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17663310 | 文     號 |   |
| 來   源 | 中國反傳銷網 | 公開日期 | 2017-11-10 |
什么是傳銷及傳銷的危害性
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目前,傳銷組織發展的"下線"主要有5種人:同學、同事、朋友、同鄉、鄰居,美其名曰"肥水不流外人田"。從中不難發現,其實,大中專學生早就被非法傳銷組織者列為"發展目標"了。據分析,將黑手伸向大中專畢業生和即將畢業的學生,這是當前傳銷活動出現的新動向。在每年春季的求職高峰期,非法傳銷組織活動猖獗,他們針對即將走出校園的大中專學生求職心切的心理,精心設計陷阱,把他們作為發展對象。
由于多種社會原因,傳銷活動在一些地方仍頑固存在,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嚴重影響了當前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一是局部地區出現群體性事件,嚴重影響社會穩定。二是傳銷引起的暴力事件不斷發生,引發了大量社會治安案件。由于參與傳銷活動的人員來自全國各地,成分復雜,盜竊、搶劫、非法拘禁甚至殺人案件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群眾的正常生活秩序和生命財產安全。三是傳銷組織與執法部門的對抗日益加劇。由于傳銷組織嚴密,具有很強的"凝聚力",組織者經常教唆參與者阻撓、對抗執法部門,暴力抗法現象普遍,氣焰囂張。四是傳銷違法犯罪"經濟邪教"的本質日益凸現,威脅國家經濟安全和政治穩定。傳銷組織者為最終達到斂財目的,對傳銷人員反復洗腦,宣揚嚴重背離社會道德和法律的歪理邪說,進行精神控制。五是大規模傳銷參與人群成為當前各種深層次社會矛盾的載體,存在巨大的不安定因素。
傳銷的危害突出表現在:
第一、在經濟學層面上,傳銷以欺騙為直接手段,出售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資源。參與者一旦發現自己被騙,解脫的方式就是發展下線,欺騙別人,于是一個龐大的騙子網絡便建立起來。假如傳銷無限制發展下去,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資源將無限流失,最終會動搖市場經濟賴以發展的基礎。
第二、在社會學意義上,瓦解社會基本單元--家庭,動搖社會穩定的基礎。傳銷活動參與者多有相同的經歷,就是被親戚朋友以介紹工作為名,騙到外省市。參與人員中,多是弱勢群體。最后結果,往往導致許多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有的因"洗腦"過分投入,精神接近崩潰邊緣。
第三、在心理學意義上,突破了道德和法制約束,危害人的思想信念基礎。傳銷的"洗腦",讓人不以欺騙為辱,反以此為榮。傳銷培訓出了不受道德約束的成員,缺乏正常人做不道德事情時的內疚感,變得極端自私、唯利是圖。這樣的社會成員如果達到一定規模,社會控制體系將面臨崩潰的危險。
總之,傳銷和變相傳銷不僅違反了國務院禁止傳銷的規定,還違反了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容易引發治安違法行為和刑事犯罪行為,對社會倫理道德造成沖擊,其危害要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
相關閱讀:
- 傳銷又有新騙局! “民間互助理財”并非理財實則陷阱 2018-04-26
- 透視網絡商城購物返現背后陷阱 代理拉人頭似傳銷 2018-04-26
- 小伙掉傳銷陷阱 民警支招營救 2018-04-17
- “打虛擬貨幣的幌子”是金融傳銷特點之一 2018-03-30
- 傳銷、直銷、保險的區別和相似點是什么? 2018-03-21
- 我市4個傳銷窩點被搗毀 2018-03-06
- 4個傳銷窩點被搗毀 2018-02-07
- 傳銷由“銷”到騙,涉及犯罪必須嚴懲 2018-01-24
- 組織,領導傳銷罪和非法經營罪的區別 2018-01-24
- 2017云南傳銷出現新手法 2017-11-14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