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625206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9-25 |
元江:農業提質 旅游煥新 生態永續的熱區答卷
農業提質 旅游煥新 生態永續的熱區答卷
——元江干熱河谷保護性開發紀實

暖意融融的元江深受房車游客青睞。

果農打包晚熟芒果。

普亞云在為澳洲紅龍釋迦果修枝。

“蝴蝶世界”項目施工現場。
核心閱讀:近年來,元江縣錨定“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協同”的目標,積極打造全省干熱河谷保護性開發示范樣板。農業上,憑借獨特氣候實現水果、水稻錯峰種植,建成1844個現代農業基地,引育龍頭企業推動農產品加工增值;文旅方面,打造“冬日戀曲·元江等你”旅居IP,推出多元旅游產品,2024年接待游客486.22萬人次,實現旅游總花費53.55億元;生態上,通過土地整治、節水改革、種質資源保護、生態修復,實現資源可持續增值。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高乾恒 文/圖
元江縣有著常年無冬、終年無霜的干熱河谷氣候。近年來,該縣錨定“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協同推進”的目標,在農業產業升級、旅游業態創新、資源保護性開發等領域深耕細作,讓12.98萬公頃干熱河谷土地既葆有生態底色,又釋放經濟活力,交出一份“熱區特色”發展答卷,成為云南省首批干熱河谷保護性開發試點縣。
從錯峰種植到全鏈增值
熱區特產闖出增收路
九月,元江紅河谷兩岸暖意融融。甘莊街道的芒果園里,凱特、白鷹嘴、桂七、吉露等晚熟品種芒果掛滿枝頭,果農穿梭林間采摘,裝滿芒果的筐子整齊碼放,等待收購商裝車,這是甘莊街道1.5萬畝晚熟芒果錯峰上市的豐收圖景。
“現在采摘的凱特芒果都是提前預訂的,除了賣給收購商外,還供應到收費站售賣點。9月市面上芒果少,我們的芒果能賣上好價錢。”果農白萬友的話,道出了晚熟芒果的核心優勢:依托干熱河谷獨特氣候,將采收期延長至9月,精準填補市場空窗期,既規避了集中上市的價格風險,又讓“元江芒果”的品牌熱度從夏季延續至中秋。
在元江縣農潤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釋迦果種植基地,總經理普亞云手持園藝工具,為實驗栽種的澳洲紅龍、泰國大目等釋迦果新品種精心修枝、精準施肥。“元江獨特的干熱河谷氣候,非常適宜釋迦果生長,元江也是國內釋迦果種植的核心優勢區。”普亞云指著連片的果園介紹,海拔1200米以下的區域全年無霜凍,能為釋迦果提供穩定、適宜的生長環境,不僅使果實外形飽滿周正,還能延長貨期。“我們的釋迦果因甜度高、品相好,以及耐儲存的特性,在外地市場很受歡迎,是收購商和消費者青睞的高檔水果。”
甘莊街道晚熟芒果的“錯峰底氣”、農潤公司釋迦果生長的“天然溫床”,是元江縣干熱河谷農業發展的縮影。作為全國少有的干熱河谷氣候區,元江縣年平均氣溫24.1℃、日照超2300小時,常年無冬、終年無霜,這種“天然溫室”條件,不僅支撐起早晚熟水果的差異化種植,更成為全縣農業突破“季節限制”“同質化競爭”的核心密碼,推動干熱河谷農業形成“規模化布局、差異化競爭、全鏈條增收”的發展格局。
在元江,“錯峰”不是個例,而是貫穿農業種植的核心思路,這背后是對干熱河谷光熱資源的精準利用。元江縣水果種植面積達47萬畝,總產量突破60萬噸,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第二。其中,早熟芒果5至7月上市,填補海南、廣西芒果退市后的市場空檔;而甘莊種植的晚熟品種,則在8至9月接過“接力棒”,與四川攀枝花、云南華坪的芒果形成時間差,讓“元江芒果”全年有市、四季有鮮。不僅如此,元江還依托氣候優勢,讓水稻種植也實現“錯峰”,甘莊街道的1.2萬畝水稻每年4月播種、8月收割,較省內其他地區提前約1個月,為后續輪作作物騰出了時間。
“元江縣以現代農業基地為核心抓手,累計建成水果、花卉、糧煙蔗等基地1844個,總面積達14.4萬畝。建成‘三南片區’高標準糖料甘蔗示范基地、玉溪市首個220畝滇重樓GAP示范基地等特色項目,推動形成標準化、規模化、綠色化的農業生產體系。”元江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潘剛介紹,“元江芒果、元江甜橙、元江火龍果”等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讓“元江水果”成為品質代名詞。
同時,元江縣還引育11家市級以上農業加工龍頭企業破解“賣原料”難題,乳業、速凍果蔬項目成效顯著。借助“政校企”合作建科研平臺、引種質資源,推行“631”“721”利益聯結機制,帶動2萬人次就業增收,真正實現產業與民生雙贏。
以暖冬旅居為核心
多元業態激發熱區文旅活力
“冬天在元江,既能泡溫泉、吃水果,又能住傣族民宿,比在北方舒服多了。”來自黑龍江的“候鳥老人”王瓊芬已經連續兩年選擇在元江過冬。依托干熱河谷氣候的暖冬優勢,元江縣深度融入“旅居云南”品牌建設,打造“冬日戀曲·元江等你”旅居IP,構建“社區+溫泉+鄉村+醫養”四位一體文旅業態,推動旅游從“季節性爆發”向“全年可持續”轉型。
