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591117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3-14 |
億元級大產業:番荔枝成為滇中果盤明星的高光歷程 元江25噸香蕉首次出口中亞

2022年“元江番荔枝”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元江番荔枝”“農潤青城”入選2024年云南省“綠色云品”品牌目錄。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陳佳 文/圖
近年來,元江縣委、縣政府搶抓中老鐵路通車運營機遇,以鏈式思維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走出一條利用熱區資源發展現代農業強縣的特色之路。元江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楊婷告訴記者:“2016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扶持下,元江縣以龍頭企業為引領,抓實番荔枝基地建設,筑牢產業發展根基,通過科技賦能、打造品牌、聯農帶農和農文旅融合等舉措,推動番荔枝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高端化發展,培育出了一個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億元級大產業,打造了一張在全國唯一獲得地理標志認證的番荔枝名片。”
強基礎優結構重科技
產業發展按下“快捷鍵”
元江地處干熱河谷流域,是種植番荔枝的核心優勢區。番荔枝又叫釋迦果,原產于熱帶美洲,是近年來深受消費者青睞的高檔優稀水果之一。2016年,元江縣開始規模化種植番荔枝,近年來番荔枝產業按下高質量發展“快捷鍵”。
截至2024年底,全縣建成適度規模、標準化、設施化番荔枝種植基地8個,其中千畝以上基地2個,全縣番荔枝產業發展火車頭——元江縣農潤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農潤公司”)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協會+農戶+標準”的模式,帶動全縣1319戶農戶種植番荔枝11406畝,目前全縣番荔枝投產面積達5000畝,產值突破億元,均價每公斤22元左右,輻射帶動新平、紅河、元陽、河口等周邊縣區發展番荔枝2萬余畝。
據了解,農潤公司是一家集番荔枝、芒果等特色水果種植、收購、儲藏、加工、銷售、技術服務等為一體的省級重點龍頭企業。該公司總經理普亞云告訴記者:“公司之所以能快速帶動農戶做大做強番荔枝產業,核心就是在元江縣委、縣政府扶持下,一手抓基地建設,一手抓科技創新,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農潤公司番荔枝基地的水、電、路等配套設施均已完善,公司的1000畝番荔枝基地全部用水肥一體化設施澆灌。公司在海拔不同的基地建了3個小型氣象站,收集相關溫度、濕度等數據,為指導果農標準化生產、精準化管理提供數據支撐。元江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李健琪告訴記者:“元江縣之所以能推動番荔枝產業高質量快速發展,關鍵是科技賦能。”
據介紹,從2016年起,為推動番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元江縣農業農村局專門安排技術人員為企業服務。在元江縣委、縣政府支持下,農潤公司長期與省內外多家科研院校建立產學研合作,成立“云南省謝江輝專家工作站”等2個省級基層科研工作站,對元江縣番荔枝產業發展給予信息咨詢,對番荔枝栽培和新品種引進等給予技術支撐,對產業發展的相關堵點、難點問題提供解決方案。近年來,元江縣在番荔枝栽培管理技術特別是人工授粉和產期調節技術方面有較大突破。“目前,通過人工授粉,元江番荔枝坐果率達90%以上。同時,通過優化品種結構和產期剪枝促花促果調節技術,把番荔枝產期調節為每年7月至次年3月,延長了供貨期,通過錯峰上市策略,果農收入大幅增加。”李健琪說。
綠色發展打造品牌
做大做強做出特色
近年來,元江縣圍繞綠色發展這條主線,致力打造名、特、優精品果園,以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為支撐,以“三品一標”認證為引領,把“元江番荔枝”打造成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目前,“元江番荔枝”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是全國番荔枝唯一獲得地理標志認證的農產品。“元江番荔枝”“農潤青城”入選2024年云南省“綠色云品”品牌目錄。
據介紹,近年來,元江縣積極建立綠色可持續發展現代化農業生產體系,為打造番荔枝品牌影響力奠定了基礎。元江縣農業農村局與農潤公司共同制定了《元江縣番荔枝種植技術規程》,農潤公司圍繞綠色發展這條主線,從“三品一標”認證入手抓品牌建設,全面推進嫁接改良、矮化修剪、配方施肥、綠色防控、高效節水灌溉等技術措施的應用,并通過統一種苗、統一技術、統一飛防、統一包裝、統一銷售的“五個統一”經營模式,帶動全縣番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農業農村部門和企業定期組織番荔枝種植戶進行集中培訓,派出技術員到農戶種植基地檢查指導,確保種植戶掌握番荔枝的種植管理技術,按標準生產出高品質番荔枝。
“農業基地建設和科技賦能解決了番荔枝前端種植的基礎問題,而后端農產品拓市場的問題,關鍵是品牌建設。”普亞云說,農潤公司從一開始發展番荔枝產業時就非常重視品牌打造,品牌形象是一個產業綜合實力的體現,它關乎產品的市場輻射能力和品牌溢價能力,有了品牌影響力,現在元江縣番荔枝的銷量增長了2到3倍。
