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41566150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4-11-07 | 
如何接住哀牢山爆火的流量——探秘哀牢山(下)

生活在哀牢山中的西黑冠長臂猿。 (云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平管護局供圖)

哀牢山保護區是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的典范。 通訊員 刀雪鋒 攝

10月21日,體驗哀牢山精品徒步線路的徒步愛好者在領隊的帶領下開啟了一場體驗之旅。圖為徒步前的合影。 通訊員 魏金文 攝

為保護好哀牢山獨特的生態系統和其中的珍稀動植物,護林員每天都要巡山護林。 特約通訊員 鐘應生 攝

神秘的哀牢山有“生物基因庫”和“中國天然氧吧”的美譽。通訊員 刀雪鋒 攝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江 鄧星瑞
10月21日,體驗哀牢山精品徒步線路的徒步愛好者在領隊的帶領下開啟了一場體驗之旅。徒步隊伍從金山原始森林出發,途經景區內的花山、十里河、茶馬古道等景點,全長近10公里。這條徒步線路讓游客不僅可以穿越原真性較好的哀牢山自然區域,還能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暢快感受哀牢山的神奇和魅力,實實在在增強旅行體驗感。
曾幾何時,哀牢山在人們的印象中是神秘且危險的存在,仿佛是大自然設下的一個神秘“禁區”。而如今的哀牢山卻搖身一變,成為徒步愛好者趨之若鶩的熱門打卡地。哀牢山,這片曾經神秘的土地,在突然爆火后,如何接住這波流量?如今正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讓哀牢山這顆“綠寶石”更加璀璨奪目,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破題方向。
堅持生態保護優先
哀牢山,這條橫亙于云南省中部的綠色脊梁,全長500余公里,宛如一條生態巨龍,穿越楚雄州、玉溪市、普洱市等地,橫跨熱帶和亞熱帶,是云貴高原和橫斷山脈的分界線,也是云江和阿墨江的分水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不僅賦予了哀牢山“生物基因庫”和“中國天然氧吧”的美譽,更使其成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寶貴財富。
在新平縣境內,哀牢山被細分為兩大保護區:云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平段與新平哀牢山縣級自然保護區。前者占地面積14292.98公頃,后者則為10199.58公頃,兩者緊密相連,共同守護著這片寶貴的自然遺產。這些保護區不僅是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的典范,更是西黑冠長臂猿、伯樂樹等珍稀瀕危物種的家園,構成了中國西南地區不可或缺的野生生物物種資源庫。新平縣內的金山丫口,還是國際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通過鳥類監測與環志研究,為鳥類保護提供了科學依據。
“無論是國家級還是縣級保護區,我們的首要任務都是保護這片獨特的生態系統及其中的珍稀動植物。”新平縣縣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局長孟青強調,哀牢山保護區的設立,旨在維護生物多樣性的完整性,確保珍稀物種得以繁衍,同時也為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提供寶貴的自然實驗室。
保護區內部被科學劃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三大功能區。核心區,作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幾乎不受人為干擾,僅允許必要的科研監測活動。緩沖區則作為核心區的屏障,有效減輕外界對核心區的潛在威脅。而實驗區,在確保生態保護優先的前提下,適度開放,為科普教育、生態旅游等活動提供了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新平縣在哀牢山生態旅游開發上,始終堅持“保護優先,合理開發”的原則。孟青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實驗區的科學規劃,讓公眾在了解哀牢山生態保護重要性的同時,能親身體驗到大自然的壯麗與神秘。”新平縣作為哀牢山生態旅游的先行者,不僅依法依規開展旅游活動,更致力于將哀牢山打造成生態旅游的典范,向世界展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
合理開發生態旅游
新平縣對哀牢山的生態保護工作,不僅是對這片自然遺產的尊重與呵護,更是對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的貢獻。在保護與發展的天平上,新平縣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平衡點,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近年來,哀牢山的旅游開發步伐逐漸加快,尤其是2024年國慶假期,哀牢山更是爆火出圈,成為眾多游客心中首選的目的地。據統計,國慶假期,新平縣哀牢山開放景區接待游客超過6萬人,增幅超過11%。這一數據無疑證明了哀牢山作為旅游資源的巨大潛力。
為充分發揮哀牢山的旅游價值,新平縣委、縣政府和相關機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我們對哀牢山的旅游資源進行了全面梳理和評估,明確了旅游開發的重點和方向。在此基礎上,制定了一系列旅游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包括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提升旅游服務質量、豐富旅游產品業態等。”新平縣委書記程坤介紹說。
