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596107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4-14 |
仁里書院:通海鄉村文化的一張名片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饒平 文/圖

始建于清乾隆年間的朱氏宗祠。

花燈歌舞《和美龔楊》。

禮樂巾幗讀書社活動現場。

玉溪廉潔文化“故事會”之“廉韻秀山走進龔楊”活動在仁里書院成功舉辦。
2020年,通海縣四街鎮龔楊村委會在朱氏宗祠創立了仁里書院。書院實行統一管理、統一運行,目前存有各類圖書6000多冊、各種期刊幾千冊,總藏書量達上萬冊,并收藏了很多有價值的書畫作品。書院迄今已舉辦30余場、共6000余人參加的文化活動,受到當地群眾的歡迎。如今,仁里書院已成為四街鎮繼者灣村之后的又一個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成為通海縣的一張鄉村文化名片。
朱氏先祖及朱氏宗祠
龔楊村的朱姓祖籍為江西省撫州府臨川縣九十九都,即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東館鎮下張村委會山東朱家村。據《東館鎮志》《朱氏宗譜》及通海龔家嘴朱氏碑刻資料記載,明朝嘉靖年間,朱氏先祖朱忠道與朱聰五、朱文龍兄弟3人隨軍征滇南,寄居通海,后移居河西縣東鄉小街(今四街)朱家田壩。朱忠道一支族人后來聚居龔家嘴、七街、者灣、六街等村子,部分族人因工作、經商和其他原因,外遷紅塔區、易門縣等地,迄今已傳至第18代,人口近千人。
龔楊村朱氏宗祠位于龔楊村委會龔家嘴,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占地900多平方米,為四合五天井土木結構樣式,是云南滇中典型的“一顆印”式建筑。清嘉慶年間重建正殿三間、兩廂各兩間、大門一座。后經過清代中后期和民國時期擴建,基本形成現有規模。宗祠占地1070平方米,由前殿、大殿、廂房和天井組成。據朱氏族人回憶,原大門匾額“朱氏先祠”四字為晚清寧州歷史文化名人朱家寶所書。
20世紀90年代,朱氏族人對宗祠進行了修繕。現存的《朱氏置田立派碑記》,為清代咸豐七年“明經進士”四街村人常翕運撰書,歷經160多年仍保存完好。宗祠門樓建有斗拱飛檐,藝術精巧,大殿燈籠石柱墩雕刻細膩,圖案精美,對研究宗祠文化具有一定的歷史和藝術價值。2018年和2022年,朱氏宗祠分別被列為縣、市文物保護單位。2024年初,朱氏族人自籌資金2萬余元,對朱氏宗祠大殿門柱重新進行彩繪,面貌煥然一新。
仁里書院的誕生
2017年,龔楊村圖書室在朱氏宗祠設立。在外工作的朱氏族人朱士同提出籌辦仁里書院的設想,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之后,龔楊村委會決定自籌資金創辦非營利性公益機構仁里書院,選址在龔楊村朱氏宗祠,以促進書院與宗祠同建設同發展,使書院有個更好的環境。“仁里”是龔楊村委會所在地龔家嘴以前的村名,其含義既體現了龔楊村的歷史淵源,又弘揚了中華民族“仁者愛人”等傳統文化。書院主要從事推廣普及國學文化和科學文化,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千家萬戶,助推龔楊村精神文明建設,努力創建“里仁為美”的孝德文化教育基地。
朱士龍、朱學成、朱士同、龔漢明、朱莉英等有識之士多方尋求幫助,使書院藏書增加了數千冊。四壁上懸掛歷代勸學名言書畫,增添了濃濃的文化氛圍。同時,書院開設了講堂,里面裝配了燈飾、投影儀,堂內煥然一新。
2020年,經過4年努力,仁里書院揭牌儀式在朱氏宗祠舉行。創辦者為書院擬定了宗旨:志于道,書院是啟迪智慧的共同體;據于德,書院是修身聚德的大本營;依于仁,書院是里仁為美的教化場;學于技,書院是科學技術的講習所;游于藝,書院是才情展示的藝之苑。書院的成立,有利于傳承和發揚龔楊村“仁里可風”的優良傳統文化,營造“愛讀書、讀好書”的良好鄉風,提升廣大村民的文化素養,擴大龔楊村的影響力,開拓美麗鄉村建設新局面。
書院實行統一管理、統一運行,目前總藏書量達上萬冊,并收藏了很多有價值的書畫作品。另外,書院選擇一批有價值的碑刻拓片,藏于圖書室,供讀者查閱資料、分析研究。
