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41569726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4-11-25 | 
“人才+產業”讓華寧柑橘香飄四海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季永鵬
產業興則百業興,產業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引領和支撐。
華寧柑橘創新人才培育項目的實施,在培育人才的同時,加速了科技成果的創新及應用,助推了柑橘產業提質增效;“土專家”和“洋專家”共同發力,助推柑橘產業做強做優,助力果農增收致富;返鄉創業人才聚集,以新理念賦能柑橘產業,讓華寧柑橘出圈又出彩。
近年來,華寧縣堅持黨建引領,做好“人才+產業”文章,充分發揮各類人才作用,促進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激活柑橘產業發展的澎湃動能,推動柑橘產業不斷提質增效,讓柑橘樹“長”成大產業、讓華寧柑橘香飄四海、讓“土特產”成為鄉村振興“金飯碗”。
平臺支撐
科技助推柑橘產業提質增效
與華中農業大學合作探索實施輕簡化栽培,每畝柑橘種植數量由原來的200多棵減少到100多棵,減少成本的同時產量不減、品質不減;與云南農業大學合作開展芽變育種試驗,著力培育市場青睞、適宜當地種植的柑橘品種……
華寧縣依托柑橘產業全產業鏈,成立了華寧縣柑橘科學研究所,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積極推進產業創新人才建設。同時,依托“興玉英才支持計劃”——“華寧柑橘創新人才培育”項目,建立了華寧柑橘創新人才培育庫、成立華寧柑橘創新工作室,培養了一批柑橘復合型技能人才隊伍,基本形成了柑橘生產型人才、技能服務型人才、技能帶動型人才和專家團隊共同支撐華寧柑橘產業發展的良好局面。
“華寧縣種植柑橘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但橘農種植水平參差不齊,要打造好‘華寧柑橘’品牌,關鍵還是要在品種和栽培上下功夫。”華寧縣柑橘科學研究所所長李冬云介紹,華寧縣依托高校、縣級農業部門、鄉鎮農科站、村級農科員,構建了全鏈條技術服務體系,助推柑橘從“品種、品質、品牌”等方面整體提升;充分利用校縣合作、科技入戶等方式開展技術培訓,每年培訓果農1000戶1萬人次,提升全縣柑橘種植水平;充分發揮鄉鎮(街道)、村(社區)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開展好病蟲害統防統治,統防率達98.44%。
除了強化技術支撐,華寧縣還積極搭建平臺,整合農業、工信、人社、供銷等部門資源,建立了華溪鎮柑橘產業發展后服務中心,發揮農技指導、農資農機銷售、就業創業、商超對接、跨境貿易五大功能,著力鞏固種植端、做精加工端、延伸銷售端、補齊服務端,增強柑橘產業核心競爭力。
多年來,華寧縣以提升華寧柑橘品質、保障產業安全為重點,強化黨建引領作用發揮,縣、鄉、村三級共同發力,柑橘病蟲害統防統治工作成效明顯、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品牌打造初顯成效,柑橘產業提質增效步履鏗鏘。
截至2023年底,華寧縣種植柑橘14.72萬畝,農戶戶均收入達10萬余元。華寧柑橘入選2023年全國擬推薦“土特產”目錄,在2024年品牌價值評估中,華寧柑橘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18.23億元。
專家同發力
助力產業興旺果農增收
“金秋這個品種的柑橘剛上市時每公斤可以賣到20多元,采摘到11月初還可以賣到13元每公斤,我們跟著當地企業引進種植金秋品種,目前種植收益還不錯。”11月1日,正在華溪社區柑橘產業集配中心交易的果農梅榮說。
土生土長的華溪人張呈學從2005年開始規模化種植柑橘,先后成立了華寧惠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華寧豐杞柑桔專業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帶動農戶發展柑橘產業。