為應對“爆火”后可能出現的客流,哀牢山景區開始進一步完善現有景區景點的基礎設施。對縣內的景區、賓館、接待單位人員進行培訓,提升其服務質量和服務意識。“我們非常歡迎游客來哀牢山已開發的景區游玩,當然這期間也要做好對大眾的科普工作。比如如何認識野外、認識一座山,神秘只是哀牢山的一個側面。”新平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蔣成永介紹。此外,新平縣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景區道路、停車場、游客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石門峽景區門票價格由30元/人降為20元/人,茶馬古道、金山原始森林等景區則免門票,停車場也不再收取停車費。這些優惠措施不僅吸引了更多游客前來游玩,也增強了游客的游玩體驗。
同時,為了豐富旅游產品業態,新平縣委、縣政府還積極推動生態旅游、科考旅游、戶外運動等小眾生態旅游項目。“這些項目不僅滿足了游客多樣化的旅游需求,也促進了哀牢山旅游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利用,這些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哀牢山的旅游吸引力。”蔣成永說。此外,新平縣委、縣政府還積極推動哀牢山與周邊地區旅游聯動發展。通過加強與周邊州(市)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打造旅游精品線路和產品,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
在旅游開發過程中,新平縣委、縣政府還非常注重生態保護和文化傳承。通過加大生態保護法律法規宣傳和執行力度,嚴格控制旅游開發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同時,積極挖掘和傳承當地的歷史文化及民俗風情,將其融入旅游產品中,提升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和附加值。
總體而言,哀牢山的旅游開發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合理開發旅游資源,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是新平縣委、縣政府和相關機構面臨的重要任務。未來,隨著旅游市場的不斷發展和游客需求的不斷變化,哀牢山的旅游開發也將迎來更多挑戰和機遇。
尋求保護與開發的平衡
哀牢山復雜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使其成為國內外游客和科研人員關注的焦點。哀牢山不僅擁有世界上同緯度面積最大、人為干擾最少、最完整的亞熱帶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還隱藏著被稱為“死亡森林”的未開放區域,這里被當地人視為“生命禁區”。歷史上,徐霞客曾在此迷路,地質工作者也指出哀牢山核心區不適宜人類活動,這些事實無不證明,哀牢山雖美,但并非人人皆可近觀,更不可擅入。
然而,隨著生態旅游的興起,哀牢山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生態景觀吸引了大量游客。國慶假期游客數量的增長,為新平縣主要景區的民宿、旅游從業者帶來了實打實的收益,也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和就業機會的增加。然而,旅游活動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如游客活動對植被和土壤的破壞、對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干擾以及垃圾污染等問題也成為哀牢山開發與保護之間繞不開的話題。
縱觀全球,旅游開發和生態保護始終是一場拔河戰,將生態保護推到極限,人類就根本不該進入;將旅游開發推到極限,保護就無從談起。哀牢山突然爆火的現象反映出當下社會對自然資源與生態遺產的關注。面對日益增長的旅游需求,生態保護與開發利用之間的平衡將成為未來旅游發展中不可回避的課題。保護生態,既是對大自然的敬畏,也是為后代負責,一刀切地“堵”抑或是敞開大門“迎客”終將不是哀牢山旅游發展的長遠之計。
10月15日,國內旅游、新媒體等領域的23位學者、專家、業者在昆明發布《哀牢山生態旅游共識與倡議》(以下簡稱《倡議》)。《倡議》提出,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政、產、學、研、媒全力參與,云南5州(市)16縣(區)共同努力,積極推進哀牢山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推動哀牢山生態旅游品牌打造,實現生態文明旅游實踐共建共享。《倡議》的提出,為哀牢山保護與發展給出了參考答案。
旅游開發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哀牢山的生態保護工作一直備受重視,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也在不斷探索資源保護和利用的新模式。《倡議》明確提出“保護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則,強調要統籌好“大哀牢山”(山脈)和“小哀牢山”(保護區)的關系,兼顧好大眾生態旅游和小眾生態旅游的不同需求。
為實現這一目標,各級政府和各部門需要成為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的“保障者”,探索資源保護和利用的新模式,釋放生態旅游發展新動能。同時,專家學者要做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的“賦能者”,將研究成果和創新技術轉化為推進生態旅游的重要力量。市場主體則應成為文明開展生態旅游活動的“行動者”,帶頭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倡導生態旅游行為。游客則需要成為理性參與生態旅游消費的“實踐者”,踐行綠色、低碳、無痕的生態旅游方式。