作為仁里書院創辦人之一的朱士同對記者說:“買書藏書是我一生的愛好,在家鄉建一個書院是我多年的夢想,一方面是繼承傳統,另一方面是不忘家鄉,推進鄉村文化事業發展。我相信,仁里書院一定能深植于家鄉厚土,不斷發展壯大,開花結果。”
開展各類文化活動30余場
仁里書院自成立以來,共開展6000多人參加的各類文化活動30余場,受到當地群眾的歡迎和好評。
在2020年仁里書院成立當天,通海三中原副校長朱士龍被推選為書院院長。在書院講堂,他以自身經歷講述龔楊村的歷史和變化,深深打動了在場聆聽的每一位賓客。
2024年,龔楊村“兩委”、龔楊小學、仁里書院共同組織開展了“書香潤仁里 閱讀伴成長”“六一”讀書活動。為開展好這次活動,仁里書院從有限的經費中撥出3000余元,從玉溪新華書店購買少兒圖書95冊,送給孩子們一份特別的“六一”兒童節禮物。
今年開春,四街鎮婦聯聯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以“書香巾幗 閱讀閱美”為主題,在仁里書院開展豐富多元、亮點紛呈的禮樂巾幗讀書社活動,讀書分享,碰撞思想火花。四街鎮婦聯執委劉艷、鄭玉粉、李婷,結合自身閱讀經歷,分享了讀書心得。她們或從書中感悟人生哲理,或分享書籍帶來的啟發,言語間滿是對書籍的熱愛。活動還邀請了四街鎮婦女創業代表李梅。李梅結合自身豐富的創業經歷,毫無保留地分享了創業過程中的寶貴經驗、遇到的艱難險阻及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并對未來女性創業前景發表了獨到見解。
前不久,玉溪廉潔文化“故事會”之“廉韻秀山走進龔楊”活動在仁里書院成功舉辦。活動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廉潔文化融入百姓生活中,讓大家在欣賞文藝表演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廉潔教育,增強廉潔意識。活動中,龔楊村本土鄉賢、仁里書院院長朱士龍以自己的手繪作品為主線,分享了發生在自己身上平凡而又溫暖的廉潔故事。隨后,擊鼓表演、歌舞《和美龔楊》輪番上演,花燈小戲《知心人》則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知心人》講述了一名村委會主任面對權力與親情的抉擇時,堅守廉潔底線,維護公平正義,從而與妻子矛盾不斷,后經紀委干部現場說“廉”,夫妻達成共識。精彩的表演,引發了觀眾的強烈共鳴和深刻思考。四街鎮黨委宣傳委員王軍維說:“通過花燈小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廉潔文化,并把廉潔文化融入生活中,時刻做到自覺、自省。”
相關閱讀:
- 玉溪市民政局關于2024年度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情況的公告 2025-07-30
- 玉溪市教育體育局關于2024年玉溪市體育彩票公益金籌集使用情況的公告 2025-07-30
- 玉溪市擬認定市級鄉村工匠和擬推薦省級鄉村工匠名師人選公示 2025-07-30
- 關于印發2025年上半年林業有害生物發生情況及下半年趨勢預測的通知 2025-07-30
- 玉溪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玉溪市人民政府2025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的通知 2025-07-30
- 寧海街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美麗鄉村 2025-07-30
- 寧海街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美麗鄉村 2025-07-30
- 社區夏令營構建“家門口的成長課堂” 2025-07-30
- 血染沙場的抗日英雄——彝家英烈施王政 2025-07-30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