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594386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4-02 |
琴韻歌聲里的歡樂人生——回憶紅塔區四弦非遺傳人施科

施科生前留影。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饒平 文/圖
施科是紅塔區非遺(傳統音樂,四弦)傳承人,1936年出生于紅塔區大營街街道大密羅社區。他從小喜歡彈奏四弦,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成為當地有名的琴師,彈唱技藝更加嫻熟,深受群眾歡迎。
1947年至1950年,施科分別在大密羅小學、大營街小學讀書。之后,他做過會計,教過書。記者十多年前有幸結識了施科。他從小非常喜歡彈四弦,15歲起就和同村的伙伴一起學習彈四弦,做夢都想擁有一把四弦,幻想著什么時候可以達到同伴的彈奏水平。平日里,他經常向民間老藝人請教,有空就把別人的四弦拿來彈奏。此后,他攢了一些錢,才買了一把平生最愛的四弦。
自從有了自己的四弦后,他白天勞動,晚上彈琴,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他對四弦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他勤奮好學,轉益多師,向多位民間老藝人請教學習,掌握了四弦的彈奏技巧。之后,施科的四弦彈奏技巧更加嫻熟,讓聽者無不嘖嘖稱奇。無論是大型的《攏總調》,還是短小的《雜調》,他都能邊彈、邊唱、邊跳,并且指法靈活、音色細膩、節奏鮮明,深受當地人的喜愛。節假日里,施科經常受邀到紅塔區大密羅、龍潭、黃草壩及峨山、通海等地參加彝族青年男女跳樂活動。
前些年,年近八十的施科依然活躍在表演舞臺上,多次參加本村祭龍節、社區和街道組織的各種文藝演出活動,兩次參加玉溪米線文化節的文藝巡演。每次看到他颯爽豪邁的身影,記者都會沉醉在他的琴韻歌聲里。
記者曾經多次想專訪施科,但都沒有成行。前不久,正是山花絢爛的時節,記者來到大密羅,遇到他的大兒子施明亮,問起施科的情況,才知施科于2023年與世長辭了。記者向會彈四弦的施明亮詢問他父親的生平事跡,他卻一無所知。記者納悶,問他的四弦是跟誰學的?他說:“是向小伙伴們學的。”
此時,同行的大營街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的李曉芬對記者說:“施明亮的兄弟施明洪是一位教師,知道他父親的事跡。”李曉芬帶著記者找到了施明洪。他說:“父親的四弦主要靠自學,他年輕時做過村民小組的會計,后來在小密羅等地教過書。在彝族藝人中,會彈四弦的不會唱山歌,而會唱山歌的不會彈四弦。父親最有名的‘絕技’是一邊彈四弦,一邊跳樂、唱山歌,并且還能彈很多調子,如《大娛樂》《攏總調》《正弦調》等。他彈唱的曲子在我們當地也叫‘白話’。他還擅長書法,過去村里遇到紅白喜事,都會請他寫對聯。他用筆記本記錄過幾本《山歌集》,其中有一首他自己寫的《十唱密羅》。”
施明洪從包里掏出父親的三本筆記本,分別是《敬酒歌》《山歌集》《自編自演的花燈戲》。在《山歌集》里,記者讀到這么一首山歌——
有錢難買開口笑,
勝過靈丹和妙藥。
要吃要穿要干活,
要歡要樂要唱歌。
好吃懶做人人笑,
不唱不跳心不樂。
相關閱讀:
- 玉溪市民政局關于2024年度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情況的公告 2025-07-30
- 玉溪市教育體育局關于2024年玉溪市體育彩票公益金籌集使用情況的公告 2025-07-30
- 關于印發2025年上半年林業有害生物發生情況及下半年趨勢預測的通知 2025-07-30
- 玉溪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玉溪市人民政府2025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的通知 2025-07-30
- 玉溪滇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展演中心新創現代滇劇《風云滇緬路》編劇服務采購項目采購公告(二次) 2025-07-30
- 紅塔區47名退役士兵順利完成安置選崗 2025-07-30
- 社區夏令營構建“家門口的成長課堂” 2025-07-30
- 血染沙場的抗日英雄——彝家英烈施王政 2025-07-30
- 青石雕獅魂匠心守文脈——通海滇南石獅雕刻工藝的傳承與創新 2025-07-30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