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41544483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4-07-24 |
小甸中村以工代賑建設美麗鄉村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劉黎
拆除危(閑)房屋、平整土地、硬化道路……7月,峨山縣甸中鎮小甸中村小甸中小組一派繁忙景象。沒有專業的施工隊,投入施工的都是當地村民,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建設自己的家鄉,有使不完的勁。”正是有了這股干勁,美麗鄉村畫卷正在小甸中村徐徐展開。
近年來,甸中鎮結合實際情況,持續做好“安心拆除”“廁所革命”及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全鎮農村環境質量有所改善,鄉村面貌明顯改觀。但由于前期村莊建設工作中存在重改造、輕配套,重建設、輕維護的問題,小甸中村村內污水直排、部分道路破損、建筑砂石料隨意堆放等現象突出,滯后的基礎設施建設已成為制約村莊發展的痛點。
如何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居民人居環境?甸中鎮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整合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和民族村寨旅游提升項目資金130萬元,采取以工代賑村民自建方式推進小甸中村排水溝開挖、危(閑)房屋拆除、場地平整、村內道路硬化、污水處理設施修建等基礎設施建設。
“我們按照以工代賑項目‘能用人工盡量不用機械,能用當地群眾的盡量不用專業隊伍’要求發動群眾投工投勞、共建共享。建設自己的家鄉,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小甸中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李紅仙說。
5月29日,項目正式啟動,在1個多月的緊張施工后,小村莊處處煥發著勃勃生機。記者在小甸中村看到,村里的危(閑)房屋已經拆除完畢,村民們正對近2000平方米的地塊進行土地平整,平整后的土地將進行綠化,并種上油橄欖,在綠化美化村莊的同時,增加集體經濟收入。“我一個月領了3000多塊的工資,在村里就有活干,大家一起改變家鄉面貌。”參與施工的村民張丙禮說。
村里的“步行街”進行路面拓寬后被村民改了名字叫“人才路”。“原來道路亂搭亂建、亂堆亂放現象嚴重,車輛很難通過,大家就把這條路叫‘步行街’,現在道路兩側清理整治干凈了,還拓寬了路面,再叫‘步行街’就不合適了,大家想著這條路上的人家出了好幾個大學生,就改叫‘人才路’了。”李紅仙說。
“人才路”一側的一塊空地現在成了村里的臨時制作工坊,現場幾名村民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忙著手里的活。為了盡可能節約資金,排水溝蓋板和村里用于綠化的各類花盆都是在這里由村民自己制作完成。
1000多米的排水溝硬化和4個氧化塘建設已接近尾聲,幾名村民正在鋪設排污溝蓋板,據村民介紹,排水溝淤積太多,天熱的時候溝里就是黑臭水體,項目啟動后,排水溝清了淤泥,重新鋪了水泥加了蓋板,而且還有了處理污水的氧化塘,大家都堅信很快村里的環境狀況將會有極大改善。
遍地開花的項目建設將整體提升小甸中村村容村貌和人居環境,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發展條件。同時,以工代賑方式還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村民的務工收入和技能水平。“我們邀請村里懂技術的人帶著大家一起干,為本地農村勞動力,特別是易致貧返貧監測對象及其他低收入人口提供了就近就業機會,提升群眾勞動就業技能水平,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甸中鎮黨委副書記柏青涌介紹,目前累計50余人次投入項目建設,項目預計8月中旬完工。
相關閱讀:
- 玉溪市擬認定市級鄉村工匠和擬推薦省級鄉村工匠名師人選公示 2025-07-30
- 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校企共建烹飪實訓中心建設及運營服務成交結果公告 2025-07-30
- 寧海街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美麗鄉村 2025-07-30
- 寧海街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美麗鄉村 2025-07-30
- 玉溪師范學院(中央專項)湄公河次區域民族民間文化傳習館建設-數字化設備采購項目競爭性談判公告 2025-07-29
- 玉溪建設透明配電網營造可靠用電環境 2025-07-29
- 玉溪師范學院(中央專項)湄公河次區域民族民間文化傳習館建設-版畫設備采購(二次)競爭性談判公告 2025-07-28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