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593190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3-26 |
宋鵬一家與俏佐阿梅合唱團:文明之家共唱團結“合”奏曲
文明之家共唱團結“合”奏曲
——記江川區文明家庭宋鵬一家與俏佐阿梅合唱團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陳蘇欣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在江川區九溪鎮矣文村扯納苴小組的公房內,常常傳來空靈悅耳的漢彝雙語歌聲。這里是俏佐阿梅合唱團的排練現場,而幕后的故事,與“玉溪市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家庭”“江川區文明家庭”宋鵬一家緊密相連。
“俏佐是彝語‘扯納苴’的發音,阿梅則是‘阿妹’的諧音,俏佐阿梅的意思就是扯納苴的女子?!焙铣獔F發起人宋鵬介紹,他曾經是江川區九溪鎮中學的一名音樂教師,在講臺上辛勤耕耘了十余年,如今在江川區文化館工作,是一位彝鄉文化的守護者。2000年,宋鵬初到江川區九溪鎮中學任教時,便被當地的彝族山歌所吸引。2018年,他提出組建農民合唱團的想法,與扯納苴小組愛唱歌的彝族婦女一拍即合。
支撐這份文化情懷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家庭。宋鵬的妻子普學芬是江川區九溪鎮中心小學教師,作為漢彝通婚家庭,夫妻倆結婚20年來始終和諧恩愛。普學芬在干好工作的同時照料著一家老小,為丈夫的音樂事業提供強力支撐?!拔也欢驮?,漢彝雙語歌曲的創作,由我妻子負責彝語部分的翻譯。”宋鵬說。
每到合唱排練日的晚上,扯納苴小組的公房就會亮起燈。合唱團成員結束農活后,便匆匆趕來排練。她們中大多只有小學、初中學歷,不識樂譜,卻能用彝語山歌讓《我愛你中國》在三聲部的和聲中流淌,用原創歌曲《走江川》贊美家鄉的風土人情。
“以前農閑時打麻將,現在搶著來唱歌?!辈簧賸D女在加入合唱團后,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宋鵬的系統訓練下,這些原本只會“對著山頭喊調子”的農婦,學會了分聲部配合、普通話發音,更在130余場演出中淬煉出了自信。從玉溪聶耳大劇院到重慶“江山春潮”音樂會,從北京星光影視城到紅塔集團專題片錄制,她們的歌聲跨越山河,將彝族敬酒歌帶到更廣闊的舞臺。
宋鵬經常帶領合唱團深入村寨,向古稀老人請教即將失傳的彝族古調,將漢詞彝曲創新融合。他與彝族學生龍輝共同創作的原創歌曲《比朵咧》的靈感就來源于火把節。“‘比朵咧’是彝語‘跳起來’的意思,這首曲子節奏歡快,雙語歌詞再現了彝族火把節的熱鬧場景?!彼矽i說。
這支涵蓋了20至50歲婦女的隊伍,正在用行動展現著她們對歌唱的熱愛:農忙時,歌聲是她們的“精神糧食”;排練時,公房是她們的“心靈港灣”。多年來,她們一點點從原本的木訥自卑變得大方自信,穿著彝裝登上省級舞臺,用帶著泥土芬芳的和聲贏得掌聲,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滇中大地綻放。
在宋鵬的手機相冊里,“玉溪市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家庭”的獎牌與合唱團的演出照片相映生輝。兩個兒子耳濡目染,從小熟稔彝語山歌。妻子普學芬打點好家里的一切,讓深夜排練歸來的宋鵬不再有后顧之憂。這個漢彝結合的家庭,用理解和支持筑起文化傳承的堡壘,更以“最美家庭”的姿態,詮釋著新時代文明家庭的內涵。
相關閱讀:
- 青石雕獅魂匠心守文脈——通海滇南石獅雕刻工藝的傳承與創新 2025-07-30
- “中國經濟圓桌會”共話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2025-07-29
- 峨山彝族自治縣醫療與健康服務集團中藥飲片采購項目更正公告 2025-07-28
- 玉溪聶耳小學與上海二師附小開展交流活動 2025-07-28
- 三百年古村落的守護與新生——探訪中國傳統村落華寧縣來??荡?/a> 2025-07-28
- 通海推廣鮮食蠶豆種植助力湖泊治理與農戶增收 2025-07-25
- 中國合唱協會理事長與玉溪童聲合唱團共話傳承 2025-07-24
- “家長夜?!毙聲r代文明實踐活動開展 2025-07-24
- 玉溪聶耳教師合唱團榮獲全國合唱展演一等獎 2025-07-23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