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621415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9-08 |
鄭氏舊居:承載紅色記憶賡續愛國精神

參觀舊居,感受鄭氏兄弟愛國情懷。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劉黎 文/圖
玉溪山清水秀、人文薈萃,鄭一齋與鄭易里兄弟便是這片土地孕育出的杰出文化名人。位于中心城區棋陽路35號的鄭氏舊居,是兄弟倆早年生活、學習與成長的重要場所。
鄭氏舊居始建于20世紀30年代,坐西朝東,建筑格局為磚木結構凹字形的二層院落,不僅是民國時期民居建筑的代表,更承載著厚重的人文價值。2013年5月,鄭氏舊居被玉溪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經修繕布展后,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外開放。
回溯歷史,鄭氏兄弟的傳奇人生令人敬仰。鄭一齋一生勤奮好學、追求進步,是云南知名愛國民主人士、紅色儒商,被稱為“中國共產黨的真誠朋友”。他生活簡樸卻仗義疏財,不僅大力支持文化教育事業,還資助《資本論》翻譯出版,更冒險支援紅軍、中共云南地下黨及民主人士的愛國活動。
鄭易里早年求學期間,受革命思潮影響,于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全身心投入黨的革命事業,翻譯出版多部革命進步書籍,有力推動了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傳播。1936年,時任讀書生活出版社編輯的鄭易里主持翻譯《資本論》。兩年后,首部中文全譯本《資本論》得以與中國讀者見面,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傳播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此外,鄭易里還主持編纂《英華大詞典》,該詞典成為英語學習者的重要工具書,多次修訂再版。晚年,鄭易里專注于漢字編碼研究,與女兒鄭瓏共同創造發明《鄭碼》,其成果對計算機在科技信息領域的應用起到了先導作用。
“在鄭一齋先生身上,我們看到一位紅色儒商心系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情懷。在鄭易里先生身上,我體會到了一種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他辛苦研究50多年,在90多歲高齡的時候才最終研究出《鄭碼》,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后輩學習和傳承。”紅塔區文物管理所副所長李佳欣說。
李佳欣介紹,為讓文物“活”起來,紅塔區將嚴格貫徹“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的方針,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遵循依法合規、合理適度、加強監管原則,推動鄭氏舊居在文物活化利用中實現社會效益為主、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促進,讓鄭氏兄弟的事跡被更多人知曉,讓紅色遺產持續煥發新的時代光彩。
相關閱讀:
- 咪哩中心小學開展“開學第一課”紅色教育活動 2025-09-05
- 玉溪多校師生開展“銘記抗日英烈 弘揚愛國精神”主題活動 2025-09-04
- 玉溪聶耳小學“開學第一課”傳承愛國精神 2025-09-03
- 玉溪聶耳小學“開學第一課”傳承愛國精神 2025-09-03
- 唐淮源紀念館——深挖紅色資源 筑牢精神高地 2025-08-28
- 玉溪市科技局“四幫四帶” 匯聚科技創新“紅色動能” 2025-08-26
- 承載彝鄉文脈銘刻紅色記憶——峨山文廟的滄桑之變 2025-08-20
- 我市舉辦紅色藝術黨課 2025-08-13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