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611339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7-09 |
秀山街道探索“稻魚共生”種養生態農業模式
近期正是稻田養魚的黃金時期,通海縣秀山街道為構建“稻魚共生”的立體種養生態農業模式,達成“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目標,于7月4日組織6個沿湖社區,在杞麓湖南岸的連片稻田開展魚苗投放活動,著力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活動當日,在杞麓湖南岸六一社區的稻田里,青青稻苗隨風輕擺。社區工作人員在市、縣農業農村部門專業人員現場指導下,將一桶桶鮮活的魚苗搬運至田邊。隨著水桶傾斜,一尾尾活力滿滿的魚苗從桶中滑落,鉆進稻田,泛起層層漣漪,為綠色田野增添了別樣生機。
據悉,在市、縣農業農村部門指導下,杞麓湖臨湖核心區6個社區的稻田種植區域全面推行“稻魚共生”的立體種養生態農業模式。此次將重點放在六一社區和大樹社區,六一社區計劃在水稻收獲前測產,大樹社區在水稻收獲后測產,通過對比深入摸索更適宜本地的稻魚綜合種養模式,有效提升綜合效益。所投放的魚苗為元江鯉,總量達3.1噸。
“以稻養魚、以魚促稻的生態互利模式優勢突出,稻田為魚類提供了優良的生長環境與豐富的天然餌料,魚類以稻田中的蟲子和雜草為食,大幅減輕蟲害與草害,其排出的魚糞還是優質田間肥料。同時,魚類游動翻動泥土,促進肥料分解,增加水中氧氣含量,為水稻生長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六一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張萬林表示,接下來,社區將強化管護措施,確保魚苗健康、快速生長,真正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通訊員 張紅瑩 吳文汝)
相關閱讀:
- 寧海街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美麗鄉村 2025-07-30
- 寧海街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美麗鄉村 2025-07-30
- 雙江街道拆舊建新繪新景 精細治理提升鄉村人居環境 2025-07-28
- 澧江街道暑假免費托管班開班 2025-07-24
- 寧海街道開展防溺水和預防野生菌中毒宣傳 2025-07-11
- 秀山街道紀工委一線監督助力市場規范管理 2025-07-11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