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41560733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4-10-15 | 
通海花卉產業發展動能強勁
龍頭企業帶動深耕現代花卉產業——
通海花卉產業發展動能強勁

云南通海鮮切花繁育加工一體化示范項目建設現場。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何超 文/圖
日前,記者走進位于通海縣河西鎮曲陀關大偏山的云南通海鮮切花繁育加工一體化示范項目施工現場,機械轟鳴,塵土飛揚,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我們這個項目于8月底開工建設,計劃施工時間是2年。”通海錦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董春富告訴記者。
據介紹,云南通海鮮切花繁育加工一體化示范項目建設規模739.7畝,總投資2.9億元,具體建設內容包含新建鋼架大棚、采后處理車間、冷庫、研發中心、無土栽培示范基地等。該項目建成后,將采取租賃、自營、聯營、“公司+農戶”等靈活多樣的經營管護模式,最大限度調動經營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形成年產9000余萬枝鮮切花的生產能力,多樣化滿足市場需求,帶動200余人就業,帶動種植戶1500余戶,種植面積3750畝,為通海縣鮮切花行業發展注入活力和動力。
“我們這個項目被定為省級種業示范基地,旨在將企業自研新品種鮮切花通過該項目基地的種植和示范進行推廣,從而帶動鮮切花種植、加工、銷售等衍生產業發展。”董春富告訴記者,該項目的實施,將加快通海縣傳統農業轉型升級,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形成鮮切花高水平生產的示范樣板,引領帶動花卉產業提檔升級,提升通海花卉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促進更多種花群眾增收致富。
通海縣鮮切花種植始于1991年,經過多年發展,形成“品牌+基地+標準+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實行統一生產標準、統一價格、統一品牌、統一運輸、統一銷售,并逐步顯現出自身特色和優勢,呈現品牌化、規模化發展的良好格局,形成以玫瑰、洋桔梗、菊花為主打的特色產業集群,獲得“中國好花在云南、云南好花在通海”的美譽,在種業、加工、設施化、冷鏈、農旅融合、數字化方面均得到較好發展。目前,通海縣鮮切花種植面積已達14000多畝,花卉產業發展迅猛。今年上半年,通海縣花卉園藝總面積11423畝,花卉園藝總產值達33370.7萬元,其中鮮切花10695畝,占93.63%,產量27649.75萬枝,產值30517.7萬元。
多年發展中,通海縣著力推動花卉產業品牌化發展,有關部門、花卉龍頭企業、合作社根據市場需求,逐步引進新品種種植,不斷更新和豐富傳統的玫瑰、洋桔梗品種。目前,通海縣種植花卉品種200余個,年產鮮切花5億枝、盆花45萬盆、種苗5015萬株、食用玫瑰1.852噸。同時,多家省級龍頭企業不斷探索,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經過多年努力,擁有了“紅唇”“心相印”“金輝”等20多個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2008年北京奧運會頒獎所用玫瑰花“中國紅”產自通海,2011年通海縣玫瑰鮮切花示范區獲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稱號……不斷呈現出品牌化特點。此外,通海縣目前收集了600多份國內外種質資源,篩選適宜低緯高原地區栽培的優良切花月季品種,每年申報5至8個新優品種,以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此外,通海縣還通過建設優質種苗示范基地,帶動良種種植,推廣斯嘉麗、櫻花谷、桃樂絲、蝴蝶夫人、含香、拾季等新品種,輻射帶動周邊種植大戶3800余戶,種植面積7600畝以上,帶動就業2280余人,幫扶3800戶花農戶均增收2.3萬元,實現年經濟效益3.5億元。
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生產加工設施化和現代農業不斷發展,推動通海鮮切花生產技術和產業化水平提高,也推動通海花卉產業向更環保、優質、高階發展。龍頭企業鋼架大棚、可控溫控濕智能大棚、光伏大棚、噴滴灌、水肥一體化生產線、智慧分揀、基質栽培等新設施新技術的出現,體現了生產加工設施的現代化。在現代農業方面,值得一提的是花卉企業生產實現數字化,其中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配套一系列現代化設施設備,實現地塊灌溉管控智能化、環境監測數字化、農情監控網絡化、農事管理精細化,加強了農業種植和產品質量的標準化管理。通海錦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無土種植基地里引入水肥一體化系統、智能化控制裝置及農業綜合生產作業平臺,實現大棚灌溉遠程、自動化控制,并通過微信公眾號、錦海商城等手機終端,“一鍵下單”成為新型銷售模式。
在新品種研發方面,通海縣鮮切花研發能力也在不斷增強,從原來引進外來品種種植到現在實現品種自主研發,云南鑫海匯花業有限公司建有專家工作站,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通海錦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玉溪市農業科學院合作建成專家研發團隊,研發了“金焰”“夢幻芭比”等一批新品種及栽培技術,2015年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建立玉溪市月季鮮切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自建實驗室,配備實驗儀器,進行新型育種研究,致力于培育自主專利品種……一系列研發中心的建成和投用,使通海縣鮮切花新品種選育工作更有“科技含量”。
此外,為適應國內花卉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現狀,通海縣目前正籌劃成立鮮切花協會,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合作社+農戶”“公司+農戶”等模式,建立利益共享聯結機制,實現公司、合作社、農戶三方良性互動、共進雙贏,促進相互協作、形成合力,爭取最大經濟效益。目前,通海縣已有省、市級龍頭花卉企業8個,花卉產業合作社33個,成員人數3846人,帶動非成員農戶數4485戶,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
重點項目的建設,為通海花卉產業發展添加了新引擎,同時,品牌化、規模化、設施化,逐個聯結起通海花卉產業鏈上的關鍵點,將資源稟賦、產業優勢不斷轉化為發展優勢,將鮮花鋪就的發展之路筑成產業之路、興農之路。
相關閱讀:
- 青石雕獅魂匠心守文脈——通海滇南石獅雕刻工藝的傳承與創新 2025-07-30
 - 區紀委監委為林下產業發展構筑“清風屏障” 2025-07-30
 - 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落實見效 2025-07-29
 - “中國經濟圓桌會”共話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2025-07-29
 - 31地經濟半年報出爐:韌性強、動能新、活力足 2025-07-29
 - “奮力打開改革發展新天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向廣度和深度進軍 2025-07-29
 - 凌空四米舞翩躚——通海非遺項目高蹺舞獅傳承記 2025-07-28
 - 通海再添百歲壽星 2025-07-28
 - 凌空四米舞翩躚——通海非遺項目高蹺舞獅傳承記 2025-07-28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