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601746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5-14 |
包頭文藝工作者在澄江開展特色文化旅居活動
近日,來自內蒙古包頭市的部分文藝工作者抵達澄江,開展特色文化旅居活動。他們暢游撫仙湖生態景觀,探秘化石博物館,入住馬房村民宿,并與當地居民聯袂舉辦“草原與湖泊的對話”文藝匯演。這場南北文化的深度交融,生動詮釋了旅居作為文化體驗載體的創新價值與精神內涵。
滿載包頭文藝工作者的大巴緩緩駛入馬房村,車門開啟,眾人拖著行李,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辦理完入住,民宿精心準備的午餐隨即上桌,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既具澄江特色,又充分考慮旅居游客的飲食習慣、口味偏好。文藝工作者們圍坐在一起,不時交流著此次行程的感受,氣氛溫馨又融洽。
隨后,大家前往廣龍撫海灣濕地公園和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博物館(云南省自然博物館)參觀。撫海灣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讓成員們領略到撫仙湖的生態之美。“這么大規模、這么大場面的展示沒有見過。每一個展廳的展品,包括每一個角度,每一個層面的東西,給了我們非常大的震撼。”包頭市群眾文化學會副會長馬春生說道。
當暮色為撫仙湖鍍上一層柔光,一場跨越千里的文化對話在馬房村拉開帷幕。來自包頭市的文藝工作者與當地居民以歌舞為媒,用藝術搭建起溝通的橋梁。蒙古族傳統民歌《酒歌》豪邁奔放,傳遞著草原兒女的熱情;《云里土家》《童年老家》等極具云南特色的歌舞節目輪番登場,靈動的舞步與悠揚的旋律交織,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現場叫好聲連片。
文化作為橋梁,連接起旅居者與當地居民深度互動,旅居者可融入澄江民歌隊、繡畫班,或開設工作坊發揮特長。本地居民則借此機會學習蒙古族音樂、舞蹈等文化。這種“雙向奔赴”式交流,既推動旅居者深度融入當地生活,又賦能澄江建設多元文化交融平臺,為文旅融合發展注入創新動力。(通訊員 趙成杰 師穎)
相關閱讀:
- 二十屆四中全會10月在北京召開 2025-07-30
- 市、區人大代表開展執法檢查 2025-07-30
- 黑村特色農產品綜合服務中心人氣旺 2025-07-30
- 澄江市委常委會召開第161次會議 2025-07-30
- 玉溪市文聯美術家協會到澄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2025-07-30
- 澄江市“百名干部進小區”打造基層治理新格局 2025-07-30
- “共享旅居”帶來撫仙湖旅居新體驗 2025-07-30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