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614788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7-30 |
元江山地農業“飛”出新高度


無人機吊運芒果。
夏日時節,走進元江縣因遠鎮浦貴村倉房小組的山地里,眼前呈現一幅充滿科技感的農忙畫卷:伴隨著螺旋槳的嗡嗡聲,無人機在芒果林間自如穿梭,滿載新鮮芒果的果筐從坡地緩緩升空,朝著山腳的運輸車輛平穩飛去,成為一道獨特的“空中風景線”。
這條由無人機架起的“空中走廊”,成為田間地頭最亮眼的“科技明星”。它不僅實現農產品運輸的高效與精準,更成為突破山地運輸瓶頸的新動力。
“過去近10人肩挑背扛的芒果轉運,現在用無人機單次運輸2分鐘左右就能完成。”種植戶楊雙福指著盤旋的無人機介紹。楊雙福曾從事汽修工作、開過農用車,如今回到村里種植芒果,是當地經驗豐富的“多面手”。作為浦貴村首位持證上崗的無人機“飛手”,這本證書就像新時代農業的“金鑰匙”,讓他心里踏實又充滿希望。
如今,楊雙福的無人機深受周邊種植大戶歡迎。他不僅在智慧農業中體驗到降本的好處,還借助無人機開啟了低空經濟的增收之路。“從今年5月自購無人機到現在,周邊種植大戶采收山地水果總會找我幫忙,單代工費一天最少有1500元。”楊雙福笑著說,他盼著未來能用無人機運輸芒果、甘蔗等更多農特產品。
浦貴村倉房小組的芒果因錯峰上市、品質優良,一直深受市場青睞。然而,因果園大多在山區,地勢陡峭,道路崎嶇,運輸曾是果農的一大難題。“過去全靠人力或牲畜把芒果從果園運出來,速度慢,果子還容易磕碰,賣相不好,價格也上不去。”種植戶李學英訴說著往年困境。
“今年第一次來倉房小組收芒果,每天能收6噸多,主要銷往昆明。”水果收購商許國慶對無人機贊不絕口,“無人機運果不僅節省人力物力,還大大減少磕碰,果子賣相好,價格更有優勢。”
從傳統的“靠天吃飯”到“科技種田”,從“單打獨斗”到“政策護航”,低空經濟正為農業發展助力。楊雙福的種植基地,不僅是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轉型的生動實踐,更是因遠鎮推動農業生產邁向智能化、精細化的“高質樣本”。
“接下來,我們將加強與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對接,持續推薦農戶參加無人機業務培訓,拓展‘無人機+’服務場景,為農戶提供更精準的運輸支持,讓更多人嘗到‘科技種田’的甜頭。”因遠鎮宣傳委員、浦貴村黨總支書記普紅燕表示。
據悉,近年來,因遠鎮持續推廣農業新技術、新裝備,從播種、施肥、打藥到采收,無人機在各環節都發揮著關鍵作用。這些“空中幫手”不僅加快了農業現代化進程,更為保障糧食安全、推動農業增效、促進農民增收注入了持續新動能。(通訊員 羅秀 劉政佳 文/圖)
相關閱讀:
- 元江山地農業“飛”出新高度 2025-07-30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