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600783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5-08 |
元江滇南蘇鐵保護取得新突破
近日,云南元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科研技術應用所宣布,2024年實施的滇南蘇鐵野外回歸項目取得關鍵性成果,人工繁育的1000余株幼苗在原生境成功存活,存活率超91%,標志著這一古老孑遺植物在種群恢復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走進元江轄區的一片滇南蘇鐵野外回歸原生境,只見巍峨陡峭的山徑旁,一株株人工繁育的滇南蘇鐵幼苗已經扎根生長,新葉舒展如劍,牢牢抓住流失的土壤,煥發著勃勃生機。科研人員一邊蹲下用手扒開根莖旁的落葉,一邊介紹滇南蘇鐵的生活習性和生長分布情況。
據了解,蘇鐵俗稱“鐵樹”,曾與恐龍同時稱霸地球,被科學家譽為“植物界的活化石”。目前,全世界共有蘇鐵120種,中國有20種,元江有2種,分別是滇南蘇鐵和陳氏蘇鐵。其中,滇南蘇鐵屬于云南特有種,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因滇南蘇鐵屬于雌雄異株植物,自然繁殖率低,種群數量稀少,被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列為極危級別。作為元江干熱河谷特有的極小種群物種,滇南蘇鐵曾因棲息地被破壞和人為采挖瀕臨滅絕。
為了保護滇南蘇鐵,遏制種群衰退,科研團隊從2022年開始啟動野外種源收集計劃。先是對元江保護區內的滇南蘇鐵和陳氏蘇鐵分布情況進行了調查,并開展了人工繁育實驗。在此過程中,因滇南蘇鐵自然萌發率低,種子的萌發過程困難重重,科研團隊對此進行了數次探索和改進,終于突破技術瓶頸,掌握了人工繁育滇南蘇鐵的萌發機制和野外回歸技術。
經過科研人員不斷努力,2024年7月,1000余株成功繁育的健壯幼苗分批次回歸至元江轄區的原生境,并采用“科研—繁育—監測”一體化保護,確保幼苗與自然環境適應,有效遏制極小種群物種衰退。目前,科研團隊共儲備幼苗3000余株,未來將分批次進行野外回歸,為干熱河谷生態修復注入力量。(通訊員 趙媛 白詳 周馗)
相關閱讀:
- 玉溪滇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展演中心新創現代滇劇《風云滇緬路》編劇服務采購項目采購公告(二次) 2025-07-30
- 元江山地農業“飛”出新高度 2025-07-30
- 元江山地農業“飛”出新高度 2025-07-30
- 青石雕獅魂匠心守文脈——通海滇南石獅雕刻工藝的傳承與創新 2025-07-30
- 元江縣牲畜定點屠宰廠暫養圈經營權及配套土地使用權招租項目成交結果公告 2025-07-29
- 玉溪滇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展演中心新創現代滇劇《風云滇緬路》編劇服務采購項目終止公告 2025-07-29
- 元江:“干壩”變“甘壩” 強村富民日子甜 2025-07-29
- 31地經濟半年報出爐:韌性強、動能新、活力足 2025-07-29
- 外資加速落子中國 “新質生產力”領域成熱土 2025-07-29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