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603986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5-28 |
塔甸鎮探索基層善治與鄉村振興融合之路
□ 通訊員 普夢云
基層治理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保障。峨山縣塔甸鎮以黨建為引領,緊扣增進民生福祉目標,將促進群眾就近就業作為關鍵突破口,積極探索特色鮮明的基層善治與鄉村振興融合之路。
產業落地激活“家門口經濟”
塔甸鎮大西村曾面臨著勞動力大量外流的困境。然而,隨著大杉農林科技發展(云南)有限公司基地的建成,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杉農林科技發展(云南)有限公司憑借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的運營模式,為大西村的發展注入了活力。每到農忙時節,基地每日用工人數最多可達100人以上,尤其貼心設置的“夫妻崗”“家庭崗”,吸引了30對夫妻返鄉就業。
曾經,村里超過60%的家庭處于“一人外出務工、一人留守持家”的境地。長期的分居使得夫妻之間感情逐漸疏離,子女教育也因父母一方的缺席而留下遺憾。如今,夫妻雙方能夠在基地里共同從事食用菌分揀、包裝、田間管理等工作。在這里,每人每天能有100元的收入,一個月下來,家庭收入也能突破4000元,村民們實現了“掙錢顧家兩不誤”。
家庭和睦筑牢鄉村振興基石
“以前在外地打工,和媳婦一年見不上兩次面,打電話說不了幾句就吵架。”回憶往昔,原來在外務工的村民祝某不禁感慨地說,“現在好了,兩口子能一起上班,下班后還能輔導孩子做作業,這日子啊,越來越有奔頭!”
這種“不離鄉、不離土”的家門口就業模式,讓村民們重新找回了完整的生活模樣。家庭,作為社會治理的最小細胞,其和諧穩定至關重要。而大杉農林科技發展(云南)有限公司的“夫妻工”制度,促進了村民家庭和諧。過去,許多夫妻因為一方外出務工,聚少離多,家庭矛盾頻繁。如今,夫妻雙方在家門口務工,不僅可以相互關照,還能齊心協力為家庭創造更多財富。
多元發展拓寬鄉村振興之路
家庭和諧為社會治理奠定了堅實基礎。塔甸鎮綜治中心數據顯示,自大杉農林科技發展(云南)有限公司基地建成運營以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變化悄然發生。首先,矛盾糾紛顯著減少,家庭類糾紛、鄰里糾紛以及贍養糾紛等調解事件大幅減少,鄉村里少了往日的爭吵喧囂,多了一份寧靜祥和;其次,治理成本有效降低,網格員再也不用疲于應對頻繁的家庭矛盾調解,得以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公共服務中,為村民們提供更全面、更貼心的幫助;再次,自治活力得到了極大激發,10余對“夫妻工”主動加入村組議事會,他們憑借著在家門口就業所積累的對家鄉的深厚情感和對發展的熱切期盼,成為政策宣傳、環境整治等各項鄉村事務中的骨干力量。
“家門口就業”這一創新舉措,成功破解了“務工”與“務農”難以兼顧、“錢袋”與“后代”無法平衡的難題,讓群眾的幸福指數節節攀升,在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跑出了致富的“加速度”。
相關閱讀:
- 玉溪市擬認定市級鄉村工匠和擬推薦省級鄉村工匠名師人選公示 2025-07-30
- 寧海街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美麗鄉村 2025-07-30
- 寧海街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美麗鄉村 2025-07-30
- 青石雕獅魂匠心守文脈——通海滇南石獅雕刻工藝的傳承與創新 2025-07-30
- 路居鎮7300畝煙葉全面進入采烤期 2025-07-30
- 澄江市“百名干部進小區”打造基層治理新格局 2025-07-30
- “中國經濟圓桌會”共話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2025-07-29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