哀牢山生態旅游是一種可持續的旅游方式,強調在旅游過程中保護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產,鼓勵游客參與生態旅游活動,如徒步、觀鳥、攝影等,讓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時,了解生態保護的重要性。鼓勵當地社區參與旅游開發和生態保護工作,通過提供就業機會、發展特色產業等方式,讓當地居民從旅游發展中受益。同時,應加強對社區居民的環保教育和培訓,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和參與度。通過加強環保教育和宣傳,增強游客的環保意識。在景區內設置環保提示牌,開展環保講座和宣傳活動,引導游客文明旅游,不亂扔垃圾,不破壞植被和野生動物棲息地。
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和公眾環保意識的增強,哀牢山旅游開發與生態保護的平衡之道將越來越清晰。未來,哀牢山應繼續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加強生態保護措施,推廣生態旅游,增強游客環保意識,實現旅游開發與生態保護的良性循環。同時,應加強與國內外相關機構的合作與交流,借鑒先進經驗和技術,推動哀牢山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總之,哀牢山旅游開發與生態保護的平衡之道需要政府、企業、社區和游客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只有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才能實現哀牢山旅游業的長期繁榮和生態環境的永續保護。
短 評
哀牢山旅游開發與生態保護的平衡之道
□ 張菲菲
哀牢山,這片綿延500余公里、總面積近1萬平方千米的廣袤山脈,以其獨特的生物多樣性、科研價值、保護價值和康養價值,成為生態旅游的新熱點。然而,隨著游客數量的激增,如何在旅游開發與生態保護之間找到平衡,成為擺在管理者、游客和社區群眾面前的一道難題。
哀牢山生態旅游開發,無疑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別是今年國慶假期,哀牢山開放景區接待游客超過6萬人,增幅超過11%,充分展示了其作為旅游目的地的巨大潛力。然而,旅游開發的熱潮也帶來了諸多挑戰。如何保護這片珍貴的自然遺產,防止過度開發帶來的生態破壞,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哀牢山生態旅游共識與倡議》中,提出了“保護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則,這無疑為哀牢山的旅游開發指明了方向。《倡議》要求統籌好“大哀牢山”(山脈)和“小哀牢山”(保護區)的關系,兼顧好大眾生態旅游和小眾生態旅游的不同需求。這意味著,在開發旅游項目時,既要考慮到大眾游客的生態觀光、康養旅居、休閑度假需求,也要兼顧科考旅游、生態教育、戶外運動等小眾生態旅游項目,以滿足不同游客群體的需求。
同時,哀牢山的生態旅游開發還需要樹立大資源、大景區、大產業理念。以保護區為核心吸引,依法依規利用保護區實驗區發展生態旅游,同時充分利用保護區范圍以外的山地、森林、河流、鄉村、城鎮、農業、民俗等資源,打造多樣化的旅游產品。這種資源整合和部門融合的方式,有助于豐富優質產品供給,增強哀牢山生態旅游的發展韌性。
然而,哀牢山地形復雜、氣候多變,存在著諸多不可預知的危險。因此,在推進旅游開發的同時,必須加強安全管理,確保游客的生命安全,游客也應保持敬畏之心,遵守相關規定,不涉足未經開發或高風險區域。
此外,哀牢山的生態保護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探索資源保護和利用新模式,釋放生態旅游發展新動能。專家學者應把研究成果、創新技術轉化為推進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市場主體應帶頭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倡導生態旅游行為。社區群眾應守護好每一處美景,參與好生態旅游發展。媒體從業者應積極傳播生態文明,引導生態旅游合理消費。
總之,哀牢山的旅游開發與生態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專家學者、市場主體、游客和社區群眾的共同努力。只有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才能實現哀牢山生態旅游的高質量發展,讓這片美麗的山脈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
相關閱讀:
- 玉溪市民政局關于2024年度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情況的公告 2025-07-30
- 玉溪市教育體育局關于2024年玉溪市體育彩票公益金籌集使用情況的公告 2025-07-30
- 關于印發2025年上半年林業有害生物發生情況及下半年趨勢預測的通知 2025-07-30
- 玉溪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玉溪市人民政府2025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的通知 2025-07-30
- 社區夏令營構建“家門口的成長課堂” 2025-07-30
- 血染沙場的抗日英雄——彝家英烈施王政 2025-07-30
- 青石雕獅魂匠心守文脈——通海滇南石獅雕刻工藝的傳承與創新 2025-07-30
- 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研和校區二食堂、五食堂及峨山校區五谷堂食堂對外承包經營招標項目(一標段至三標段)中標結果公告 2025-07-29
- 云南省202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省級綜合試點培訓在峨山舉行 2025-07-29
- 中超公益看臺點亮山里娃的足球夢 2025-07-29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