通過多年品牌建設,農潤公司有9個產品先后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公司在政府支持下,2022年“元江番荔枝”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從而塑造出了“農潤青城”知名品牌。在品牌輻射帶動下,元江番荔枝產品銷往北京、上海等12個城市,成為全國番荔枝市場的熱銷產品,成為帶動農戶增收的特色產業。
近年來,農潤公司大力推廣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強化品牌建設。2023年12月、2024年12月,公司連續舉辦了兩屆元江縣番荔枝豐收節暨品牌推介會,拍攝了《水果皇后“樹上冰淇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元江番荔枝”產業發展》專題宣傳片,創作了《元江番荔枝》歌曲,通過網絡直播、市場推廣、線下活動等方式,不斷拓展消費市場,推動元江番荔枝品牌化、標準化、特色化高質量發展,塑造了“元江番荔枝”區域公用品牌的良好形象,提高了“元江番荔枝”地理標志辨識度,促進了元江番荔枝產業做大、做強和做出特色,帶動群眾走上致富路。
聯農帶農促增收
農文旅融合譜新篇
近年來,元江縣圍繞農民增收,不斷完善聯農帶農機制,積極探索促進農民增收的新模式。農潤公司作為農業龍頭企業,圍繞自身發展和農民增收,不僅通過聯農帶農模式促進農民增收,而且圍繞番荔枝產業不斷補鏈、延鏈、強鏈,走出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促農增收的好路子。
據介紹,近年來,農潤公司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協會+農戶+標準”的模式,帶動全縣1319戶農戶種植番荔枝,同時還帶動季節性用工達1.5萬人次。
“為推動番荔枝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公司必須把番荔枝的生產標準落實到戶,確保番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從而確保農民在產業發展中有持續穩定的收入。”普亞云說,在推進番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公司把對農戶的技術培訓放在第一位,公司通過合作社、協會等組織農戶,免費在果園現場開展番荔枝種植管理、修剪整形、人工授粉、產期調節、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采后處理等技術培訓,近三年來共培訓6800余人次。同時建立技術交流群,請“院校專家”“鄉土專家”在線為農戶“把脈問診”。
通過培訓,農戶種植水平不斷提高,番荔枝畝產量一般保持在0.8到1.3噸,由于品質好,近年來元江縣每公斤番荔枝銷售均價保持在22元左右。“我家從2017年開始種植番荔枝,開始由于種植管理技術不到位,種植效果不理想,后來在農潤公司帶動下,通過長期培訓,我家已經基本掌握了番荔枝的種植管理技術,去年我家種植的16畝番荔枝收入達40多萬元。”番荔枝種植戶楊喜蕓告訴記者。“我家很早就種植番荔枝了,但因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只長樹不結果,后來元江縣農業農村局的技術人員送教上門,我家按技術人員給出的辦法管理后滿樹都是果,現在技術掌握了,果樹種好了,錢也賺到了。”果農楊玉香說。
為切實發揮龍頭企業聯農帶農作用,農潤公司著力解決果農后顧之憂,從2024年起,按自愿的原則,農潤公司按照《元江縣番荔枝采收試行標準》和《元江縣番荔枝分級試行標準》及市場價,收購全縣種植戶的番荔枝,實現了果農種得出來、賣得出去。
近年來,農潤公司圍繞自身發展和促農增收,通過延長產業鏈,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路子,為聯農帶農發揮更大作用。普亞云說:“公司搶抓中老鐵路通車運營機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元江縣濃厚的民族文化底蘊為背景,依托番荔枝標準化種植園、番荔枝采摘園、綜合養殖區,打造出接待區和休閑觀光區,接待游客進行采摘、垂釣等休閑活動,使生態農業與休閑旅游有機結合,實現核心產業最優化、景觀空間生態化、游覽組織特色化。”
“農潤公司走農文旅融合促農增收的路子,對開發利用元江縣民族文化資源和農村旅游資源,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延長農業產業鏈,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城鄉統籌,增加城鄉互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李健琪說。
相關閱讀:
- 元江山地農業“飛”出新高度 2025-07-30
- 華寧大母公竜村佛手熱銷全國 2025-07-30
- 元江山地農業“飛”出新高度 2025-07-30
- 社區夏令營構建“家門口的成長課堂” 2025-07-30
- 血染沙場的抗日英雄——彝家英烈施王政 2025-07-30
- 青石雕獅魂匠心守文脈——通海滇南石獅雕刻工藝的傳承與創新 2025-07-30
- 華寧大母公竜村佛手熱銷全國 2025-07-30
- 區紀委監委為林下產業發展構筑“清風屏障” 2025-07-30
- 元江縣牲畜定點屠宰廠暫養圈經營權及配套土地使用權招租項目成交結果公告 2025-07-29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