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594656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4-03 |
繪就“詩和遠方”新圖景 添彩高質量發展畫卷
易門推進文體旅融合發展——
繪就“詩和遠方”新圖景 添彩高質量發展畫卷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艾麗
從八景步行街元旦盛大開街,到2025易門綠汁穿越賽及定向賽春節前夕激情開賽,再到易門縣2025年“二月二”民俗文化旅游活動熱鬧舉辦……今年以來,易門縣文體旅市場猶如春意暈染的多彩畫卷,洋溢著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在開辟文體旅融合發展“新賽道”的進程中,易門縣正在謀劃什么?已經開展了哪些工作?未來又將如何發力?從而讓“詩和遠方”的新圖景愈加清晰,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感受“始于山水、歸于煙火”的美好,為全縣高質量發展畫卷增色添彩。
立足資源稟賦
展現易門獨特魅力
“易門縣地處滇中腹地,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豐富的文體旅資源,堅實的產業基礎,是宜居、宜業、宜游、宜樂、宜養的理想之地。”易門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施妮瑩告訴記者。
據介紹,易門縣聚焦“我們有什么、優勢是什么、短板在哪里”,摸透文體旅融合發展的“家底”,充分挖掘和利用現有資源謀劃開展文體旅融合發展。
易門縣非遺資源豐厚,如陶瓷、豆豉、羊肉及野生菌美食烹飪等非遺技藝在民間廣為流傳。在探索非遺資源活化利用過程中,易門縣鼓勵支持企業和群眾以非遺技藝活化利用等為主題,創建非遺形象體驗店和非遺美食體驗店,用好文化廣場、美食城(街)、城市商圈、公園等公共文化空間,打造展示非遺成果的大集市;舉辦“非遺展”“非遺進商圈”“非遺進景區”活動,發展非遺夜間體驗,促進非遺資源轉化為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和服務;挖掘春節、“二月二”等傳統、民俗節日里的非遺,使非遺連接現代生活;舉辦富有地域特色的非遺系列活動,強化非遺的參與感、體驗感、歸屬感,持續煥發非遺生機活力。
探索非遺資源活化利用只是易門縣積極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的一個縮影,其在歷史資源、工業資源、民俗資源、體育資源等各方面挖掘潛力,增強文體旅融合的吸引力,展現易門的獨特魅力。
同時,易門縣以深化旅游品牌創建為抓手,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通過高質量舉辦好野生食用菌交易會,打好“菌”品牌;發揮好交易會輻射帶動效應,探索推動“菌”文化、“菌”產業向數字內容、電競動漫、創意設計產業進軍,持續打響“菌鄉易門”旅游品牌。深耕“水”文章,以縣城為中心,利用縣城及周邊龍泉河、栗園湖、雙龍濕地、合作水庫等水利資源,規劃開發親水旅游產品,延伸水文化內涵,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滇中水城”旅游品牌體系。此外,通過持續抓好A級旅游景區創建,開展鄉村新型文旅融合示范戶評定,推出精品旅游線路,打造一批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高品質旅游目的地等措施,全方位提升旅游服務品質。
做好“新”字文章
涌動發展活力潮
2025易門綠汁穿越賽及定向賽的舉辦,吸引了1500余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選手踏上“最美國家工業遺產小鎮”的賽道,在其中穿行打卡,感受綠汁自然風光和工業遺產的雙重魅力。賽事當日共吸引游客1.1萬人次,帶動消費收入90余萬元。
“綠汁鎮以‘工業遺產+體育賽事’模式為抓手,積極籌備舉辦文化體育賽事活動,并在賽事期間打造多元化消費場景,促進文化、體育、旅游深度融合,進一步激活綠汁鎮發展新動能。”綠汁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沈智說,該模式是易門縣推進文體旅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
如今,易門縣正推動旅游產業與新業態深度融合,做實“旅游+”“+旅游”。圍繞野生食用菌、陶瓷文化、中草藥等資源,重點推動“旅游+研學”“旅游+康養”“旅游+非遺”等業態融合;圍繞紅色文化、體育賽道、國家工業遺產易門銅礦等資源,重點推動“旅游+演藝”“旅游+體育”“旅游+遺產”等業態融合;圍繞“二月二”戲會、花燈、虎掌舞等資源,重點推動“旅游+民俗”“旅游+非遺”等業態融合。
