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619738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8-28 |
茶園放養香豬 生態養殖增收
近年來,易門縣云易春茶廠負責人鄭興周結合自家茶山特點,利用林下土地資源和林蔭優勢,發展林下香豬養殖產業,走出一條“豬肥茶香”的綠色致富路。
走進易門縣云易春茶廠,一壟壟青翠的茶樹整齊排列,滿山跑的香豬歡快地穿梭在茶樹下,打破了茶山的靜謐。
“啰啰啰……”隨著鄭興周的吆喝聲,幾十頭香豬竄出豬圈搶食玉米粒,它們在茶園里奔跑嬉戲,啃食茶園里的野草。這種生態養殖模式不但可以省去人工除草的費用,香豬的糞便又能為茶樹提供養分,可謂一舉兩得。
“目前,我的茶山共養殖香豬70余頭,香豬在茶園里可以自由覓食,吃的都是雜草、野菜,肉質緊實且口感好,深受消費者好評。”鄭興周說。香豬的生長周期為7至8個月,繁殖周期為4至5個月,每頭母豬繁殖數量超過10頭。香豬善于奔跑,喜食各種野菜、草根、樹葉、野果,因此其肉質口感細膩、味道香醇,成豬豬肉售價可達每公斤40元,深受消費者青睞。
“在經營好茶山的同時,我還附帶經營農家樂,游客在體驗采茶的同時,還能吃到生態香豬,真正實現‘一地多收’,目前收入比較可觀。”鄭興周介紹,隨著香豬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去年他又自學了烤香豬技術,依托多年茶葉生意積累的客戶資源,通過網絡銷售、經營農家樂等方式將香豬養殖和茶產業、餐飲業有機結合,探索出了一條茶園生態養殖促增收的新路子。(特約通訊員 劉大鵬 通訊員 劉珊珊 王榮珊)
相關閱讀:
- 曼費小組的“蝶變”之路——從“臟亂差”到生態美產業興的鄉村振興實踐 2025-08-27
- 高大鄉將“沉睡資產”轉化為“增收活水” 2025-08-27
- 玉溪市生態環境保護成效系列發布會紅塔區專場舉行 2025-08-22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