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589171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3-04 |
華寧城關社區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社區居民采收食用菌。

志愿者參與社區人居環境整治。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文雯
近年來,華寧縣寧州街道城關社區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凝聚黨群力量,通過搭建共富共治平臺,探索“共富+治優”社區治理新路徑,助推產業興旺、群眾增收。
構建治理大體系 關注基層微民生
45歲的宋繼祥是華寧縣寧州街道城關社區監委會主任,也是一名網格長。進村入戶宣傳護林防火知識、排查安全隱患和矛盾糾紛是他近期的主要工作?!霸谏鐓^工作10年,隨著網格化管理不斷深化,我最大的感觸是資源整合、信息暢通、管理到位,矛盾糾紛少了,群眾的幸福感增強了。”宋繼祥說。
城關社區地處華寧縣城中心,下轄10個居民小組,常住人口3985戶1.1萬人,設黨總支1個、黨支部15個,共有黨員359名。該社區曾先后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全國和諧社區”“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以及省、市、縣先進基層黨組織等20余項殊榮。這些榮譽的背后,起支撐作用的正是做實網格管理、凝聚黨群力量、做優“紅色物業”的社會治理大體系構建。
據城關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何永輝介紹,社區深化黨建聯建共建機制下的網格治理,構建“社區干部+報到黨員+網格員+樓道+志愿者”五方先鋒服務體系,引導150余名駐社區機關黨員掛點聯系,入格聯戶300余人次。圍繞“15分鐘黨群服務圈”,細化社區權責清單,整合社區干部、后備力量和群眾等資源,組建10支志愿服務隊伍。將快遞員、外賣騎手等新就業群體吸納進微網格員隊伍,把網格打造成發現風險、解決問題、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與重要窗口。同時,探索形成社區黨組織直接領辦物業公司、黨組織建在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黨組織指導物業公司等模式,成立業委會15個。常態化推行物業服務“點單、派單、接單”,及時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小區。
在構建社會治理大體系之時,城關社區還不忘關注老人“吃飯難”和幼兒“入園難”問題。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大力推行“黨建+愛心食堂”養老服務,愛心食堂每餐餐費標準為3.5元/份,每日為社區老人提供午餐和晚餐,社區每年投入225萬元集體資金用于愛心食堂居家養老補助,讓老年人吃得安心、舒心、放心。同時,整合社區資源,引進開辦3所幼兒園,吸收轄區550名兒童就近接受優質學前教育。社區還設立關愛基金,為困難家庭子女、獨居老人、高齡老人、失能老人等特殊困難群體提供慰問關懷和關愛保障服務。
共富帶共治 產興促共融
為破解“失地失管”難題,城關社區由村組干部先行先試,外出學習和承包土地試種羊肚菌,串聯起食用菌種子研發、技術指導、銷售、深加工以及倉儲物流等全產業鏈,800余名失地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轄區總體就業率達98%,人均年收入從2021年1.58萬元增長至2024年2.25萬元。
自6年前參加了社區組織的食用菌種植培訓后,城關社區6組居民楊會芬結束了外出打工生活,流轉土地陸續種植平菇、榆黃菇、羊肚菌,日子越過越紅火?!斑@些年,在社區的組織和帶動下,我先后到建水、新平等地學習食用菌種植技術,去年我家5畝羊肚菌有10多萬元收入,今年雖然受氣候影響減產,但收入也應該有七八萬元?!睏顣腋嬖V記者。
為進一步助推產業興旺、助力群眾增收,城關社區組建發展治理幫帶團,積極搭建共富共治平臺,探索“共富+治優”社區治理新路徑。主動與省內外科研單位合作,以科技賦能推動食用菌種植等產業高質量發展。2024年,帶動轄區食用菌產業收入4000余萬元,社區集體經濟1300余萬元,不僅讓社區更有底氣服務好群眾大小事務,也促使群眾從社區事務的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逐步建強基層治理人才隊伍。
與此同時,城關社區還將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探索“民族團結+食用菌全產業鏈建設”工作思路,組建產業聯盟,輻射帶動周邊300余戶群眾、縣內外46個村(社區)實現區域化發展,助力民族團結和鄉村特色產業發展。
(圖片由城關社區提供)
相關閱讀:
- 華寧大母公竜村佛手熱銷全國 2025-07-30
- 社區夏令營構建“家門口的成長課堂” 2025-07-30
- 華寧大母公竜村佛手熱銷全國 2025-07-30
- 澄江市“百名干部進小區”打造基層治理新格局 2025-07-30
- 31地經濟半年報出爐:韌性強、動能新、活力足 2025-07-29
- 外資加速落子中國 “新質生產力”領域成熱土 2025-07-29
- 華寧柑橘企業迎來出?!凹皶r雨” 2025-07-29
- 華寧林下雞樅培育成功 實現“雞樅自由”不是夢 2025-07-28
- 云南玉昆3比1戰勝深圳新鵬城 2025-07-28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