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618918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8-25 |
乒乓球轉起來,社區治理“活”起來

社區居民在小區打乒乓球。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張思思 文/圖
一張乒乓球桌能帶來怎樣的改變?在玉溪,這項被稱為“國球”的運動正成為撬動社區治理的新支點。近年來,玉溪市創新開展“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活動,通過拆除圍墻、盤活閑置空間、配建健身設施,不僅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運動樂趣,更重建了守望相助的鄰里關系。如今,全市9個縣(市、區)100個社區通過新建、改建等方式,完善社區、公園健身服務功能,構建起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讓全民健身的活力在這座城市處處涌動。
從老舊小區到活力家園
早晨7點,紅塔區鳳凰街道文秀社區新建的健身廣場已是一片歡騰,兩張嶄新的乒乓球桌前,老人、小孩揮拍對戰,氣氛熱烈。“自從有了乒乓球桌,我每天都要約鄰居來打上兩局。”正在練球的退休教師李春林笑著說,“現在鄰里關系比以前熱絡多了。”
這些建于20世紀90年代的老小區,曾經面臨著設施老化、空間局促的困境。11個小區被圍墻分割,違建擠占公共空間,健身器材早已銹跡斑斑。李春林回憶:“以前想打乒乓球要去到市老干部活動中心,路遠、車多也不安全。”
2023年實施連片改造后,文秀社區煥然一新,2588米的圍墻被拆除,4110平方米的違建被清理,取而代之的是17481平方米的開放空間。如今,健身廣場、乒乓球區、休閑步道錯落有致,處處可見鍛煉的居民。社區居委會副主任胡瑾秋介紹,現在每天早晚都有不少人來這里運動,周末更是熱鬧非凡。
黨建引領下的“健身革命”
文秀社區的蛻變,源于一套創新的社區治理“組合拳”。
社區通過“城市體檢”、居民問卷調查、召開居民議事會等多元化方式,深入了解居民健身需求。在充分收集意見的基礎上,按照“一區一策”原則制定改造方案,將“國球進社區”融入改造內容。
改造中嚴格落實“四個一律”要求:圍墻一律拆除、臨違一律拆除、管線一律入地、物業一律入駐。采取“居民點單、社區接單、部門辦單”模式,精準對接群眾需求。
“我們不僅要建好設施,更要用好設施。”胡瑾秋說。社區依托新建的健身設施,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體育賽事及全民健身志愿服務活動,邀請體育指導員傳授乒乓球運動技能與科學健身方法,不定期組織開展社區居民乒乓球比賽、假期乒乓球培訓,激發居民參與乒乓球運動的熱情,增強居民之間的交流互動,營造濃厚的社區體育氛圍。
李春林說:“現在經常有比賽,大家從陌生鄰居變成了球友,小區的孩子在我們的帶動下也愛上了乒乓球。”
小乒乓轉動大民生
文秀社區的經驗正在玉溪全市推廣。玉溪市建立了“市—縣(市、區)—社區”三級聯動機制,整合住建、教體、民政等多部門資源,建立定期聯席會議等常態化協作機制,打破部門壁壘,整合項目審批、資金分配、設施建設等,形成“問題共診、規劃共商、設施共建、成果共享”的工作格局。
同時,統籌相鄰小區資源,規劃實施連片改造,打破區域壁壘。整合零散空間,集中建設口袋公園、健身廣場等公共設施,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交付,實現乒乓球桌、兒童游樂區等資源的共享利用。紅塔區已在33個社區投放乒乓球桌40張,配套球拍80副、球網40張、乒乓球200個。
截至目前,全市已在100個社區新增健身場地,配備乒乓球桌等設施,為廣大群眾就近健身提供便利。全民健身不僅能強健體魄,更是社區治理的重要抓手。方寸球臺間,正演繹著城市治理的生動實踐。
相關閱讀:
- 葫田社區“銀齡守護卡”情暖老人心 2025-08-25
- 紅塔區村(社區)工作者及村(居)民小組干部購買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服務(三次)終止公告 2025-08-18
- 以改促活 以特制勝 鏈式發展——華寧延伸柑橘產業鏈交出深化農村改革新答卷 2025-08-15
- 澄江左所社區探索發展新路徑助推鄉村振興 2025-08-15
- 峨山文明社區:種植食用仙人掌 特色農業促增收 2025-08-14
- 周建忠在元江縣調研時強調 抓實抓細防汛救災各項工作 強產業抓治理促民增收 2025-08-14
- 峨山文明社區:種植食用仙人掌 特色農業促增收 2025-08-14
- 玉溪市紅塔區馮井社區2組自來水一戶一表改造工程中標公示 2025-08-13
- 玉溪市紅塔區馮井社區2組自來水一戶一表改造工程中標公示 2025-08-13
- 紅塔區村(社區)工作者及村(居)民小組干部購買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服務(三次)談判采購公告 2025-08-11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