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630270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10-27 |
心系桑榆 情暖山鄉——記新平縣新化鄉敬老院院長李國富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饒平
清晨,無論是周末還是節假日,在新平縣新化鄉這片寧靜的土地上,大山尚未完全蘇醒,李國富的身影就出現在新化鄉敬老院住宿大樓的走廊上。他輕輕推開一扇扇房門,查看熟睡的老人,掖掖被角,拉拉窗簾,動作嫻熟。對李國富而言,這不僅是工作流程,更是他三十三年如一日的守護。
三十三載寒暑更迭,他將自己最寶貴的年華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敬老院這個特殊的大家庭,用無言的堅守、堅實的臂膀和赤誠的愛心,為最需要關愛的老人們撐起了一片溫情的天空。從青春年少到兩鬢染霜,他用行動詮釋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華美德。
扎根鄉土,以院為家
1992年,剛從新平職中畢業不久的李國富來到新化鄉敬老院。當時的敬老院條件簡陋,只有3名工作人員和20位老人。面對有抵觸思想的老人,李國富和同事們挨家挨戶走訪,用真誠消除他們的顧慮。李小三是第一批入院的老人之一,這位彝族山蘇支系的老人起初對敬老院充滿恐懼,見到工作人員就跑。李國富多次上門,耐心溝通,最終在村組干部的幫助下將他接到敬老院。如今,93歲的李小三雙目失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李國富像對待親生父親一樣悉心照顧他。
三十三年來,李國富從沒有和家人過過一個團圓的春節。每年除夕夜,當別人家的燈火亮起時,他卻在敬老院的食堂里忙碌。為老人們張羅年夜飯,將一個個象征祝福與關愛的壓歲紅包塞進他們粗糙的手心。電話那頭,是年邁母親一年比一年更深的期盼和失落,是妻子無聲的嘆息,是孩子從幼年稚嫩的呼喚到成年后的疏離。他強忍愧疚,將對小家的思念深埋心底,只因老人們一句“國富啊,你就是我們的親侄子”。
初到敬老院時,李國富卷起袖子帶領員工修屋頂、換窗戶、粉刷墻壁。他無數次奔走于政府各部門、企事業單位和社會愛心人士之間,為敬老院爭取資源。在他的努力下,破敗的土坯房變成了堅固明亮的平房,窗明幾凈、暖氣充足,活動室、康復設施一應俱全。
清晨6點半,李國富習慣性地巡視每個房間,查看老人睡眠、健康狀況,熟記每位老人的病史、用藥、口味甚至脾氣秉性。深夜,他辦公室的燈常亮著,他在為每位老人量身定制護理計劃。藥柜前,他一絲不茍地分揀、核對藥品,他成了老人生命健康的守護者。
2022年疫情期間,面對人手極度短缺、恐慌情緒蔓延的狀況,李國富毅然決然地駐守院內。他身兼數職,日夜不停地聯系醫院、調配藥品物資,戴著口罩和面屏,透過防護服耐心安撫焦慮的老人及其家屬,為患病老人送水喂飯、清理污物。他的背影成為那段艱難歲月里敬老院員工和老人心中最堅實的依靠,最終他帶領全院平穩度過了危機。
強化管理,提升服務
李國富深知,要讓老人安享晚年,必須建立規范化的管理體系。他結合敬老院養老服務質量提升要求,堅持以人為本,通過抓制度落實,有效提高入住老人和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理順了院務管理秩序。
飲食服務方面,成立由在院老人參與的院務管理委員會,下設伙食管理領導小組,每月召開一次膳食會議,廣泛征求和聽取在院老人的意見和建議。每周菜譜由伙食管理領導小組結合老人情況制定,早、中、晚三餐嚴格按照菜譜烹飪制作,餐飲服務全過程嚴格按照食品衛生主管部門要求開展工作。重要節日有加餐服務,讓五保老人享受到家的溫暖。針對有特殊需求的老人,提供個性化服務,飲食要求保證營養、少食多餐、以軟爛為主。
娛樂活動方面,敬老院經常開展多樣化文體娛樂活動,豐富老人的日常生活。設置棋牌室和電視房,邀請本地文藝隊到院內教老人跳四弦、廣場舞和唱山歌。每逢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大家聚在一起包餃子和粽子,品茶賞月,吃團圓飯。每季度還舉辦一次集體生日會,在改善他們物質生活的同時,也關心老人的“精神養老”。
為了改善老人的生活條件,李國富帶領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老人和工作人員開展生產創收活動。他們種了3畝多的蔬菜,每年需要的蔬菜一半能自給;每年養殖肥豬16頭以上,能滿足半年的肉食需求。通過種養結合,老人們既鍛煉了身體,又為敬老院創收5萬元,這些資金可用于改善院內設施,使老人能更好地安享晚年。
在李國富的努力下,敬老院新建了一幢1000多平方米的住宿大樓,老住宿樓進行了全面整修,院內種了很多花草,如同花園一樣。院內辦公室、電視室、醫務室、健身室、圖書室、棋牌室一應俱全,室內生活用品添置一新,供養對象現在住的都是標間,吃飯也統一在餐廳,行動不便的就由工作人員把飯菜送到房間。
榮譽滿墻,不忘初心
由于設施完備,管理到位,服務貼心,新化鄉敬老院2013年被玉溪市老齡委評為“市敬老文明號”,李國富2014年榮獲“全國先進農村敬老院院長”稱號、2016年被新平縣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面對這些榮譽,李國富始終保持著農民子弟的樸實本色。他說:“這都是我應該做的?!?/span>
在李國富的辦公室里,墻上掛滿了各級政府授予的獎狀。但在他眼中,這些并非用來炫耀的資本,而是沉甸甸的責任和鞭策。在辦公桌抽屜深處,家人泛黃的照片是他思念的寄托,他卻從未向組織訴過苦,提出過調離的申請。
三十三年來,李國富共送走了41位老人。他為每位老人料理后事,按照當地農村的風俗,讓他們入土為安。每年,他都帶領行動方便的老人去給這些去世的老人掃墓。這一舉一動,在世的老人都看在眼里,暖在心頭,他們的后顧之憂解除了,在敬老院里生活得更加安心。
院里有一位叫高桂英的老人,只要李國富到外面開會學習,她就會到敬老院外面一直等、一直看,李國富一天趕不回來,她就會一直在那里等。直到看到李國富回到敬老院,大家才能看到她的笑容。她經常跟人夸贊李國富待她比她的侄子、侄女都好。
如今的新化鄉敬老院煥然一新,硬件設施齊全,軟件建設達標,環境優美舒適,老人和睦相處,這里已成為孤寡老人的幸福家園。面對這一切,李國富說:“看到老人們幸福生活,我很欣慰,也很安心。”
相關閱讀:
- 李棋街道山頭社區人居環境提升改造項目競爭性磋商公告 2025-10-23
- 易門縣小街鄉特色產業拓寬致富路 2025-10-23
- 易門縣小街鄉特色產業拓寬致富路 2025-10-23
- 羊街鄉小八角撬動大產業 2025-10-23
- 朱菊芬:助老愛老不停步 真情關懷暖人心 2025-10-22
- 李勇:以“女婿”之身擔起“親兒”養老之重 2025-10-22
- 浦貝鄉發展花卉產業助農增收 2025-10-21
- 浦貝鄉發展花卉產業助農增收 2025-10-21
- 玉溪市紅塔區李棋街道總工會職工之家示范點建設項目成交結果公告 2025-10-20
- 義診活動暖民心 2025-10-17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