在打造新業態消費場景方面,易門縣精準鎖定中青老、家庭、團體等不同客群多元化消費需求,聚焦從早餐到夜宵、從就餐到餐秀、從潮流到記憶,計劃打造一批集名優特色、夜攤集市、星光帳篷、潮流打卡為一體的美食文化街,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和個人建設親子營地、時尚餐廳、潮玩市集、戶外婚禮等消費場景,多渠道引領時尚戶外消費潮流。圍繞“周末游”“周邊游”推出特色線路及產品,瞄準周邊縣市主要客群,利用農家小院、網紅打卡點、露營地等資源拓展休閑度假產品,打造一批短途旅游、“慢”旅游、沉浸式旅游的精品目的地。
構建“八大業態”
實現文體旅融合“破繭成蝶”
清晨,在清脆的鳥鳴聲中蘇醒,推開窗,清新的空氣與柔和的陽光撲面而來,這是榮獲“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云南省旅游名村”“云南最美鄉愁旅游地”等稱號的十街鄉擺衣村的日常。這里成為游客選擇度假、旅居的理想之地,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周末到擺衣村享受悠然自得的慢生活。
施妮瑩告訴記者,為吸引更多游客在易門縣沉浸式感受“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易門縣正聚力做精做優做強“八大業態”,推動實現文體旅融合“破繭成蝶”。
深耕生態旅游。重點推進龍泉國家森林公園、馬頭山、老黑山等景點景區環境保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及旅游業態布局,推進“森林人家”提檔升級建設,讓保護環境和發展旅游相得益彰。
打造旅居品牌。盤活城鄉閑置房屋等各類資源,如龍泉雙龍濕地、綠汁集鎮、銅廠萬寶廠、十街擺衣村等地的閑置房源,謀劃一批先導性代表性項目,從政策、試點、宣傳、品牌等方面發力,持續招引游客到易門旅游并住下來創業和生活。
繁榮鄉村旅游。堅持把黨組織建設與推進鄉村旅游深度融合,持續做好易門野生食用菌、高粱酒、豆豉、陶瓷等“土特產”文章,高質量辦好鄉村旅游系列活動,招引一批鄉村民宿、康養娛樂、稻田創意、影視拍攝、極限運動等行業項目,打造扒河、綠汁江河谷沿線集休閑旅游、美食康養、研學科普、民宿文化體驗等為一體的鄉村生態旅游走廊。
活化遺產旅游。在現有易門野生菌博物館已初步打造成熱門旅游景點的基礎上,依托國家工業遺產易門銅礦及相關文保單位、非遺項目等推出更具易門特色的“工業遺產+旅游”“文物+旅游”“非遺+旅游”主題旅游線路和產品,在原汁原味的保護中展示活態文化,吸引流量、鎖住人心。
拓展體育旅游。放大賽事旅游效應,以賽營城、以賽促旅,持續辦好綠汁72道拐自行車爬坡挑戰賽、廣場舞健身比賽等體育品牌賽事;盤活綠汁江及峽谷、六街希拉里、龍泉國家森林公園等優勢戶外體育賽事資源,因地制宜推廣登山、越野、徒步、漂流、攀巖等戶外體育旅游新業態,開辟體育旅游新賽道。
激活研學旅游。以易門野生菌博物館為重點,積極申報市級中小學校外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深挖孫蘭英、王旦東、趙小峰等紅色資源,著力打造融合紅色教育、徒步攀登、紅色實景舞臺劇等為一體的紅色旅游經濟帶。圍繞工業遺產、野生菌、陶瓷、茶葉、恐龍化石等資源,健全完善課程、導師、服務標準體系,培育覆蓋全年齡段的科普研學產品。
創新文娛旅游。持續推廣花燈劇《蘭之英》《我們都是大英雄》等原創精品演藝項目上舞臺、進景區。引培一批專業旅拍婚慶經營主體,依托縣內各景區、景點秀美的自然風光,推動旅拍、婚慶旅游服務產業向上下游延伸。
壯大入境旅游。積極向上爭取對接,主動融入全省入境旅游大局,用好免簽政策,優化便利措施,強化產品供給,吸引境外游客到易門樂享“水城菌鄉之旅”。
據介紹,易門縣乘著2025賽季中超聯賽的東風,深挖自身資源優勢,充分發揮易門縣文體旅產業發展聯盟的作用,凝聚智慧和力量,推動文體旅深度融合、協同互促,讓更多游客慕名前來赴一場“山水與煙火”之約。
相關閱讀:
- 玉溪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2021-12-07
- 玉溪公路局機械化養護和應急中心2025-2028年電梯維護保養服務項目(二次)競爭性磋商公告 2025-07-30
- 玉溪市擬認定市級鄉村工匠和擬推薦省級鄉村工匠名師人選公示 2025-07-30
- 研和早熟板栗搶“鮮”上市 2025-07-30
- 區紀委監委為林下產業發展構筑“清風屏障” 2025-07-30
- 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研和校區二食堂、五食堂及峨山校區五谷堂食堂對外承包經營招標項目(一標段至三標段)中標結果公告 2025-07-29
- 玉溪市福利彩票管理中心2025年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和流動兒童關愛服務公益活動項目成交結果公告 2025-07-29
- 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落實見效 2025-07-29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