讓刺繡實實在在推動彝鄉發展。
每到周末,白忠娣都要用手機和遠在外地上大學的女兒白娜交流彝族刺繡技法。白娜從13歲開始學習刺繡,每周一次的遠程交流,白忠娣都要督促女兒掌握彝繡的要領,引導女兒思考怎么讓年輕人喜歡彝繡,未來怎么推廣彝繡。
除了把彝繡教給女兒,白忠娣還經常到幼兒園、小學進行彝族刺繡展示及講解,把手藝傳給下一代。作為紅塔區“新興姑娘”新時代女性課堂講師,她也經常到紅塔區各鄉(街道)傳授彝族刺繡。一言一語、一針一線,蘊含著白忠娣的民族自信心和對彝繡的滿腔熱愛。
相關閱讀:
- 玉溪滇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展演中心新創現代滇劇《風云滇緬路》編劇服務采購項目采購公告(二次) 2025-07-30
- 青石雕獅魂匠心守文脈——通海滇南石獅雕刻工藝的傳承與創新 2025-07-30
- 玉溪師范學院(中央專項)湄公河次區域民族民間文化傳習館建設-數字化設備采購項目競爭性談判公告 2025-07-29
- 玉溪滇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展演中心新創現代滇劇《風云滇緬路》編劇服務采購項目終止公告 2025-07-29
- 玉溪師范學院(中央專項)湄公河次區域民族民間文化傳習館建設-版畫設備采購(二次)競爭性談判公告 2025-07-28
- 玉溪師范學院(中央專項)湄公河次區域民族民間文化傳習館建設-金木土石布設備采購成交結果公告 2025-07-28
- 凌空四米舞翩躚——通海非遺項目高蹺舞獅傳承記 2025-07-28
- 凌空四米舞翩躚——通海非遺項目高蹺舞獅傳承記 2025-07-28
- 玉溪師范學院(中央專項)湄公河次區域民族民間文化傳習館建設-版畫設備采購終止公告 2025-07-25
- 彝鄉火把旺 民族一家親 2025-07-25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