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605948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6-09 |
通海縣全力守護一池碧水——干群攜手為杞麓湖繪就“碧水長卷”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沈建龍
今年以來,通海縣舉全縣之力打響杞麓湖水質脫劣攻堅戰。從雨季嚴管入湖閘門、推進源頭截污管網建設,到調結構發展生態農業,全縣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全方位筑牢杞麓湖生態保護屏障,全力守護一池碧水。
精細管控
把好入湖“閘門關”
雨季來臨,杞麓湖保護治理進入關鍵期。為防止初期雨水污染湖水,通海縣對入湖閘門實施嚴格管控。在杞麓湖第003號閘口,管理員李興云表示:“下雨時,我們必須堅守閘口崗位。”他每天兩次查看閘門、觀測水位,以便能夠發現問題及時匯報。
為強化閘門管理,通海縣杞麓湖管理局聘用21名閘門管理員,每日安排6名巡查員監督閘口,并讓35名干部職工對主要入湖閘門分片包保。通海縣杞麓湖管理局副局長張海介紹,自去年起,全縣高度重視閘門管控,實行“一閘一長”制度,并對每個閘門進行精準管控,建立問題巡查機制,形成有效管理閉環。
除現場人員管控,杞麓湖初期雨水調度指揮中心的大屏上也在實時顯示各入湖閘口場景。通過大屏,可觀測流域內閘口及河道水量,依據降水情況遠程指揮閘門管理員,做好初期雨水調度。通海縣杞麓湖管理局局長陳開春說:“目前,我們依靠‘1262’天氣預警機制提前研判,根據雨云動向、降雨范圍確定每日調度重點,依據降雨量啟動相應應急調度預案。”近期連續降雨,閘門管理員和干部職工堅守崗位,雨情就是命令,無論晝夜,下雨時值守人員必須到崗,嚴防污水入湖。
全面攻堅
打好截污治污“組合拳”
日前,楊廣集鎮上施工機械穿梭,大街小巷管網鋪設有序推進,截污治污工程如火如荼。在集鎮中心的人民大溝,多個清淤口已開挖,1米多深的淤泥和污水被機械挖出、抽走。“人民大溝是暗溝,十多年未清理,管道混亂、雨污混流,如今成了藏污納垢之地。”現場施工人員介紹,“此次清理改造后,大溝將實現雨污分流,周邊環境將大幅改善。”
近年來,楊廣鎮通過拆舊建新、雨污分流、人居環境整治等舉措,改善群眾生活環境,在保護杞麓湖方面成效顯著。楊廣鎮黨委書記胡立元表示,今年楊廣鎮緊緊圍繞市委提出的“六字方針”,尤其在“戰”字上下功夫,發揮黨員干部示范帶頭作用,深入基層,動員群眾投入杞麓湖保護攻堅戰。
同樣,云龍村完成管網改造后,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但改造過程并非一帆風順,云龍4組排污管道需經過5組土路時遭村民反對。云龍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董艷梅帶領村干部挨家挨戶做工作,最終管道得以鋪設。
調整結構
筑牢生態保護“綠色防線”
“胡書記,我們栽了一天秧,你得煮幾個雞蛋給我們吃呀!”“好嘞,我數數人數,馬上回去煮。”日前,秀山街道金山社區雙胞溝旁的秧田里,金山社區黨總支書記胡健與栽秧群眾親密互動。
為控制農業面源污染,調整種植結構,金山社區通過流轉種植和引導群眾種植,今年發展水稻種植334畝。胡健說:“金山長期以種植蔬菜為主,很多人沒有插秧經驗。為確保水稻按時栽完,社區組織有經驗的群眾統一育苗、插秧。”
因水稻生長周期長,經濟效益低于蔬菜,群眾種植積極性不高。胡健介紹,為推廣水稻種植,社區黨員干部花數月深入群眾宣傳,群眾思想從抵觸轉為支持。
近日,記者在四街鎮六街社區看到,往年種蔬菜的土地今年種上了烤煙。通過農作物輪作,減少了化肥農藥使用,利于地力恢復。四街鎮黨委書記趙麗芳介紹,今年四街鎮引導群眾發展烤煙種植,通過集體流轉和群眾報名,全鎮共種植烤煙2140畝。為保障群眾收益,還引導群眾在烤煙地套種大豆。同時,四街鎮推廣高效節水農業,11900多畝土地中,5700多畝實施噴灌、滴灌技術,并引入水價改革,增強群眾節水和生態保護意識,從思想根源筑牢杞麓湖生態保護屏障。
相關閱讀:
- 區紀委監委為林下產業發展構筑“清風屏障” 2025-07-30
- 國家稅務總局通海縣稅務局非執法類輔助性服務及后勤輔助性服務采購項目成交結果公告 2025-07-29
- 雙江街道拆舊建新繪新景 精細治理提升鄉村人居環境 2025-07-28
- 三百年古村落的守護與新生——探訪中國傳統村落華寧縣來保康村 2025-07-28
- 通海縣人民法院智慧檔案室系統建設項目競爭性磋商公告 2025-07-25
- 以樂為媒 以歌會友 讓時代強音在聶耳故鄉唱響 2025-07-25
- 以樂為媒 以歌會友 讓時代強音在聶耳故鄉唱響 2025-07-25
- 通海縣5.6萬畝烤煙迎來采烤高峰 2025-07-25
- 縣紀委監委全力護航農業高質量發展 2025-07-25
- 李素葦:以犬為友護平安 薪火相傳鑄忠誠 2025-07-24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