“要發展好柑橘產業關鍵是要從品種抓起。”多年來,張呈學致力于不斷引進適合本土種植、好管理、市場青睞的品種。從陽光1號到愛媛再到金秋和川津系列……張呈學先后從浙江、廣西、四川引進柑橘新品種進行試種,調整柑橘品種結構,提升柑橘品質。同時,張呈學還充分發揮企業示范帶動作用,為橘農提供種苗、技術培訓、農資供應、產品銷售等全產業鏈服務,帶動中小散戶改變種植模式,走規模化、標準化發展道路。
2023年1月,華溪社區啟動創建云南省科技創新示范村工作,深化產學研合作,引入各類資源,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助力鄉村產業振興。隨著該項工作推進,華寧惠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與國家柑橘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建立了周常勇省級專家工作站,為當地果農提供品種改良指導、病蟲害防治等服務,為柑橘產業注入科技動能。
在華寧縣像張呈學這樣有著豐富種植經驗的“土專家”還有很多,他們或致力于優化栽培措施、或致力于果園管理、或致力于病蟲害防治……不斷提升柑橘產量和質量。與此同時,華寧縣多渠道引進專家人才,建設基層專家科研工作站,以“洋專家”帶“土專家”,形成了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邊研究、邊轉化的現代柑橘科技支撐體系,賦能柑橘產業發展。
年輕人回歸
為柑橘產業注入新鮮血液
90后返鄉創業青年普銳先后成立了華寧云滇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華寧朵洛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華寧朵洛農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黨組織+農戶”的模式發展柑橘產業。
“標準提升了,果子的品質才會提升,才能賣上好價錢。”普銳始終堅持以標準化發展柑橘產業,引領社員進行統一栽培、管理、采摘、銷售。同時,全力打造產地供應鏈企業,與北京首航超市、百果園等企業開展柑橘直采直供合作,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及東南亞地區。
今年,普銳將目光投向打造“人工+數字化”新型柑橘產業園,與甫甸社區合作,按照“黨組織+公司+農戶+社會資本”模式,建設華溪鎮數字化農產品新型加工廠,實現“村組+企業+農戶”抱團發展。同時,還依托柑橘產業,打造田園綜合體休閑項目,做活“柑橘+”文章,進一步放大柑橘產業效益。
85后返鄉創業青年李贏龍發明了“山地大棚柑橘種植技術”;楊威以電子商務為媒介,引導村民進軍電子商務、“觸網”發展……在嗅到柑橘產業擁有無限潛力后,一大批年輕人投身到柑橘產業的發展中,為柑橘產業注入了新鮮血液。
人才與產業雙向奔赴的背后“密碼”便是華寧縣構建人才立體服務矩陣,深化在外人才聯絡服務,賦能家鄉發展。華寧縣主要領導帶頭抓,行業部門協同配合,鄉鎮(街道)、村(社區)具體實施,全面摸排華寧籍在外人才,分級分類建好人才“信息庫”,為常態化對接聯系在外人才提供便利條件;通過開設在外人才“服務專線”、建立在外人才微信群、設立在外人才聯系站等舉措,暢通交流合作渠道、共助家鄉發展;全流程服務,積極建設“縣域人才小高地”,實施“鴻雁歸引”行動,全力打通服務在外人才返鄉創業“最后一公里”,加速人才聚集,為華寧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相關閱讀:
- 華寧大母公竜村佛手熱銷全國 2025-07-30
- 華寧大母公竜村佛手熱銷全國 2025-07-30
- 區紀委監委為林下產業發展構筑“清風屏障” 2025-07-30
- “中國經濟圓桌會”共話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2025-07-29
- 華寧柑橘企業迎來出海“及時雨” 2025-07-29
- 華寧林下雞樅培育成功 實現“雞樅自由”不是夢 2025-07-28
- “玉”見美食主題街區讓球迷觀賽有滋有味 2025-07-28
- 華寧林下雞樅培育成功 實現“雞樅自由”不是夢 2025-07-28
- 以樂為媒 以歌會友 讓時代強音在聶耳故鄉唱響 2025-07-25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