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618153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8-20 |
光山村繡球綻放致富花

熱烈綻放的繡球花。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娟 吳翼超 史樺 文/圖
在江川區安化鄉光山村,繡球花宛如一場絢麗的夢,正悄然改變著當地的農業種植格局,繪就一幅生動的致富畫卷。走進繡球花種植大棚,仿佛踏入一個五彩斑斕的童話世界,一株株繡球花枝繁葉茂,碩大的花球相互簇擁,爭奇斗艷,釋放出迷人的魅力。
這一片花海的背后,離不開來自河南省的花卉種植大戶——昆明坤海花卉種植有限公司江川區繡球花栽培基地負責人李勝利。2017年,一次偶然契機,經朋友介紹,他來到江川考察,立刻被這里獨特的自然條件所吸引。“我們看到這片土地是紅土地,感覺它適合種植藍色的繡球花。同一品種的繡球花,在不同酸堿度土壤中開花的顏色也不同,酸性土開藍花,堿性土開紅花。后來我們把這里的土和水拿去省農科院化驗,確定適合種植繡球花,便在2023年開始大規模投資種植。”李勝利回憶道。
李勝利種植繡球花的創業之路由此開啟,經過幾年的精心耕耘,種植技術與銷售渠道逐漸成熟。
如今,光山村的繡球花種植規模已達330畝,種植品種20余個,涵蓋“大海藍”“無盡夏”“孔雀”等,其中,“大海藍”最為暢銷。“‘大海藍’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插在家里至少能保鮮20天,比較好養,所以顧客都喜歡購買。”李勝利介紹,“大海藍”產量可觀,去年基地產量約200萬枝,今年預計超300萬枝。這些嬌艷的繡球花不僅在國內一線城市及省會城市暢銷,還遠銷俄羅斯、東南亞等地。
“一畝地大約能產2萬枝花,國內大城市需求量大,供不應求。到了冬季,俄羅斯氣候寒冷,鮮花稀缺,我們的A級、B級花出口到俄羅斯的數量也很可觀,平時也有大量鮮花發往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李勝利說道。
為拓寬銷售渠道,公司積極尋求合作。今年7月初,盒馬首個“繡球盒馬村”在光山村正式掛牌,為基地帶來穩定訂單。“盒馬基本采用訂單銷售模式,根據每天的銷售情況向我們下單,要什么品種我們就采摘什么品種發貨。”李勝利說。
繡球花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讓公司效益蒸蒸日上,更實實在在地改變著當地村民的生活。村民普晉偉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以前種農作物收入不太理想,結識李總后改種繡球花,去年種了10多畝,一畝收入有八九萬元。今年擴大規模,種了30多畝。”普晉偉笑著說。公司不僅提供技術指導,還包銷產品,讓普晉偉沒了后顧之憂,繡球花已成為他家的主要經濟來源。
在繡球花種植基地,像普晉偉這樣的村民還有很多。基地的工人大多來自周邊村子,村民劉麗便是其中一員。2023年,劉麗來到基地工作,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以前種地收入不穩定,一家人一年能掙幾千塊就算不錯了。現在我在基地上班,一年能掙兩三萬元,既能照顧老人、小孩,經濟條件也改善了,以前不敢想、不敢買的東西,現在都買了。”劉麗笑著說,她還在工作中學到了采花、剪枝等技術,對這份工作十分滿意。
目前雖處于用工淡季,基地每天仍有40人左右在工作,到10月至次年5月旺季,用工人數將達80至100人,工人月收入基本在3000元左右。繡球花產業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在家門口就業增收的機會。
展望未來,李勝利充滿信心地說:“我們打算繼續流轉土地,擴大種植規模。同時,上級公司也有打造大型物流的規劃,未來鮮花可直接從基地打包發貨,進一步提升產業競爭力。”
繡球花,這朵綻放在江川大地上的絢麗之花,正以其獨特的魅力,為特色農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引領著當地百姓走上致富之路,書寫著鄉村振興的美好篇章。
相關閱讀:
- “花蚊子”來襲,當心感染基孔肯雅熱 2025-08-13
- 種好柑橘致富樹守 牢防返貧底線——華寧縣產業賦能促增收答好“防返貧底線怎么越筑越牢”之問 2025-08-12
- 流淌在指尖的文化血脈——新平花腰傣竹編技藝的堅守與創新 2025-08-06
- 金廠村花椒豐收繪就致富新圖景 2025-07-31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