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617459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8-15 |
以改促活 以特制勝 鏈式發展——華寧延伸柑橘產業鏈交出深化農村改革新答卷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伏榮麗 夏夢蕓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并對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出重要部署。結合如何回答好省委書記王寧提出的“農村改革怎么深化”之問,坐擁15萬畝柑橘的華寧縣在延伸產業鏈上做文章,通過多元路徑推動“家門口”的資產用起來、活起來,走好農業農村改革發展之路,柑橘全產業鏈產值突破50億元。
盤活閑置資產
實現財富增長
進入柑橘采摘季,云南華寧邦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選果廠逐漸熱鬧起來。這座選果廠的前身是華溪鎮獨家村的閑置地塊,2022年,村集體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與企業攜手合作,共同建設選果廠、冷庫、商鋪等設施,按照各方投資占比進行收益分配。如此一來,既為村民提供了便捷的柑橘交售渠道,又增加了村集體收入。“我們與水果商共同成立云南華寧邦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由第三方負責運營管理,村集體每年能獲得10萬元的分紅。”獨家村村委會委員楊洋說。
新形勢下的農村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系。近年來,華寧縣圍繞柑橘產業鏈的延伸,積極探索土地流轉、集體入股等多元路徑,建設服務中心,讓“沉睡”的資產重煥生機。在華寧縣的各村各寨,閑置土地“變身”廠房、商鋪,閑置集體房屋改造成倉庫、冷庫,財富隨之不斷增長。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華寧縣將眾多柑橘種植散戶、小戶納入標準化生產體系,使得每公斤柑橘售價較市場高出1至1.5元。
不僅如此,在獨家村,村民們在自家柑橘采收完畢后,還能在選果廠找到新的增收機會。大路竜小組村民白木珍家種植了六七十畝柑橘,通過訂單生產模式,她家的果子在地里就被收購商預訂。閑暇之時,她就到選果廠從事柑橘包裝工作,又增加了一份收入。“可以帶著孩子來,經濟抓了,孩子也領了,每個月還能掙到三四千塊錢。”說到這份打工收入,白木珍很是滿意。
云南華寧邦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辦公室負責人錢雙也表示:“按照就近就業原則,我們這里距離獨家村近,每年可提供200到300個工作崗位,比如打包、分選、衛生打掃,包括食堂工作人員。”
獨家村對閑置資產的成功盤活,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注入了新活力。
老“樹”發新枝
“顏值”“價值”雙提升
夏秋之交,南盤江畔果木蔥蘢,位于華溪鎮小寨村的華寧華溪朵洛休閑娛樂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每到周末,許多城里人呼朋引伴,前來感受田園風光、呼吸清新空氣、享受鄉村生活。
小寨村的蛻變并非偶然。近年來,小寨村不僅與企業合作建起了選果廠、包裝廠,還以3畝土地和150萬元鄉村振興資金入股華寧華溪朵洛休閑娛樂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大力發展民宿、餐飲、農事體驗及休閑娛樂等多元業態。同時,40多戶村民自發整合250畝土地,通過合作社與田園綜合體合作,種植蔬菜、西瓜、柑橘等供游客采摘。2024年,小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4000元,較2023年增加了1000元。
華寧縣地處滇中湖盆區南緣,屬中亞熱帶半濕潤高原季風氣候,水源充足、水質好,為柑橘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據史料記載,早在明朝洪武年間,華寧就已開啟柑橘種植的歷史。自20世紀70年代起,經過40余年的精心培植與發展,華寧柑橘憑借早熟、優質的特點,聲名遠揚,成為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柑橘產業也發展成為有規模、有品牌、有效益的支柱產業。
然而,長期大規模的柑橘種植雖讓鄉村“顏值”提升,但部分村莊卻因產業結構單一,面臨增收難題。如何將美麗鄉村的“顏值”轉化為群眾實實在在的“價值”?華寧縣給出的答案是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之路,依托柑橘產業優勢,在小寨、甫甸等村莊打造農文旅項目,讓傳統柑橘產業這棵老“樹”萌發出新的枝葉。“下一步,我們還計劃依托河流開發漂流項目。考慮到與村集體的合作,無論項目盈虧,每年都會給村集體6萬元到7萬元的保底分紅。”談及下一步的發展,華寧華溪朵洛休閑娛樂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負責人普銳表示。
從獨家村盤活閑置資產到小寨村探索農文旅融合,華寧縣通過不斷創新思路,實現了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突破。
改革賦能
鋪就鄉村振興康莊大道
思路一變,變出發展新道路;角度一轉,轉出一片新天地。通過走好農業農村改革發展之路,華寧縣柑橘全產業鏈產值突破50億元,3900余戶橘農和100余戶柑橘企業獲得超8億元的“柑橘貸”,村集體經濟增收20萬元以上。華寧縣以做優服務鏈為基礎,做強產業鏈,進而提升價值鏈,最終構建起群眾增收鏈。
華寧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馬光磊介紹,據不完全統計,如今華寧縣很多村組通過柑橘產業,增加的集體收入在5萬元至20萬元不等。集體收入增加后,就能夠加大對公共服務的投入,可以自己辦自己的事,比如建設幸福食堂、養老托幼等公共服務設施,讓廣大群眾切實感受到鄉村發展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在華寧這片柑橘飄香的土地上,我們目睹了從“一塊地”到“一條鏈”的華麗蛻變。獨家村閑置地塊的華麗變身,小寨村田園綜合體的蓬勃發展,都標志著傳統農業正在完成從“春種秋收”到“四季生金”的進化。華寧縣的實踐充分證明,鄉村振興不是簡單的產業疊加,而是要讓資源要素像柑橘汁水一樣充分流動起來。這種“以特制勝、鏈式發展”的華寧解法,正為農村改革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期待更多地方能像剝柑橘般層層突破,讓鄉村振興的碩果掛滿枝頭,承載起更多希望。
相關閱讀:
- 澄江左所社區探索發展新路徑助推鄉村振興 2025-08-15
- 龍泉片區智慧園區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一期(龍騰路延長線)跨周官河洪水影響評價報告編制競爭性磋商公告 2025-08-14
- 峨山文明社區:種植食用仙人掌 特色農業促增收 2025-08-14
- 周建忠在元江縣調研時強調 抓實抓細防汛救災各項工作 強產業抓治理促民增收 2025-08-14
- 峨山文明社區:種植食用仙人掌 特色農業促增收 2025-08-14
- 元江縣推動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持續向上向好 2025-08-14
- 新平縣以“酒店+”模式助推文旅產業發展 2025-08-13
- 《云南日報》訪玉溪市委書記周建忠:全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5-08-13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