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31502535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3-12-22 | 
江川區實施星云湖魚類生態調控

星云湖魚類生態調控通過圍、趕、攔、轉運方式讓鮮魚上岸,實現科學精準的捕撈與投放。 玉溪日報記者 沈陽 攝
記者從12月18日召開的江川開漁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江川區于10月17日開始實施星云湖魚類生態調控,旨在通過對星云湖魚類的種類和數量進行科學精準的捕撈與投放,保護星云湖水質和水生態平衡,最終達到以魚治藻、以魚凈水和保護土著魚類的目的。
“生態調控是通過及時捕撈吞噬藍藻能力較弱的大鰱魚、鳙魚,并及時投放吞噬藍藻能力較強的小鰱魚、鳙魚,充分發揮鰱魚、鳙魚吞噬藍藻的作用。”江川區星云湖管理局局長楊智然介紹,魚類生態調控的目的在于凈化水質、保護星云湖,同時捕撈主體也由沿湖漁民變更為國有公司。
據介紹,傳統開漁節不分種類、大小,主張應撈盡撈,對湖泊生態鏈破壞較大,而生態調控堅持捕大留小,只捕撈4公斤以上的鰱魚、鳙魚和適量鯉魚、鯽魚,保護大頭鯉、花鱸鯉等土著魚類。同時,同步開展水質監測,有效扭轉無序捕撈、盲目捕撈和竭澤而漁式的過度捕撈,能較好地維護生態系統平衡。并且,傳統開漁節為每年集中捕撈一個月,容易造成交通擁堵、水產品積壓,加之600多只船舶和上千人在湖面上作業生活,存在較大的安全和污染隱患,而生態調控除每年3月至6月禁漁期以外的時段,均可以常態化捕撈,方便群眾購買,且僅有10只經過崗前培訓的船只作業,極大地減少了安全和污染隱患。
江川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劉世培告訴記者:“在過去,傳統開漁節多為分散惡性競爭銷售,魚價低廉、良莠不齊,我們成立了玉溪言鼎文化旅游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生態調控的實施主體,統一標識、統一包裝、統一結算方式,制作星云湖魚商標及二維碼,有效解決了以次充好等問題,實現產品溯源化、品牌化,有利于打造好高原特色生態水產品‘金字招牌’。”
劉世培表示,與過去開漁節僅有少部分漁民受益相比,生態調控漁業資源所產生的凈收益,主要用于魚苗投放、日常管理、鄉村振興、環境整治等湖泊保護治理工作,收益反哺星云湖治理和沿湖群眾,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活力。(玉溪日報記者 陳蘇欣)
相關閱讀:
- 新平縣中醫醫院績效分配實施方案整體設計與實施項目談判采購公告 2025-05-16
 - 江川新農人種出“莓”好生活 2025-05-16
 - 江川新農人種出“莓”好生活 2025-05-16
 - 江川區委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 2025-05-16
 - 區紀委監委精準監督改善群眾就醫體驗 2025-05-16
 - 江川區開展“一進七清”專項行動 2025-05-16
 - 區紀委監委促進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規范有序 2025-05-14
 - 玉溪市人民政府關于“云震應急·2025”大震巨災五位一體聯合救援演習期間對無人駕駛航空器實施臨時管控的通告 2025-05-14
 - 江川區紫明苑小區物業服務采購項目招標公告 2025-05-13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