據元江縣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謝冬梅介紹,2024年,元江接待游客486.22萬人次,實現旅游總花費53.55億元,同比增長35%。高峰期在元江旅居人數達3.5萬人。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累計住宿登記40.2萬人次,接待旅居人員7萬人次。近三年,縣外人員在元江購房1411套,旅居產業成為拉動消費的新引擎。
為滿足不同群體需求,元江整合閑置資產,打造10個重點康養旅居點:四季錦府引入6家企業盤活581套房源,配套超市、健身房、食堂等設施,年接待旅居者超3000人次;紅河谷熱海推出“適老化客房+營養膳食+八段錦課程”套餐,年接待量從5000人次增至2萬人次,營業收入從1000萬元躍升至4000萬元;傣鄉巾幗康養院通過“公建民營”模式,提供專業醫療護理服務,填補醫養旅居空白。
元江縣梳理者嘎、那路等16個特色村落,盤活閑置農房200余間,精心打造“文化民宿(引居)、實惠民宿(留居)、景區民宿(游居)”三類產品,并推出了“少數民族村寨+菠蘿蜜莊園”精品旅游路線。同時,以“金芒果文化旅游節、茉莉花節”為名片,組織旅居者參與采摘體驗、民族歌舞展演等活動,推動“過境游”向“深度游”轉變。2024年,彩色膏林、者嘎村等鄉村旅游點接待量同比增長25%,帶動周邊農家樂、農副產品銷售增收超千萬元。
元江縣積極推進城市更新行動,打通了興元路南延線等9條“斷頭路”,建設了31個“口袋公園”,并植入歷史文化二維碼導覽。同時,開通了四季錦府至縣城公交專線,配套了快遞柜、外賣配送服務,并通過市場化方式打造“幸福菜地”,供旅居者體驗農耕樂趣。
在重點項目方面,“蝴蝶世界”項目規劃用地61.68公頃,分三期建設蝴蝶主場館、兒童娛樂區、江灘景觀等。目前,烈士陵園提升、兒童游樂廣場建設已完工,未來這里將成為“科普+文旅”新地標。干熱河谷種質資源保護示范園(元氣谷)項目規劃面積60.43公頃,目前,種子博覽體驗館、農耕文化培訓樓等主體建筑已完工。
守好生態底線
讓資源可持續增值
干熱河谷曾因水土流失、石漠化問題制約發展,元江縣以“全域統籌、系統治理”為理念,在土地、水資源、種質資源、生態修復四大領域探索“保護中開發、開發促保護”的路徑,讓每寸土地都兼具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
土地集約利用釋放潛力。作為全省首批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縣,元江縣編制《澧江街道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方案》,謀劃15個農用地整治、生態修復項目,計劃投資3.41億元;排查耕地后備資源18.68萬畝,完成27個土地整治項目,入庫耕地指標4253畝、水田指標2850畝、糧食產能405.08萬公斤。在高標準農田建設方面,已建成17.6萬畝,占全縣耕地的51%,2025年全力推進8100畝提質改造項目建設。遵循“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原則,引導適度規模種植,全縣累計流轉農村土地約10萬畝,實現土地增效、農民增收。
水資源改革實現節水增收雙贏。針對干熱河谷蒸發量大、水資源緊的特點,元江建立“縣屬水管單位+縣屬國企+村現代農業服務公司+用水戶”四級農業水價管理模式,投資1.8億元實施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2.5億元建設全域農業智慧水網,覆蓋灌溉面積18.8萬畝。改革后,年節約用水1000萬立方米以上,灌區水費收入從500萬元提升至1500萬元,村集體每年增收服務費120萬元,水果畝均增產10%,農戶畝均增收1000元,真正破解“節水難、管水難、增收難”問題。
種質資源守護筑牢“熱區基因庫”。元江縣已完成全域種質資源普查,建立了涵蓋100余種野生動物、163種一般農作物、228種經濟作物、224種花卉、170余種藥材及2000余種野生植物的“資源庫”臺賬。編制《云南元江干熱河谷中國種業南繁拓展區發展規劃(2025—2035年)》,圍繞“一核兩園三區多基地”發展結構,著力打造“國家種業南繁拓展區”。目前,已引進特色作物種質資源286份,建成國家級干熱區作物種質資源庫圃6個,收集種質資源314種1383份;投資1136萬元的乳油木椰棗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項目批復實施,為熱區產業提供基因保障。
生態修復擦亮綠色底色。元江縣堅持“源頭保護+過程修復”理念,完成了中央財政森林修復(撫育)1萬畝,治理水土流失145.43平方公里,修復礦山生態134.28公頃。創新“石漠化治理+產業”模式,在1萬畝石漠化土地上種植釋迦果,既修復生態,又讓農戶每畝增收8000元,實現生態美與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當下的元江,正朝著打造全省干熱河谷保護性開發示范樣板的目標大步邁進。下一步,元江將加速推進現代水產種業產業園項目合作協議,以“一條魚”的水產種業優勢,扎根云南元江,輻射西南地區,布局東南亞市場。積極對接農夫山泉、千山千悅文旅集團等龍頭企業,全力推動產業延鏈補鏈。同時,持續完善“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讓更多群眾共享產業增值紅利。
在元江這片熾熱的土地上,干熱河谷保護性開發的“元江樣板”正快速成型,一幅生態永續、產業興旺、百姓幸福的壯美畫卷,正沿著紅河谷徐徐鋪展。
相關閱讀: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